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六)-----分析阅读
这是舒林的第114篇原创文章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How to Read a Book
译者: 郝明义 / 朱衣
出版年: 2004-1
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略读(skim)阶段,有四个规则:一对书籍分类;二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三列出全书的纲要与各个部分的纲要; 四找出作者在问/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阅读(read)阶段,也有四个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六将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主旨; 七从相关联的文句中,构架出一本书的论述;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Why
并不是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主旨,并不是每一个叙述句都是主旨,一个叙述句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主旨,一个复合句也可以用论述方式表达许多不同的主旨,同一个主旨也能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句子来说明。
how
1找出关键句
1)你第一眼看到这些句子时并不能完全理解的,应该会特别吃力的句子。你读这些应该特别仔细才好。
2)最重要的句子是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作者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
3) 找出组成关键句的文字来,借助前后相关的句子来了解那个关键句。
4)主旨一定在一本书最主要的论述中——不是前提就是结论。
5)复杂句通常要说明的不只一个主旨。
6)诠释一个句子的主旨的练习方法:
①找出一个复杂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将其中的主旨写出来,列出号码,找出期间的相关性。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如果要求你针对作者所写的某个句子作解释,而你只会重复他的话,或在前后顺序上作一些小小的改变,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这句话。理想上,你应该能用完全不同的用语说出同样的意义。当然,这个理想的精确度又可以分成许多程度。但是如果你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表示他所传给你的,只是这个“字”,而不是他的“思想或知识”。你知道的只是他的用字,而不是他的思想。他想要跟你沟通的是知识,而你获得的只是一些文字而已。
②翻译英文作品 。
③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与主旨有某种相关的经验。
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how
1))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构架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2)在书的空白处作上编号,再加上其他记号,把一些应该排序而读的句子标示出来;注意作者的使用方法,比如有的作者,一个段落就是一个论述。
3)更好的方法:
①要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中有些是你为什么该接受作者这个论述的理由。如果你先找到结论,就去看看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先看到理由,就找找看这些理由带引你到什么样的结论上。
②要区别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通的概念,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
③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解决/未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
舒林经验
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美)
原版名称:How We Learn
译者:玉冰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下面以《如何学习》这本书的第九章《不加思考的习得》为例,谈谈规则六七八的运用。
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p213好眼力是天生的吗?
9段p215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却不可能有多少精力投入到普通化学课程或者音乐课程之中。我们也能拥有一副好眼力,不过需要一种速成的、廉价的的土办法来获得。
55段p230:你只管快速浏览一大堆的例子,其他的交给大脑的知觉区去处理就行了。
57段p231:知觉学习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但能自动进行,而且能自主修正,你都不用动脑就能学会了。
这些句子都是关键句,都是本文的主旨,用一句来说,学习可以偷懒,可以通过掌握知觉原理轻松学习。
好眼力是天生的吗?虽然这是一个问句,但是它的意思就是好眼力是可以培养的,不是天生的。
在论述这个主旨时,有一句话比较难懂:p213这样的划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他让我们完全看不到学习的另一侧面,一个连科学家还没完全弄懂的侧面。
这个侧面(关键字)指的是什么,文章并没有明说。我的理解侧面指的是’那些本领”(棒球高手以及象棋大师的天生本事)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和训练得来的。
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为了说明以上主旨,作者一共用了57段文字,6个例子,再加上一系列的关键句进行架构论述。
(一)关键句的串联。
“好眼力是天生的吗?”既是一个关键句又是作为一个小标题,在4到5段之间,通过对棒球和国际象棋的两个例子深入浅出分析,从而得出---------(另一个关键句)那些他们必须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犯错、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直觉--------的判断,从而反驳“好眼力是天生的”观点。
然后从特殊例子棒球和国际象棋推理出共通原理-------我们也能拥有一副好眼力,不过需要一种速成的、廉价的的土办法来获得。(又是一个关键句)”
(二)架构
为了说明好眼力的获得方法,作者从三个方面架构。
1)埃莉若.吉布森夫妇的实验。P215在某个随意的或是深思的一瞬间,她忽然想到可以用这种简单的圈圈串作为工具,去验证一个一点也不简单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后来提出的圈圈串实验。
11段到16段 P215-217讲了埃莉若.吉布森夫妇的多个实验,为了得出结论:他们(孩子)通过学习各种图案培养出了分辨细微差别的技巧。
17段-26段继续由结论重新验证,得出了:大脑本身就具备了净化完善的运作模式、能分门别类地辨识符号之间细微而重要的差别。也许知识能通过感知各种细微变化、细微差别、细微能量来获得。(从视觉实验吉布森得出知觉学习的方式,这一种方式非常简单。)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所有感官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2)通过小约翰飞行失误和凯尔曼的飞行研究,正反两个例子验证这个方法----知觉学习模块——好眼力的速成法——的可行性。(25-35段)
把这种方法从飞行领域延伸比如皮肤科、超声波、化学系学生化学键的辨识、小学生和高中生等其他领域。(36-41段p225-226)
38段出现一个关键句:知觉学习模块的作业就是在需要知觉判断能力发挥作用的地方培养人的知觉判断能力。
3)作者学习不同画家流派的经验。把方法运用自己身上,以自己为例,证明:知觉学习可以用于学习某种特定的目标,把在正常人眼里很难分辨的东西分辨开来。
本文通过关键句、例子、实验层层剥茧抽丝的方式来论述文章的主旨。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解决/未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
最终作者解答了一个问题:
问:如何轻松地(不用动脑)学会(某种知识、技能)?
答:运用知觉学习模块方法,自己编制知觉学习材料,节奏要快,让视觉等知觉系统快速运行,认知系统、思考系统快速运作。
shulin
夏禾锄锄
持续阅读,关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