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喆: 我的师范生活系列·我的88.7班

 我的师范生活系列·我的88.7班

       文 / 路喆

 (“白河观潮”公众号特邀作者)

88.7班就是我读师范时的班级。

实际上是88级7班,也就是1988年入校的,排行第七的班。

我们入校的时间是10月3日,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我们带着泥土的芳香从各自的家乡,来到这所学校,走进这个班级。

88级共有9个班,1—8班是“普师”专业,9班是体育专业。1、2、9班的教室在前面的瓦房里,3—8班的教室在后面的教学楼,其中88.7班的教室位于东教学楼一楼从东向西第二个教室。

88.7班共有53名同学,分别来自唐河县、桐柏县、社旗县、方城县、原南阳县、原南阳市(县级市)及新野县、南召县。最开始是54名同学,但有一位叫姚良峰的兄弟,系桐柏山里孩子,未入校时家中和邻居发生纠纷,这孩子一时兴起,竟操刀相向,致对方受伤,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开学刚一个月吧,对方向上投状,这孩子随即被除名遣回。

世事沧桑,后听说这位兄弟回到高中,继续发奋,考上更高级的学校,现在南方,发展很好,听说毕竟是听说,实不知这位似乎命运多舛的兄弟,在他乡过得可好?如果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请与我们联系,88.7班的同学在等着你。

余下的53位便被圈在了这个教室。教室面南,前后两个门,木质刷绿漆,上面用白漆喷有“请讲普通话”几个美术字及其汉语拼音,此系本校特色,几乎随处可见。

西门为前门,进去便是讲台,上边一方黑板,系毛玻璃的,在我们这些刚从农村中学走来的孩子看来,当时已属稀罕新奇之物,黑板上方当时空空如也,但在随后的三年里,被我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荣誉的标志——内装奖状的镜框给填满了!

教室后墙是“学习园地”,是学生自办的一种壁报刊物,上过学的应该都不陌生。稿子来源都是同学们自行提供,是大家交流思想、锻炼文笔的一种有效方式。刊首寄语和刊尾的文字基本都是路喆的文笔,尤其刊尾的文字,要根据所余位置的大小,来控制文字多少、篇章布局、思想感情等等,那种拿捏,是很不好把握的。刊头设计、中间插花及毛笔字书写基本都是贾金彦的手笔。

老贾是方城县小史店乡人,属于深山里走出来的“俊鸟”,人长得五大三粗,但却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精细得像是南京秦淮河畔的才子佳人。迄今,依然发挥专长,供职于其家乡的政府机关。

彼时改革开放刚刚兴起,市场经济的提法还鲜有出现,物资尚且匮乏,但已经渐显丰富,思想也日趋活跃。大家的衣着依然朴素,男生裤子和现在没多大变化,上衣则比较紊乱,多以中山装为主,兼有不太标准的西服,还有的内穿运动装外穿西服或中山装,夏装是各色的短袖,不扎腰,基本无体恤衫。

大家衣服都不多,因此,弟兄们相互借穿颇多,段茂传有海外关系,其叔父从奥地利的维也纳给他带回一间印有外文的短袖衫,许多弟兄都穿过。

女生的衣着相对考究,或紧身束腰、或裙裾生辉,或颜色鲜艳、或庄重大方,或亭亭玉立、或小家碧玉......只觉得花枝招展、春光一片!

入校第一年,吃饭还使用粮票,好像是国家供应男生伙食费每人每月21元,粮票33斤;女生是24元,粮票31斤。春节放假,每人供应2斤糖票。

学校有两个学生食堂,供应的饭菜品种繁多,但总体感觉寡淡无味,且缺乏油水。十几岁的姑娘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活动量大、学习任务重,吃这种饭菜,自然显得饭量很大!蒸面条的用油倒是不少,只是用的是反复使用多次的油,吃起来倒显得很香,只是有一种涩涩的怪怪的味道。

倒是东餐厅南头外边的棚子底下和教学楼后的小院里有教工家属开的小吃部,做一种烩面,用的是羊油羊杂碎炒的臊子,吃起来香喷喷的。周末有同学回家来晚了,赶不上开饭时间,就在小伙房做上一碗,端进教室里吃,进教室的那一刻,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立马吸引了同学们多少羡慕的眼球!

这53个人,男生23人,女生30人。男生被分到男生宿舍的319、320、321三个宿舍,女生则被分到女生宿舍的204、205、206、207四个宿舍。女生宿舍去过一次,我当学校团委干部的时候检查卫生去看过,里边也是旌旗招展的,看来像是专门侍弄过的。

但,我在她们宿舍真的见到了半瓶酒!后来的日子,她们解释说:这是社会上一个叫“老大”的女孩子的专情!但我估计,她们的酒量应该喜人。

319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一间小屋,容纳8个人,整个就是一个社会。老贾贪吃贪睡、也干活,就是喜欢睡,睡的时候呼呼地,就不管你啥感觉!宿舍里,大家都一样:壁橱一个、或高铺或低铺、塑料壳暖水瓶、黄色搪瓷饭碗、蚊帐及床上用品各一套。

某一个周六晚上,老贾或者是王建德过生日,我在食堂要了一些凉菜,系用大家做菜的边角料做成的,兼以醋、酱油、葱花之类的,用洗脸盆盛着,友邻的宿舍和女生宿舍的同学朋友来了,我们那天晚上喝了四水桶散装啤酒、三瓶高粱白酒!那酒喝得真得是醉了,天昏地暗,海阔天空!

