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固铂“嫁给”固特异的事件,让轮胎圈各位大受震惊!主要因为这两家企业在轮胎行业中的地位都非常高,在2020年全球轮胎企业75强排行榜中,一个是第3名,一个是第13名!同为全球轮胎行业的大佬,两者的结合,令人困惑。也不知道固铂是图固特异年龄大,还是图固特异有钱?(详情报道请查看:固铂“嫁给”固特异,图什么?)
不过,一层石激起千波浪,这不禁引人遐想,在轮胎行业,这样的“王炸组合”还有没有?如果有,一个接一个王炸的原因到底是啥?其实,在轮胎行业,这种并购大事儿并不是头一次发生。而且,几乎每个轮胎巨头企业都干过这事儿!更重要的是,或许正是因为干了这种并购大事儿,它们才成为了行业巨头。赫赫有名的收购战绩:
世界顶流轮胎企业都来“王炸”
要说轮胎行业的并购大事件,还是要从行业第一、第二巨头的普利司通和米其林说起。在轮胎行业中,普利司通算是“并购先驱”,因为他的老大位置,就是通过并购得来的。还是在上个世纪,大概70-80年代的时候,日本汽车工业向欧美迅速扩张,那么作为车辆主要部件的轮胎配套制造商抓住这个机遇,借着东风,掀起了一场全球轮胎制造业并购狂潮。彼时,野心勃勃的普利司通欲在欧美安营扎寨,终于在1988年,一口吞下美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商费尔斯通(成立于1926年),将其作为在美国市场的生产子公司。因为这次的收购,普利司通一举成为全球最大轮胎制造商。经过多年的发展,费尔斯通也成为了普利司通在中国市场推广的主打品牌。那之后,普利司通依旧“不满足”,因为收购不仅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大,还可以实现他的全球化布局。2020年5月1日,正式接管Reiff Reifen und Autotechnik GmbH的42个分支机构,和其42家零售店网络以及轮胎翻新厂:大型轮胎经销商倒闭,普利司通收购!同年6月,收购Transence Technologies的iTrack Solutions业务部门,来提高采矿轮胎的生产率和盈利能力:普利司通收购了一家轮胎公司!说完老大,再来说老二,米其林在并购这件事上也不含糊。在米其林收购案例中,最让人震惊的要数2018年的“巨额收购案”。仲夏7月,米其林突然给竞争正对手普利司通泼了一盆凉水。彼时,米其林突然发布公告称,其已经完成了对加拿大制造商卡摩速集团的收购,耗费了大约94.52亿元人民币。这次收购,使米其林的越野轮胎业务直接上升了好几个台阶,因为卡摩速在越野及农业胎方面做的相当出色。米其林介入,与卡摩速原有业务进行整合后,形成一个具有26家生产工厂、1.2万名员工的新实体,新公司的年营业额是原卡摩速集团的2倍以上。
和普利司通如出一辙的是,米其林在中国主打的轮胎品牌百路驰(BFGoodrich)、克雷(Kleber)和优耐陆(Uniroyal)也都是收购来的,这些品牌,原先都属于另一家法国制造商。值得一提的是,米其林发展成为国际巨头轮胎企业,并不是浪得虚名。当初米其林之所以收购这些品牌,是因为几年前,这家主打高端轮胎产品的企业看到了中国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对高性能轮胎的大量需求。于是在2014年果断买下这些定位较低的品牌,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全、环保、耐用等性能的轮胎需求。先瞻性的眼光,使米其林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
这之后,米其林又收购了自行车和摩托车轮胎制造商、智利Enviro轮胎翻新厂等,进一步完善其生产线。能坐到国际轮胎企业前五的位置,并购是不可缺少的一步。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如此,德国马牌、住友橡胶也如此。德国马牌的母公司大陆集团背景强大,资金也厚实。2016年,大陆集团直接用现金支付的方式,以约1.26亿欧元(约9.79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价,吞掉豪赛(Hoosier)轮胎。
豪赛轮胎建立于195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赛车轮胎制造商,生产超过1000款不同类型的轮胎,被收购时,已经是个拥有近60年历史的老企业了。紧接着在2018年7月,大陆集团又收购了捷克轮胎设备制造商VÚK公司的全部股份,并将捷克生产线纳入大陆集团的轮胎业务中,也就是德国马牌。大陆集团最大的轮胎厂设立在奥特罗科维瑟市,在收购捷克那年,已经具有年产150万套卡车/大客车轮胎、2100万套乘用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能力。收购后的捷克又纳入此地,为该工厂进一步添足马力。大陆集团的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巩固德国马牌在全球轮胎行业中的地位。一提到住友橡胶,大家都知道他们家的邓禄普品牌不错。其实,邓禄普也是收购来的,但和上述并购案不同的是,邓禄普这个品牌当初是一分为二的买卖。邓禄普轮胎原来是英国的一家轮胎制造商,成立于1888年,当初他们把一部分股权卖给了固特异,另外一部分则卖给住友橡胶。一个品牌两头卖,主要因为当初固特异和住友橡胶是非常好的“战友”,他们在1999年的时候,联合其他两家企业成立了一个全球联盟,目标就是在各自的区域内,销售“战友”的品牌,这样几家企业在全球市场能快速的打通。虽然初衷很美好,但毕竟在一个行业,竞争才是他们最根本的关系,因此他们之间逐渐变得紧张。终于在2015年,固特异与住友橡胶解除联盟关系,而固特异也将自己拥有的邓禄普股权,转卖给住友橡胶。此时,邓禄普完整的属于住友橡胶。除了上面这些巨头的并购外,在国内,还有几起并购案也都曾轰动一时。2015年,韩国第二大轮胎企业——锦湖轮胎以约32.4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75强榜单的13名。就是这样的一家巨头企业,在2016年,锦湖轮胎的“金主爸爸们”突然要把自己42.01%的股份卖掉!
