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是稀世之宝?还是越改越错?
无论是学医的,还是对中医有所研究的,应该对《医林改错》都不会陌生,更是听说过“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作者是清道光年间的王清任,清代玉田人,《医林改错》于1830年(道光十年)在北京刊行后,造成不小的震撼
此书刊行之后一百多年,一直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是“稀世珍宝”,而更多的人都认为“越来越差”
《医林改错》在医学界褒贬不一,有人说是“集数十载之精神,考正数千年之遗误”,是“稀世之宝”;
脏腑解剖形态描记基本无错
不仅肺、心、肝、脾、肾、胃等脏腑解剖形态描记无错,更对动脉系统【气管】-----卫总管(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左右气门(左右颈总动脉),肾动脉,髂总动脉等;静脉系统-----荣总管【血管】,下腔静脉等,描述与现代解剖学基本相符。
这是因为,“余于脏腑一事,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王清任历经42载,亲自查验,与古人脏腑图对照纠错。
错误
1、脉不是血管
“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并非血管”,认为“卫总管,行气之府,其中无血”,否认“言脉是血管,气血在内流通,周而复始”,笑曰:“古人不知脉是气管”。
此错出在,他所见的动脉内“无血”是宰杀放血后人和猪羊的动脉。按之跳动者,是按中医理论“气行则动”的推论,从而得出脉是【气管】,不是血管的错误结论。
2、心无血说
《医林改错》认为,卫总管(气管)“此管乃存元气与津液之所。气之出入,由心所过,心乃出入气之道路”“心乃是出入气之道路,其中无血”。犯了卫总管、脉、气管——动脉内无血同样的错误。
3、否认呼吸是肺的虚满
他认为:“人气向里吸,则肚腹满大,非肺满大;气向外呼,则肚腹虚小,非肺虚小。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毫无干涉”,“人气向里吸,则气府满,气府满,则肚腹大;气向外呼,则气府虚,气府虚,则肚腹小”
总的来说,《医林改错》脏腑解剖形态基本改对了,没有错。改错的都是脏腑动静脉的功能,如心、脉无血,肺腑虚满。导致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在于他只有不理想的解剖条件,根本没有生理学实验观察条件,只能根据中医学固有的理论进行猜测推论。故《医林改错》之错,在于生理学错误,不是解剖学错误。王清任在自序中申明:“余着《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记脏腑解剖形态无错,猜测脏腑生理学功能有误。
客观的评论这本书,真的是越改越错,非拿着解剖学来解释中医。不过很多方剂还是非常不错的,《医林改错》内“活血化瘀”的方剂有二十二例,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等,被称为活血化瘀派的宗师。
中医更像是哲学,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否认中医的关键,中医更适合理性思维、看问题更全面的一些的人去研究,绝不适合王清任这种直肠性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