每到冬季季越野赛的时候,大家众口一词,为了我们班的荣誉而努力。班级的荣誉,和我们自己已经荣辱与共了。当时,我们就是要挣这个第一,但第一有啥用呢?这就是88.7班的精神!此时,刘放和苏廷安就是我们班的神!那家伙,尤其是苏廷安,什么人物?腿长如蚂蚱,每到越野赛的时候,他像兔子一样,突突地前行。赛后,不管他取得了多大的成绩,我们319宿舍的一人一辆自行车,继续前行!此时,自行车,就是我们的最爱!不管是借来的,还是真的借来的!

班级就是一个公司,CEO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按现行的说法叫:老班!老班姓雷,叫国强,是当时刚刚从师院毕业的学生兵,比我们大不几岁。为了班级,他老人家甚至放弃了许多休息的时间,带领我们夜以继日、日以继夜的去折腾!现在想来,这种折腾,真的是为了我们今后长足的发展。以至于把88.7班打造成了当时各个班级的典范!

三年的时光飞逝,我们也学到了求生的本能,取得了在这个碌碌尘世中生活的资本,得到了同龄人都很期望得到的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是什么地方?风云际会、人才荟萃!这是什么地方?天人合一、和谐天地!这是什么地方?学高为师、品正为范!

上文提到的讲台黑板上边的那个空白被我们用三年的努力给填的满满的!

这不是随便说说,这是我们三年的努力!不管是体育比赛、不管是主题征文,不管是演讲、不管是学习,不管是卫生、不管是班务......这就是我们的班—88.7班。

       

     【作者简介】路喆,男,河南新野人,现供职于唐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喜文字、爱旅游,曾有诸多作品发表。

(0)

相关推荐

  • 柳暗花明生几枝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文/柒月小伙 那天阳光明媚,在这样的日子里,每个人的心情都会好上很多. 上午,四级考试刚 ...

  • 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发展溯源

    殷老师作品2021-04-19 21:20:50 今年,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建校将近60年了.当大家路过长治郊区长北普光路189号,看到高高的"晋东南幼师"五个大字下边座西朝东整洁漂 ...

  • 小白杨 作者:冯跃生【散文】

    小白杨 文/冯跃生 北方寒冷的一月,寒风刺骨,八十年代的校舍十分简陋,小平房四处透着风,门闭合不上,狗从门缝出入进入房屋是常有的事,门外狂风呼呼地刮着,狂风拍打着窗户,门前的小白杨遥拽着,遥拽着,有时 ...

  • 阳师印象

    现在想来,师范的美其实就在距离.印象最深的初中母校常常见到 ,不足为奇.师范因为相距百余里,几十年见不到一次,越是不见,越是想念:见到了,也许不过如此. 师范校舍不新,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可我在农村 ...

  • 老鱼:记忆中的五中

    投稿邮箱 黄梅五中,全称黄梅县第五高级中学,在县内通常被称为五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这些五中的学生经常戏称它为破窑.原因除了因为它位于岳窑山上外,还因为五中那时的教学生活设施确实是因陋就简,被戏 ...

  • 【阅读悦读丨散文】 马献武《那年我也十六岁》

    阅读悦读年度选编<悦读时光·我们的2017>选稿开始了 文/ 马献武 [作者简介]马献武,江苏东海人,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已有近百篇文章发表或获奖.亲近大自然,愿以文养心,以文会 ...

  • 回忆我的母校新惠师范学校 / 作者: 高郁林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教育教学|留守儿童问题 八五届师范生 1 又一个塞北的秋天来临了. 金色的田野间,蓝盈盈的鸽子花儿开得正艳,活跃了整整一 ...

  • 闫爱珍 :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谨以此写给开学季的老师们

    作者:闫爱珍 上午8时,我听从领导的召唤,已经精神饱满,春风满面地在学校门厅就坐,等待亲爱的同学们的到来. 校园里已经来了不少前来报到的家长和学生,各色小车进进出出,扛行李的,提热水瓶的,推行李箱的, ...

  • 忆海翻波:难忘师资短训班(作者 杨玲)

    我1954年7月从邳县初级师范中学班毕业,因报考运河师范名落孙山就回家安心务农,准备一条腿插在墒沟里做个有文化的农民,没有别的奢望,因为出身不好这是命中注定的事.  转眼到了1956年的春天,一天和我 ...

  • 白瑞宏 || 回忆母校 平定师范的那些日子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讨论|留守儿童问题 平定师范的那些日子 作者:白瑞宏 1982年7月底的一天中午,多云闷热,和顺县温源村南街的村 ...

  • 教师节:想起那些老师

    20年前的回忆 20年前的夏天,我读师范二年级,王诗国老师当我们班主任已经是第三个学期了,他从成都体院毕业后到师范任教,第二学期起任我们班主任,说起来,他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他的家在邻近师范的湄潭县,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