一时之间,轮胎圈开始躁动起来,因为对于那些想要扩充布局的轮胎企业来说,锦湖轮胎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如此,锦湖轮胎到底会选谁作为自己最大股东,成了万众期待的话题,之后,有多家轮胎企业都表示出有收购锦湖的想法。令众人想不到的是,2018年,韩媒突然爆出消息称,青岛双星将以增资的方式,持有锦湖轮胎45%的股份。也就是说,双星成了锦湖轮胎的最大股东!要知道,彼时的双星轮胎虽是国有轮胎企业,但在2015年的75强排行榜中,排在33位,在众人看来,这是要上演一场“蛇吞象”大戏!自消息曝出后,两家企业的联合之路异常顺畅,彼此“相扶相持”,把轮胎事业越做越大。就在前不久,锦湖和双星轮胎前后脚发布公告表示,将共同投资约19亿元,扩大锦湖轮胎越南工厂产能。
而项目建成后,锦湖越南产能扩大到年产PCR(轿车胎)850万条、TBR(卡客车胎)80万条。
6.中国化工与倍耐力的“神仙组合”
在中国轮胎行业,还有着一对神仙组合,那就是处于世界500强但是非轮胎行业的中国化工,与全球前5轮胎企业倍耐力的结合。
他们的联合,当初也是另众人惊愕。谁也没想到,拒绝优科豪马、韩泰橄榄枝的倍耐力,竟会纳入中国化工麾下。
相传,他们的结合,源于一通访问电话。电话一头是彼时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及总经理任建新,另一头则是倍耐力集团总裁马尔科·特隆凯蒂·普罗维拉。
在电话中,任建新仅表明参观工厂的愿望,自己的野心丝毫没有展现出来,当他参观了倍耐力位于米兰比可卡与都灵的生产基地后,才得以透露。
就是这样游刃有余的经商策略,使得中国化工成功收购倍耐力。2015年3月,中国化工倍耐力公司签订正式协议,其将拿出71亿欧元购入倍耐力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当时,这项并购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化工是风神轮胎的母公司,那么他收购世界顶级轮胎企业倍耐力后,风神与倍耐力就拥有了“同一个妈”,如此一来,两家企业必定会技术共享,风神轮胎的产品品质也会登上一个新台阶。
自那之后,中国化工、倍耐力、风神三家企业之家,内部资产不断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2日,风神股份公告称,公司将购买HG所持PTG(倍耐力工业胎,)38%股权,加上先前风神已经购买了PTG10%的股权,和托管中国化工的52%股权,风神将直接和间接的1000%控股PTG!
(注:2016年1月,倍耐力已将其工业胎业务与乘用胎业务分拆,并将工业轮胎业务注入倍耐力工业胎(Prometeon Tyre Group S.r.l.以下简称PTG公司))
这次的公告还表示,这次重组后,企业总资产将达到200.6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达到127.42亿元。根据2020年上市轮胎企业营收排行榜,百亿元的营业额或将使得风神一跃成为中国第三大上市轮胎企业。前有普利司通、米其林大佬们的强强联合,近期又有固特异与固铂、风神与倍耐力的结合。而且,除了这些企业外,在全球75强中,还发生了多起“内部联合”的大并购案。
小邦说了这么多后,有心的大佬不难发现,这些轮胎企业整合后,在短期内,实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并且知名度会大大提高。用数据来说话,小邦翻看了米其林近10年的销售额数据后发现:2014年米其林买下百路驰、克雷和优耐陆等低端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销售额直接从2014年的19553百万欧元,到2015年的21199百万欧元,同比增长8.4%;而在2018年巨额收购卡摩速集团后,2019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6%,从22028百万欧元增长到24135百万欧元。重组并购,在巨头们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已被证实是成功的经验。或许,这也是近两年中国轮胎产业并购、整合消息不断的原因。如今,这些并购案已经从“只发生在国外巨头间”,发展到“近几年国内与国外巨头轮胎企业的并购、国内巨头的并购”,并且中企的表现越来越抢眼,成为全球轮胎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一支生力军。 这说明,中国轮胎也将通过并购重组,一跃成为国际大品牌!现在,事实已经逐渐清晰,日本普利司通、法国米其林目前拥有的数十家轮胎工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组并购的。国际化是成为全球一流轮胎企业必有之路,而并购又是走出去、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
同时,这也是解决中国轮胎产业劣质、低端产品形象的一个重要措施,并购重组不止发生在国内大轮胎厂间,也将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小轮胎厂间。而不断的兼并重组、众多企业资产变动,也昭示着轮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意味着轮胎市场格局的改变,全球轮胎市场将更加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