脱口垂足郎不流
五律 · 郎窑红
沈品
一纸皇家令,瓷都奉圣宫。
情浓三界共,韵妙九州同。
绚若天中日,凝如海上风。
通今而仿古,逸品是郎红。
————戊戌腊月十九
清 康熙郎窑撇口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窑红,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色彩绚丽,红艳鲜明,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郎窑红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清 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体厚重,釉面鲜红明亮,具有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特征。
郎窑红釉是由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1663—1715年)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故名郎窑红。它是在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因釉色浓艳,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称“牛血红”。它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釉瓷器在当时就很名贵,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清 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十分喜欢古代瓷器的康熙,对红釉瓷器有着特殊的偏爱,因为红色意寓着国家兴旺。而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是一项极难掌握的技术,自宣德宝石红而降,所烧红釉瓷无出其右,其烧制工艺历经长年的战乱已几近失传,重新恢复其光彩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到了郎廷极身上。
清 康熙郎窑红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窑红是完全按照明朝永乐、宣德的红釉来制作的,即追求红宝石般艳丽温润格调。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十分绚丽。
清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窑红釉器康熙朝的时代特征:
一:胎骨洁白细密而坚硬,足底露胎处有火石红;
二:口沿涂有粉质的粉白釉或浆白釉,且多有破泡;
三:修足有平切式、平切棱角略园式、滚园式或为里收外斜削的二层台式;
四:器身红釉与足除露胎处有一条白色线;
五:器型独特如观音樽、油锤瓶,笠式碗等都是康熙时极为流行的造型;
六:大多数无款,偶有青花“福”、“寿”、“大清年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