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大讲堂】小蝌蚪找妈妈,汉字这样讲!

人生路漫漫,经停几站?

上次我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四站:

胎儿期

孩童期

成熟期

衰老期

我们也认识了胎儿期的主要汉字,“巳”。从“巳”的甲骨文字形看,就像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甚至更形象点儿,我们会觉得像一只小蝌蚪。那么,有没有汉字是用来表达孕育这只“小蝌蚪”的呢?

这事儿必须有啊。

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包。

《说文解字》:“包,象人褢[huái]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

“包”的本义一目了然:像女人怀孕,胎儿已经在肚子中了,但还没有成形。想想今天怀孕的女人,这个字是不是很形象?挺着一个大肚子,里面孕育着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后来,以此而衍生出的许多汉字:

比如抱

总要把人裹在怀里

比如泡

总要充分浸润才算

古代孩子出生,有一个风俗,我们称之为“洗三”,据说在唐代时就已十分盛行了。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为何?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宠爱杨贵妃,杨贵妃不是有个义子吗?就是那位臭名昭著的安禄山,最终断送了大唐盛世局面的安禄山。为了讨好贵妃,安禄山认其作母;更不惜扮作刚出生的孩子,以“洗三”之礼博贵妃、玄宗开怀。

在民间,尤其是大户人家,生下男婴后,也是要有“洗三”的流程的。为婴儿祈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想告祭先祖,后继有人了。有时候,有的人家也会由祖母抱着婴儿亲自去祭祀祈福。种种的风俗,也创造出一个汉字来完整的呈现。

《说文解字》:“祀,祭无已也。

许慎认为,“祀”就是永久地祭祀。

看到有的地方将其解释为“不停地祭祀”,这显然是错误的。“不停”和“永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停”,从早到晚、从今天到明天周而复始,称之为“不停”;“永久”,是在一定时间祭祀,但长长久久永不中断。显然,“慎终追远”,这才是“祀”的应有之意。

与婴儿有关的“洗三”含义,在甲骨文字形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看第一个甲骨文“祀”,正像一个站立的成年人,双手高举孩子的形状。希望有个孩子,希望孩子平安多福,这是古往今来所有父母的心愿吧!即便孔圣人的父母,也是如此。

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很早以前我就听说,如果父母的年龄差距很大,生出的孩子会格外聪明。当然,按照现在社会的“风俗”,往往是男性比女性大很多的意思。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也曾经是宋国贵族,严格说起来,就是商王室的后裔了。一直无子,心内焦灼。后来终于有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孔子的哥哥,但不幸是个跛子。不是歧视残疾人,而是家族传承,有时候还是健康一些的孩子比较好。为此,在叔梁纥六七十岁时,又迎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据说当时颜征在也只有十八岁。两人为了能一举得男,双双去尼山祈祷。后来颜征在果然生下一个不同凡响的儿子——当然,刚出生的时候并不知晓。为了感谢上苍,父母为孔子起名为“丘”,字“仲尼”。无论“名”还是“字”,终归是离不开尼山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孩童期的——“子”。

甲骨文中的“子”,如果翻看上一篇分享,就会发现,就是如图所示之模样。相较于“巳”,“子”应该已经长大了一点儿。至于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子”似乎都没有脚,那是将其包裹在襁褓之中的缘故。

孕育胎儿有“包”,孕育“子”用什么汉字来表达?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孕。

《说文解字》:“孕,褢[huái]子也。”

孕,就是女人怀胎之义。其中“子”的字形,一眼就被我们洞穿。

小朋友出生依靠什么生活?自然是母亲的“乳”汁。

《说文解字》:“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

虽然许慎解释说,“乳”是人类及鸟类生育下一代的称谓,但从甲骨文字形中,我们分明看得出是一个人伸出双手,怀抱着幼小的孩子。

对于幼小的孩子,我们还有一个称呼:“仔”。

《说文解字》:“仔,克也。

许慎认为,仔,就是担任之义。当然,这个意思在今天已经荡然无存了。

不过,从金文或小篆字形中,我们也不是寻不到字义的由来:

一个小孩子,旁边一个人形——想来一定是成年人,小孩子靠在成年人身上,成年人支撑着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子。这其中,也就有以肩膀担任的含义了。

说到“仔”,就想起一个看起来与之十分类似的汉字,“保”。

《说文解字》:“保,养也。

若我们单从字形上看,“保”与“仔”组成元素是相同的:都是一个成年人,有个尚在襁褓中的幼童。但因为组合方式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从“保”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像一个成年人用双手托着幼童,有着浓浓的保护味道。为此,后来“保”以及与“保”有关的字形,都有着“保护”的意味。

走过“胎儿期”,迈过“幼童期”,不由得想到那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一个孩子从孕育到出生,从出生到成长,需要父母多少细致入微的呵护!幸而有汉字,将其以另一种方式为我们呈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