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瓷器不仅稀有,鉴别方式也不简单!
明《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记载 “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日处器、青器、古青器。土脉细且薄,翠青色者贵,粉青色者低。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掇环,体厚者不甚佳。”该书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 1388),作者的父亲特别喜欢收藏、鉴赏古代文物,曹昭自幼耳濡目染,也嗜好古董,而且还将其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孜孜不倦。
龙泉窑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龙泉窑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师承越窑,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走向衰落。 本专题根据王少宇发表于《中国陶瓷》的古陶瓷研究文章节选整理,以龙泉窑青瓷碗为切入点,探寻龙泉窑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鲜明特征,探索龙泉窑的历史变迁。
龙泉窑总体胎色发灰,胎质缜密,胎体细薄匀实。同时期的耀州窑青瓷的胎则是呈色较深,胎质不及龙泉窑缜密。同时期的越窑青瓷胎色较灰,胎体厚实,胎质较为坚硬。在实际鉴定中只要用手掂一掂,就可发现越窑、耀州窑和民用仿品的器物手感沉重。
早期的龙泉窑主要成就,在于使青瓷向实用方面进一步发展:大量生产普及的日用瓷器,质朴耐用,和广大人民生活密切结合,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它的器形种类不多,都是盘、碗、壶、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它为青瓷生产从吴越统治者长期的垄断和压榨中解放出来,彻底打破过去所谓“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的局限,使青瓷扎根于群众之中,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龙泉窑制瓷,宋元时期盛极一时。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龙泉窑相比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明代重要的器皿中均有龙泉窑的遗迹,《大明会典》记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行移饶、处等府烧造”。饶州府即景德镇,处州府即龙泉窑,由于参与皇 家定制瓷器的制作,故龙泉窑在明初时期也被称为“处州龙泉官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瓷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