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赚了1200亿的四川富豪,真的没有“原罪”?

四川首富刘永好在中国无人不知,他的新希望猪饲料可谓是家喻户晓。

让人称奇的是,四川还有一个超级富豪刘汉元,和刘永好同姓,算是本家。

有意思的是,刘永好做猪饲料起家,而刘汉元则做鱼饲料起家,两人连起家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在《胡润2021年世界富豪榜》上,刘永好家族以1250亿的财富位列第100名,而刘汉元和管亚梅夫妻,则以1200亿的财富,紧随其后。

媒体上关于刘永好的报道则多如牛毛,算得上是网红富豪。而刘汉元的知名度却远逊于刘永好,对于这一点,刘汉元非常谦逊地说:我们是一家没有故事的公司。

刘汉元被称为水产饲料大王,他却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是一个没有“原罪”的企业家。

但实际上,刘汉元并非他所说的那么简单。一个做饲料的企业家,后面又杀入光伏太阳能,这背后怎么可能没有故事?

一、

1964年,刘汉元在四川省眉山县的普通农民家庭出生。

刘汉元自小就非常聪明,被称为神童也不为过。

他只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就读完了小学;两年时间,他就读完了初中。

之后,他考入四川水产学校,读了个中专。

1981年,17岁的刘汉元毕业,分配到了眉山县水电局两河口水库当技术员,负责养鱼。

当时,四川的鱼非常之少,四川人往往把鱼当做美味。一到过年的时候,鱼肉的价格,比猪肉还贵。

只有19岁的刘汉元,从资料中看到,在日本和德国,采用了工厂化和集约化的养鱼模式;那个时候,刘汉元就想如何把这种模式应用到自己的养鱼工作中。

刘汉元提出了一个想法:做一个金属网箱,放在流动的河里,鱼在网箱里,进行人工投喂饲料。

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身边无数人的质疑。

他们认为,祖祖辈辈都没有人在河里这样养鱼,这不是在做白日梦吗?

但刘汉元不为质疑所动,他把父母养猪积攒的680元,忽悠过来买了一堆钢材,做成了第一只网箱。

1984年春天,20岁的刘汉元首开先河,他将一个64平米的网箱放入河中,并投入了185公斤鱼苗。

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刘汉元请来一些专家和学者,组成了一个验收小组。

他们把上游水库的水关掉,然后将网箱中的鱼全部称重,居然有2780斤;相当于亩产3万斤鱼,而传统的池塘养殖,亩产只有2万斤。

这一成果,引起了轰动,也引来数百名村民驻足观望。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刘汉元网箱养鱼验收

刘汉元发明的养殖技术,获得“四川省水科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省进行推广。

1986年,这一技术又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年纪轻轻,刘汉元就通过聪明和智慧,获得了巨大的荣誉。

正常来说,刘汉元应该会在水产养殖一路狂奔;但事实上,商业天赋初露端倪的刘汉元,却选择了一个更为庞大的生意,铸就了他日后的商业帝国。

二、

随着网箱养鱼技术在全国推广,刘汉元敏锐地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出现,鱼饲料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

1986年,22岁的刘汉元,利用养鱼积累的资金,以及手工制作鱼饲料的经验,建立了第一家鱼饲料加工厂,取名为“科力”。

科力饲料厂开业

工厂一投产,附近的养鱼户闻讯而来,刘汉元的鱼饲料供不应求。

为了将饲料做成品牌,刘汉元就去注册商标,谁知“科力”已被注册;后来,刘汉元就将品牌命名为“通威”。

为了让饲料保持领先地位,“技术控”刘汉元又潜心研究饲料转化率和动物生物化学。

经过整整4年的努力,刘汉元将通威的饲料技术含量,做到了全国第一。

1991年,刘汉元正式从眉山县水电局辞职,全身心投入到鱼饲料的事业当中。

1992年,刘汉元在眉山县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名为通威饲料有限公司。这帮助眉山县10多万人,走上了养鱼致富的道路。

刘汉元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要挣钱,学汉元”,也成了当地的名言警句。

1994年,刘汉元将公司总部迁往成都,成立了四川通威饲料集团有限公司。以更大的视角,进行了集团化运作,开始了全国化扩张之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通威成为了全国鱼饲料的行业老大。

2001年,37岁的刘汉元以11亿的身家,登上了福布斯大陆富豪榜,排名21。

悄无声息,偏居西南的刘汉元,成为了财富自由的大富豪,舆论为之一震。

2004年3月2日,年销售已超过30亿的通威股份,正式登上了A股市场。

接住资本的魔法棒之后,刘汉元又会如何利用它,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梦想呢?

