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乱世拒盗有法,育女更有妙招

家教好究竟有多重要,隋末唐初李恕家族,给出了标准答案。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强盗横行杀人越货。但,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面对李恕家族,强盗们不仅过门不入,还互相叮嘱“无犯义门”。

无论你相信与否,“盗亦有道”这一幕的呈现,真的就是因为——家教好。

家教好到令强盗都心生敬意,这该有多难得?

《旧唐书》里明确记载了这个家族的特点:

其一,知书达理,事亲至孝;

其二,兄弟和睦,与邻为善;

其三,家中仆从,恭谨守礼。

对于一个百人大家族而言,实属不易。

本着传承良好家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李恕完成了自己的家训著作《戒子拾遗》:既是对前代家训不足的总结与调整,更难得的是将对女子德才的教育提高到与男子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虽然令人遗憾的是,《戒子拾遗》并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目前看到的版本仅有十八条,且是基于南宋时期刘清之编纂的《戒子通录》。不过,对李恕的教育思想已窥全貌。

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李恕首先对家族男子经史子集的学习进行了规划,同时要求李家子弟出仕为官时必须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质朴节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问心无愧,高枕无忧。对于女子的教育,李恕的理念也与前代有所不同。

首先,多读书。“粗识古今之成败,测览古女之得失”。

“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李恕这里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女子应该多读书如此才不会讨人嫌。七岁开始,陆续读《女仪》《论语》《孝经》,同时了解历史,了解前代女子得失,并以之为鉴。

其次,守礼仪。“习行步容止之节”,并“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不仅行动坐卧、待人接物要恭谨有礼,同时不传播闲话与谣言,不偷听闲言碎语靡靡之音,也是女子应当严守的礼节。

第三,勤劳作。“观祭祀,纳酒浆”,“衣食斟量,常令备足”。

古人敬天礼地,慎终追远,极为重视对先祖鬼神的祭祀。女子成家后即会参与到祭祀的准备活动中,为此应当尽快了解并掌握。

同时,家中的粮食储备,一家老小的衣物用度,也要未雨绸缪常备无患。

第四,睦亲邻。“记忆亲姻妻属尊卑,吉凶周至”。

现代社会中我们也经常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在古代更是如此。女子嫁为人妇,需要尽快了解夫家姻亲关系,遇到家族中的大事更要礼节周备。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善学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正如李恕所言,“难易不同,在于吾心”。“行成于思毁于随”,想要实现令强盗都退避三舍的门风就必须严格遵守。毕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若“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