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副支队长孙茂汉(二)
孙茂汉申明大义,坚持抗战,率部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
1938年10月,中共峄县县委刚刚成立,县委书记纪华到孙部走访,受到孙云亭的热情接待。时隔不久,就任中共峄县四区区委书记的朱奇民在阴平会见了孙茂汉,他对孙茂汉抗日爱国的行动表示钦佩,希望他坚决站在抗日一边,同共产党合作。
县、区党的领导同志与孙云亭的频繁来往接触,使孙云亭不断受到中共的教育,一次他对侄子孙伯英吐露自己的感受说:“中共方面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胸怀坦荡,品德端正,深得民心。古人云'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共产党抗日的主张是人民的福祉。”我们党以孙部的实力为基础,在老汪崖、石头楼、文峰山一带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日伪军多次企图在此安设据点、修筑碉堡均未得逞。
朱道南
1938年6月,共产党员朱道南率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大队越过临枣铁路到达周营、阴平地区,在这里召开了由董尧卿、孙茂汉、孙伯龙、邵剑秋等四部参加“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朱道南为主任委员,孙伯龙为副主任委员。
在成立大会上,孙茂汉作为“四部”联合的一支力量,面对鲁南苏北地区大片国土沦陷敌手,各地方抗战力量山头林立,分片割据,各霸一方,各自为战的严峻现实,他深有感触地说:“不联合起来抗日,谁的家也保不住”,并表示“一定服从联合委员会的领导,一切听从指挥”。朱道南在讲话中称赞“孙云亭说出了心里的话,讲得非常好”,与会的全体指战员为之热烈鼓掌表示拥护和支持。
1939年6月间,黄僖堂受编于东北军,企图把孙部拉走,并答应把孙部编为一个团,委任孙茂汉为团长,各大队长为营长,枪支弹药一切由东北军供给。孙怡然、孙伯英坚决反对,积极向孙云亭陈述利弊,不让他把部队带走。孙怡然和孙伯英劝说孙云亭,他们这支部队如果远离家乡,将来被编入正规军,就会落得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了。孙茂汉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孙怡然和孙伯英的确是为自己着想,便放弃了当团长的想法,使这支部队留在了运河北岸,最后编入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