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在理性的犯着错误

人在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大都会按照利己、个人利益最大化、利他、集体利益最大化的顺序思考,这就是囚徒困境能够成立的基础。

假设每个人都能按照以上的顺序以理性去思考,是不是就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呢?答案并不乐观。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基于同样的考虑,作出相同的选择时,就会发生理性合成谬误,就像囚徒困境讲的那样。

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明确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五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五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人都选择坦白,各判刑五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就像二战时的欧洲各国,因为害怕德国,都选择了对德国的战争行为默不作声(这在当时对每个单个的国家而言,确实是相对理性的选择),但最后这种理性终于合成了谬误,多数国家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再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假设你家楼下有一颗樱桃树。你会不会在那棵树上摘到像水果店里那样成熟好吃的樱桃呢?大概率是不会。因为大家都知道,等到樱桃彻底成熟时可能就被摘没了。这时更理性的选择,是损失一点口味,在还没太成熟的时候先下手。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越来越早的去摘,最后大家只能吃生的。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理性合成谬误。

囚徒困境确实是一个难题,现在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关税壁垒等等也都深陷在这个泥潭中,至今尚无彻底解决的方案。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通过沟通增加互信,加强全局观念,从个体走向集体,从我走向我们,慢慢的去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