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毛毯的意义(二)
客体关系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词语叫分裂,根据当代客体关系理论,分裂可以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母性分裂
分裂在生命最初的几天甚至几小时便开始了。婴儿的原始分裂,即将世界分成令人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充足是好的,空乏是坏的;温暖是好的,冷淡是坏的;被抱着是好的,不被触碰是坏的。
婴儿的大部分清醒时间都用于“吃”,因此最早且最有力的部分客体之一便是乳房,个体最早期的分裂体验正是通过与乳房(或奶瓶)的互动而产生的。当奶汁通畅时,乳房就是好的;当奶汁不通畅时,乳房就是坏的。即使是最好的母亲,也不可能永远都对儿童的招手和呼唤有反应。她不可能每当儿童饥饿时都能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而跑向儿童。儿童很自然的开始体验到世界是分裂的。
每一个儿童的狂热愿望都是希望给予他满足感的主要客体,即母亲,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希望她是有爱心的,愿付出的并且是无条件接纳的。
但这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梦想而已。像所有其他人一样,母亲也会感觉疲劳,失去耐心,受挫或厌倦。儿童期的一个清醒认识就是母亲并不是完美的。
那么儿童如何应对母亲是分裂的这一未解决的问题呢?那就是通过将母亲理想化。在儿童努力地建立一个内心更满意的母亲儿童潜抑了母亲不好的部分,并将好的部分具体化。儿童将母亲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各方面都很好的人。
但母亲也是人,她们也会愤怒,抑郁。而儿童仍然试图尽力做好每件事情,并无休止地努力化解分裂。
第二阶段:想象分裂
在婴儿与分裂的早期效应做斗争时,他仍然高度依赖母亲,这是源于生理上的现实——儿童是无助的,为了生存,必须几乎全部依赖主要抚养者;同时心理上也难以与母亲分离开。没有独立的自体感。存在于婴儿最早期阶段的公式是:母亲等于“我”。所以,没有母亲就等于没有我。母亲持续不见,不管时间多短,都会导致显著沮丧。
儿童应对分裂(被抛弃的沮丧感)的方式:
(1)玩躲猫猫的游戏。通过将母亲的消失转化为游戏,帮助儿童克服母亲可能消失的恐惧。
(2)使用想像。儿童可以在目前不在的情况下产生母亲的映像,他就能很好的开始走上他们成为独立个体的道路这种过程中。
(3)寻找补偿——“过渡客体”。有的儿童使用了“过渡客体”(布娃娃、玩具等)。在婴儿离开母亲怀抱后,他会对外在的陌生环境很不适应,而这些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理造成过多的压力。在面对恐惧和不安时,旧毛毯等过渡客体提供给儿童以温暖和安全感。
分裂是常见的,它是出生于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并且经历了不完美的抚育过程的直接结果。但也有一些异常的分裂体验发生在母子互动的隐蔽处和裂缝里。当儿童将父母的行为解读为拒绝、抛弃或迫害时,由于他不能放弃对父母的追随,也不能改变父母,便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此时儿童会将这种矛盾体内化,造成儿童与过渡客体分离的困难。
所以,良好母子互动对婴儿来说很重要。比如说每当婴儿挺起他的胸部时,母亲应该弯下腰迎向她们的孩子。如果母亲一动不动,这意味着母亲没有对孩子的身体亲密性需求做出反应。早期生活中所经历的挫折越多,成人后为了使亲密关系符合内部角色模型要作出的无意识努力也就越多。
比如分床,一位妈妈的经验值得借鉴。刚刚生下来的婴儿,睡在爸爸妈妈大床边上的小床里,随时可以看见、触碰爸爸妈妈;孩子长大一点,在小床和大床之间拉一张帘子,只要动动手,拉一拉帘子,就可以看见爸爸妈妈,他们不会消失;孩子再长大一些,可以让孩子单独睡到另一个房间,爸爸妈妈卧室门一直敞开,只要愿意孩子随时可以进来,甚至可以睡到爸爸妈妈的身边。爸爸妈妈耐心等待孩子独立。
回归到上文悦悦的过渡客体-----旧毛毯,该怎么处理呢?(见《旧毛毯的意义(一)》)悦悦和妈妈、哥哥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爸爸常年出差。妈妈既要做家务,又督促哥哥的学习。妈妈忽略悦悦,或者爸爸没有亲子互动方面的意识,都有可能让悦悦过渡依赖旧毛毯。
那天悦悦爸爸要陪我去办点事。爸爸说完就出门,根本没想到就和悦悦告别。看见爸爸不见了,悦悦轻轻地说了一句,爸爸到哪里了呢?可爸爸已经冲出门外,妈妈也没听到悦悦的话。我站在门口和悦悦说,爸爸要出去办点事,很快会回家。虽然我重复了三遍,但是她疑惑、无助地望着我(这个陌生人),始终不肯点头。我当时应该立马呼唤爸爸回来,让爸爸蹲下来直接告诉她,也许她就会愉快地点头了。
爸爸妈妈学点亲子心理学,从细节上给孩子更好的互动,把她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她,呼应她。不久的将来,等悦悦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摆脱旧毛毯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