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讲:怎样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用同理心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真正理解你!

同理心是一个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能够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理心不是同情心,也不完全是共情,我们可以说同理心是更高阶的共情能力,它能让人设身处地为其他人着想,感同身受地用对方的眼光和思维,来思考、判断事情,与他人产生共鸣。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他会事事以自己的想法为先,容易对他人造成很强的压迫行为,给自己和身边人带来困扰。而有同理心的孩子,对事情的判断往往会更准确,在认知上也能放下成见、采取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对方的立场,而营造出和谐正向的人际关系。
通过下面这条暖心短视频,感受一下孩子的同理心是多么珍贵温暖。
小孩子给公交司机过生日
有同理心的孩子,既温暖别人又温暖自己。他们的同理心,不是为了博取夸奖,不为了迎合其他人,而是真正由心而发,特别真诚。
孩子学会同理心,有两个重要方法:一是观察家人、身边人的做法,二是切身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同理。当我们用同理心关怀孩子时,他们学会信任,获得安全感,激发内心想要模仿、学习我们做法的愿望,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同理他人。
一提到“教育”二字,就会浮现出大人居高临下指导孩子的画面。可我更喜欢念成教(JIAO)育,什么意思?大人把自己先教好了,然后才更有资格去育儿育女。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我们身为家长,前提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同理心,并对孩子体现出来。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孩子因为痛苦郁闷,在雨中躺在地上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能是过去好言安慰,也可能破口大骂孩子不懂事、搞坏身体。但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妈妈,她出人意料的举动。
妈妈陪女儿雨中躺草坪
妈妈不寻常的举动,成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最佳良药,也是最绝妙的言传身教。
说说1000多年前,东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被朝廷外派当县令,他派回一名男仆,照料在老家的儿子。
陶渊明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书,交代儿子:“此亦人子也,亦善遇之”。一听就懂,意思就是这仆人也是父母养的宝贝孩子,你要好好对待人家。高手,佩服。不用絮絮叨叨,9个字,就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去善待别人。
陶渊明培养孩子的共情力,他会首先自己与孩子共情,换成孩子的立场和视角来讲道理。这样的家长,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在我的带娃实践中,还有两个小技巧,能让孩子自然而然提升同理心:
1.将身比身''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不如将身比身。
将心比心靠猜,靠想象,未必符合实际;而将身比身,是创造条件去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后更有切身体会。用好“将身比身”,常有奇效。
10岁的大可和6岁的小艾,姐妹在平时免不了有一些小争执。我有时让她们互换角色,大可扮妹妹,小艾扮姐姐,在一个新的身份和视角中,姐妹俩学会相互倾听,更明白对方的立场。
2.创造场景激发同理心
连续几年,我每天都做一件事,让我和两个闺女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件事就是——晚饭后散步。
强烈推荐大家在每天晚饭后,和孩子到楼下或附近公园,散步半个小时。对紧张工作或学习了一天的大人和孩子来说,晚饭后散步可以极大舒缓神经、减轻压力。
在家时,大人经常会忍不住吼孩子去看书、写作业;而在散步时,没有这种条件反射,大人和孩子会平等得多,交流起来更像朋友。从心理学观点来看,这叫环境决定行为。通过创造更放松的环境和场景,我们和孩子的同理心在交流激荡。
散步时,我左右手牵着两个闺女,听她们讲讲学校趣事,我也会聊聊我的工作和社会热点。或者父女间讲些冷笑话,出些IQ题互考,有趣极了。她们把我这个爸爸,当成一辈子的好朋友、跟我无话不说。
一个人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他如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有同理心的人,能够有效地找到“我能为他人提供什么帮助”这一问题的答案,如果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么其他的一切都会随之而来。当我们用同理心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真正理解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