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带你看遍:黄鹤楼的里里外外和古今往来
推荐阅读:
黄鹤传说
介绍黄鹤楼的文章,为什么会推荐阅读“蓬莱阁”呢?
因为,它们都属于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也有一种说法是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四大名楼”众说纷纭,但是“江南三大名楼”却无可争议,而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黄鹤楼闻名遐迩,是因为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宴游题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骚客们喜欢登黄鹤楼抒怀,除了前辈的传统,这里的景色也确实让人赞叹。黄鹤楼北临长江,屹立蛇山,古人登楼可远眺浩渺的江水,今人还可饱览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
黄鹤楼闻名,还在于它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传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孙权年号)二年(公元223年),一开始,黄鹤楼只被用于军事,作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之用。东吴被灭后,黄鹤楼的军事价值也随之失去,随着江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黄鹤楼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叫“橘皮画鹤”的传说:这里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有一个穷道士经常在店里赊酒喝,一喝就是半年,辛氏一点也不嫌弃,一直款待他。有一天,道士说我欠了你这么多酒钱,没法还上,我给你画只鹤吧。于是,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并告诉辛氏这只鹤只要听到客人拍手唱歌,就能从墙上下来起舞助兴。后来,道士再也没来,但是辛氏的酒店却因为这只鹤招徕了很多客人,生意兴隆,积累了不少财富。十年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黄鹤从墙上下来,道士骑着黄鹤飞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这里盖起楼阁,取名“黄鹤楼”。
说了这么多关于黄鹤楼的故事,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下面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楼上楼下
黄鹤楼离武汉一处热闹街道——户部巷很近,如果早上在户部巷吃过了早餐,向东步行不到几百米,就来到了黄鹤楼景区。
甫一进门,看到的是这个白色的小塔。
这座塔叫“胜像宝塔”,又叫“白塔”或“孔明灯”,是用来供奉舍利和安葬佛教法物的喇嘛塔。据传为元代(1343)建造,是喇嘛教中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也是景区内最古老、最完整的历史建筑。
往前走,需穿过“三楚一楼”牌坊。古时楚地分为西、东、南三楚,黄鹤楼是“楚地第一楼”,所以叫“三楚一楼”。
牌坊后,可以看到黄鹤楼的全貌了,两旁有轩廊和亭阁,左右对称,显得黄鹤楼雄伟挺拔。
两边的轩廊一为“凝萃”,一为“云衢”,廊前有修剪整齐的灌木。
楼下有两座小亭,分别叫“瞰川”和“揽虹”,亭下樱花正盛,生机勃勃。
黄鹤楼下最引人注目的是“龟蛇鹤”铜雕。
传说大禹治水感动上天,上天派下龟蛇二将相助治水,后又派两只黄鹤体察民情,最终龟蛇二将化为两座大山锁住长江,而这两座大山分别是龟山和蛇山,仙鹤变为黄鹤楼镇住长江。这是黄鹤楼由来的另一个故事。
铜雕下面的绿池中会不定时升起白茫茫的雾气,让人觉得如临仙境。
接下来,去看看黄鹤楼内部的景致。
一层正门门匾上金灿灿的“气吞云梦”很有气势。
进入后,一副巨大的壁画映入眼帘:
这幅壁画取材于上文提到的神话“橘皮画鹤”,分为天上、人间两部分。天上,仙人竹笛横吹、驾鹤腾飞;人间,百姓载歌载舞,欢聚楼前。仙人和凡人同乐,一片祥和。
登上高层,也是登上了蛇山之巅,可以远眺四周的景色:
向东,可以看到白云阁和千禧吉祥钟坐落于一片葱茏。
向西,可以看到齐整的亭廊牌坊,隐约可见远处的长江大桥(天阴,江面上都是雾气)。
向北,可以看到武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把视线收回楼内,除了“天上人间”,还有一副壁画叫“周瑜设宴”:
壁画讲述了东吴大都督周瑜设计请刘备过江议事,在黄鹤楼中设宴,企图乘机将刘备扣为人质,逼迫其交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派赵云陪同赴宴护驾,并授赵云在周瑜酒醉后的脱身妙计——让赵云用周瑜当初诸葛亮在设祭坛、借东风时的一支护身令箭,躲过楼下东吴伏兵,护刘备脱身,最终与早在江边等候的诸葛亮乘上一叶快舟,顺利返航。
“周瑜设宴”旁边是《黄鹤楼记》石刻,这是唐代文人阎伯理在陪鄂州刺史穆宁登黄鹤楼后,有感而作,是介绍黄鹤楼现存最早的文章,用246个字将黄鹤楼的外观形制、地理位置、楼名由来、游人盛况和修葺建设描绘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副壁画叫“人文荟萃”,画面上是曾作诗词吟咏过黄鹤楼的古代名人,包括白居易、李白、崔颢、杜牧、刘禹锡、王维、孟浩然、岳飞等等,每个人物旁边都有他们描写黄鹤楼的名句。他们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咏江山之多娇,或痛民族之危难,或抒亲友之感怀,充满了积极的人文精神,为黄鹤楼注入了盛传不衰的情怀。
大厅里摆设着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黄鹤楼的样式,各具特色,都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与我们现在看到的(1985年重修)并不一样。
唐代黄鹤楼:楼与城连,高标卓立,四周有围墙和角楼,既可登楼揽胜,又可作为瞭望哨所。
宋代黄鹤楼:由楼、台、轩、廊组成的建筑群体,楼内天花藻井,周围小亭回廊,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雄浑隽逸。
元代黄鹤楼:主楼周围绕有彩绘游廊,建筑群落中有植物、叠石配置,远近皆景,显得华贵、富丽而秀逸。
明代黄鹤楼:楼顶为重檐歇山,楼侧有涌月台、仙枣亭等景点,布局疏密有致、构筑恰当。
清代黄鹤楼: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特点是奇特壮美,有诗赞曰:“遥看缥缈接蜃楼,近睇峥嵘叠霞绮”。
现代黄鹤楼:是集楼、轩、廊、坊、亭等的建筑群体,特点是集北雄南秀于一体,雄浑稳健、古朴典雅。
从黄鹤楼下来,往东,看看景区里的其他景色。
宝铜顶:清代黄鹤楼的端顶,形似莲花宝座上的葫芦,清代黄鹤楼在光绪十年(1884)年被火焚烧,只剩下了这个宝铜顶。
千禧吉祥钟:有20世纪和21世纪连接的寓意,是明朝永乐大钟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虽然敲钟九下就要收费39元,但祈求吉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涌月台:据传为北宋黄庭坚被贬官为鄂州知府时所建,名称取意于杜甫的诗句“月涌大江流”。
白云阁:和黄鹤楼在蛇山上东西相望,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
白云阁中收藏着黄鹤楼的历史沿革以及一些珍贵的绘画照片:
在白云阁上眺望黄鹤楼:
紫薇苑门前开着一片鲜艳的红继木,吸引很多游客拍照:
公园里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和色彩:
诗碑廊:环绕在鹅池四周,碑上刻着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
鹅池:相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一天他与一书生聊天,说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他越说越兴奋,情不自禁写出一个“鹅”字,后人爱之,立碑建池。
离鹅池不远处,是一座小花园,有小山瀑布,樱花茶花,景色秀丽:
再往东南方前行,来到了岳飞广场,这里有岳飞亭和岳飞雕像。
岳飞亭:全称“岳武穆遗像亭”。1138年春,岳飞奉命从江州率领部队回鄂州驻屯,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雕像:岳飞一生戎马倥偬,在鄂州(今武昌)屯兵时间最长,达七年之久,并从这里率军进行四次北伐,取得抗金重大胜利。和上面那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样,著名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也是写于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感受过岳飞的热血,黄鹤楼公园也差不多全部转完了,最后的南门,也是蛮雄伟的。
即将解锁
四大名楼,已解锁三座(蓬莱阁、黄鹤楼、岳阳楼),过两天岳阳楼就会跟大家见面。
相信不久的将来,滕王阁和鹳雀楼也会被解锁。
毕竟,某种意义上,人生如同一场沙盒游戏,作为一个“强迫症”玩家,主线任务完成的同时,怎么舍得错过哪怕一条支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