三、

早在1999年,25岁的刘汉元已是亿万富豪,那个时候,他就开始寻找鱼饲料以外的项目。

最先进入刘汉元法眼的,是氯碱化工行业,可以生产PVC塑料。

对于对元化经营非常审慎的刘汉元,真正下定决心是在2002年。那一年,乐山的一家饲料集团投了一个子公司叫永祥股份,是年产4万吨的PVC项目。

后来由于资金短缺,刘汉元以通威集团入了50%的股份,全面接管了永祥股份。

那个时候,德国刚刚启动太阳能补贴,多晶硅的需求开始启动。

与此同时,四川搞了一个1000吨级的多晶硅项目。进入的机会摆在了刘汉元面前,但参加了三次谈判之后,他认为这笔13亿元的投资,将永久无法收回投资。

这是刘汉元的一次重大误判,这也让他错失了进入太阳能行业的天赐良机。

2004年,德国的光伏市场出现了暴涨性增长,再加上欧盟纷纷效仿德国补贴新能源,全球市场开始启动。

太阳能业务并入通威股份

作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原材料,多晶硅开始供不应求,遭到了疯狂抢购。

多晶硅的价格一路疯涨,从2002年的20万元一吨,涨到了2006年的200万元一吨。

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国内无数企业争相杀入,刘汉元再也坐不住了。

为了给自己打气,刘汉元又仔细研究了太阳能。这让刘汉元对太阳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事关全球的能源安全。

他曾经非常羡慕互联网新贵,有一次,他对搜狐的张朝阳说:“我们在传统行业里,辛辛苦苦干了十几二十年,你干三四年就远远超过了我。”

这次,对太阳能有宗教信仰的刘汉元,认为以太阳能利用为基础的能源革命,将会超过上一轮信息技术的革命。

作为后来者,刘汉元必须找到低成本的方法。

当时,多晶硅的生产大多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成本大约70万元一吨。

只有将成本降到35万元一吨,刘汉元才能从容应对未来价格的回归。

2006年12月16日,刘汉元在北京见到了戴自忠,一个宣称掌握将成本降低一半技术,但未被验证过的专家。

刘汉元决定赌一把,他把一个年产1000吨多晶硅的项目,一分为二。

其中800万吨项目还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另外200万吨项目交给戴自忠,当做一个试验项目。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谁也不知道,疯狂的多晶硅,会在什么时候戛然而止。

2008年2月,仅用了一年时间,戴自忠设计的200吨项目完成装机;5个月之后,首批试产的多晶硅送到美国检测,纯度超过了8个9(99.999999%),成本只有原来的一半。

刘汉元赶上多晶硅的末班车,以330万元每吨的价格,签订了1.6亿元的合同。

但此时,多晶硅的价格,已经冲到最高的400万元后,开始走进了下跌通道。

这让刘汉元懊恼不已,要是早点进入多晶硅行业,他完全更加从容地收回投资成本。

四、

2008年10月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全球市场萎缩,多晶硅价格急剧下降。

价格从330万元一吨,降到200万,100万,甚至30万元。无数投机的企业破产,光伏行业瞬间冰冻。

无锡的尚德、江西的赛维,几乎同一时间陷入亏损困境。

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刘汉元也为过冬提前做了准备。2008年1月,通威股份以1.91亿元,收购了永祥股份50%的股份。

将做多晶硅的永祥股份,注入到上市的通威股份,一是为永祥股份找到了融资渠道,二是为通威股份打造了猪饲料和多晶硅双主业。

2012年开始,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出口量开始大幅减少。

国内的需求有限,多晶硅企业为求生存,陷入了疯狂的价格战。

尚德和赛维相继破产,刘汉元的永祥却依然屹立不倒。

上游多晶硅不赚钱,而且产能过剩;刘汉元只能往下游延伸,通过自建光伏电站,一来消化自有产能,二来通过电价并网补贴,以实现盈利。

刘汉元甚至找到了两个主业的结合点,在一些养鱼的池塘,架设光伏板发电,并称之为“渔光互补”。

渔光互补

在光伏行业的红海中,刘汉元硬是杀出了一片血路。

2019年,通威股份的农牧业务做到了186亿元,光伏业务做到了178亿元。

早期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死伤无数,赶着末班车而来的通威,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成为后来居上的经典。

不得不佩服刘汉元的惊人运营能力,以及过人的眼光和远见。

只不过,刘汉元梦想中的能源革命,却迟迟还没有到来。太阳能行业,也没有像刘汉元想象中那样,会像互联网行业一样飞速发展。

但一直在实业中坚守,趁着中国牛市的东风,通威的市值达到了1500多亿,让刘汉元在实业中尝到了甜头和应有的回报。

这就是一个农村技术员到千亿富豪蜕变的故事,这也是刘汉元的光荣与梦想,一个没有“原罪”企业家的守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