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盘肠英雄王凤山
1943年的晋南大地,到处上演着二战区司令部剧团排演的《盘肠英雄王凤山》的话剧。观看的现场,人头攒动,群情振奋。演到动情处,台下啜泣声一片,人们无不为王凤山将军的壮烈义举,而深深感动。剧中的盘肠英雄,就是牺牲在万泉县张瓮村的抗日将领王凤山将军。
王凤山(1906——1942),五台东寨人,自幼聪慧,因家境贫寒,村中百姓集资供他上学,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常以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自勉。青年时代,他抱着富国强兵,振兴国家的愿望,于1928年考入山西太原军官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任国民党69师209旅连长、营长。
1937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晋军在阎锡山的带领下,投入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王凤山将军怀着守土卫国乃军人天职的决心,率全营战士投入了抗击日寇侵略的战斗。当年秋,王凤山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中的茹越口保卫战,王凤山充分利用地形,冒着日军的强烈炮火,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战斗中,战况惨烈,阵地尸横遍野,国军伤亡过半。危急关头,卫士强行将他拖离战场,为逃避敌人搜捕,他们从山后的悬崖跳下,王凤山因被一棵酸枣树阻拦,才幸免于难。
1941年王凤山任213旅旅长,后转任34军暂编45师师长。他对待部属如子弟,有困难即解决,有病即慰问,明辩是非,赏罚严明。
1942年,日军驻山西的部队,集中优势兵力,向驻守在汾河一带晋西南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当时的日军,对阎锡山部队的战斗力很鄙视,号称用稻草人顶着日本军帽,就能把晋军吓跑。阎锡山对部下说,你们要争口气,给我狠狠地打,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不是没有力量。王凤山将军亲率暂编45师,渡过汾河作战,抗击日寇进攻,在万泉县西北一线,与日军发生激战,歼敌一部。他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指挥游击战,多次奇袭日军据点,重创日军。据当时战报及阵中日记知,王凤山当时骑白马一匹,率部无日不战,无月不行,竟月连战28天,月死伤敌近900名。日军对他恨之入骨,四处张贴告示,悬赏1万元活捉王凤山,由此可见将军的实力。
六月初,日军清水师团纠集各县日伪军两万余人分7路向34军围攻。军长王乾元负伤医治,由王凤山代理军长,当时该军43师全军覆没,师长刘谦逃走,受到撤职处分。暂编44师被敌击溃,部分官兵撤回晋西山区,师长赵恭只身逃回。唯第45师在王凤山率领下与敌周旋,毫不妥协。6月16日,日军进攻王凤山的部队,他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用抗日必胜,为国捐躯光荣的道理教育士兵,鼓励大家奋勇杀敌,与阵地共存亡。双方激战了两昼夜,日军损失惨重,我阵地岿然不动。6月17日深夜,日军千余人在坦克掩护下来袭,第45师师部及第二团被包围于东张瓮村。王凤山坚守阵地,与日军殊死搏斗,由于敌众我寡,第45师渐渐失利。次日,王凤山亲率预备队反攻,但伤亡严重,众官兵见主将奋勇,个个勇气倍增,与冲入阵地的日军展开肉搏。王凤山臂部负伤,仍继续指挥战斗,后又连中数弹,腹肠破裂,肠流腹外,他忍痛抱腹,裹伤再战。他言道,不成功,则成仁,决不下火线。下午5时,卫士畅炎海、参谋王悦来等人背扶王凤山突围至平原村,将军因流血过多,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6岁,人们称它为盘肠英雄。王凤山阵亡后,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一个日记本,里面夹有两个孩子的照片,后来,人们把其遗体安厝在乡宁县北坡村。王凤山虽然官拜少将,但两袖清风,脚上的一双破布鞋,还是入殓时,才被妻子换下来。开追掉会时,孩子们的孝服都是借钱做的,抚恤金发下来后,才将钱还了。期间,全国各地各界人士悼念将军的唁电,从四面八方传来,当地驻军和四方百姓打着纸幡,一连数天悼念将军。王凤山是山西抗日战场上牺牲职位最高的国军将领,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并指令将万泉县东张瓮村改名为凤山村,1943年1月1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入祀忠烈祠,其名列第23名。1986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王凤山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民政部授予其抗日英烈荣誉称号,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王凤山之子王述志代表英烈子女接受检阅。
王凤山将军的戎装照片,浓眉大眼,面容刚毅,但正是这样一位血性男儿,也自有一份柔情在胸。从他随身所带的两个孩子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出,他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孩子不被日寇杀戮,才英勇地拼杀在疆场,以至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汾河水呜咽,稷王山垂首。英雄长逝,精神永存。太行吕梁,将永远铭记着像王凤山将军一样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的英雄壮举。
万荣中学 张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