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光明:朋友圈随笔(2)
文心雕龙
【作者简介】
毕光明,湖北浠水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研究,出版有《文学复兴十年》《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纯文学的历史批判》等学术专著,有论文和专著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专著类一等奖。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问题史”。
毕光明:朋友圈随笔(2)
纯文学呼唤读者
江苏是文学大省,也是文学强省,仅兴化一个县级市,就形成了一个作家群,毕飞宇和朱辉都是兴化籍作家。
兴化被中国小说学会授为“中国小说之乡”,可谓名副其实。驰名海内的纯文学期刊《作家》,这次推出朱辉小辑,作品后边要附一个短评,朱辉把任务交给了我,我担心把握不准,但既然他看得起,我就只好勉为其难,以阅读体会交了差。
5月7号交的稿,两个月不到,就收到样刊了,《作家》的工作效率真高。由《人民文学》打头的国内文学期刊,刊登的作品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文学水准,让人觉得无论流行文化拽走了多少读者,但中国的纯文学创作长盛不衰,“文学死了”的判断才真的死了。
然而严肃文学的受众太少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问题当然不是出在作家创作没有顾及读者,而是通俗文化、娱乐文化、影音文化、新媒体文化切受众蛋糕时,下手太狠,这些文化对于接受者来说,毕竟没有什么难度。
而严肃文学(纯文学)不同,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就难以成为合格的读者,越来越喜欢碎片阅读的人,哪怕只是一篇几千字的短篇小说,也难以让他们耐下性子读完。纯文学最不该流失的读者是中学生,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连语文教员都不读当代作品,学生又怎么知道哪些作品值得一读呢。文学没死,读者死了,如何为其招魂?
2020.07.05
又是一年高考时
不平凡的高考即将开始。
海南中学的大门上悬挂起2020高考考场的标语,大门外站满了送考的家长,送考的大客车一辆接一辆从大门里开出来,考生已在红楼下等着进场,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今天会在这里叩开大学之门。
红楼是海南中学最漂亮的一幢教学楼,我女儿有幸在这幢楼里读完高中,参加高考。楼下现在正复现着五年前她那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情景。那天送她到校门口,我跟所有的家长一样,只能寄希望于她自己,冷静,沉着,正常发挥。读书是自己的事,家长帮不上忙。
在考试的前一天,她把考试要带的东西都写在纸上,贴在宅门的背后,以便临出门事核对。停课复习那段时间,她自己制订了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复习做题时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许打扰。
从上小学到高考,十二年里我很少过问她的学习,因为只有自己爱读书才能走通读书这条路。如今他正在国外读研,学的是理科,我们更过问不了她学习上的事。今天的高考,孩子们会用他们自己的努力书写他们的人生,海南中学考场会长久地伴随他们的记忆。
附记:
海南中学虽然是省重点中学,但学风看上去比较松弛,不像底下的市县中学抓得那么紧,更不会像内陆中学比如衡水中学、黄冈中学那样把学生当犯人管,一分一秒也不给他们自由。
只要生源好,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轻轻松松地学,该讲的都讲了,该懂的都懂了,有理解能力,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考卷又能奈人何?招生指标已经分到各省了,大家都稳住,不要太拼命,最后高考录取自然呈正态分布,而不是用功跑到了智商的前头。
因为有自信,海南中学的师生没有被应试教育扭曲,而输送出去的人才不见得比应试机器产品差。当然,海南现在有很多内陆名校特别是大学附中来办中小学,优质生源被分流,海南中学不再可能一家独大,未来的海南高考收获情况,只能拭目以待。
高考还在进行。最让人痛心的是贵州安顺那几个考生被邪恶带走了生命,他们本应今天继续在考场为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而奋笔疾书。
2020.07.07
毕光明文学评论随笔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