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五味子在经方中的应用(下)——经方临床运用系列二
在本文的上篇,主要是提及了五味子的功效及在经方中的运用,下篇主要探讨五味子在经方中的用量﹑配伍﹑临床使用五味子的注意事项等。
经方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正确把握经方的临床用量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沧海桑田,古今殊异,古人的煎服方法﹑体质性情﹑古今地域气候于今大有区别,古今药材也有所变异,所以按照原方的剂量,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折算出药物的实际剂量这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是药物取得疗效的关键。结合现在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用药的剂量必须谨慎,开方处药要有依据,如果确实需要用大剂量,也应循序渐进,胆大心细综合考虑。
五味子在经方中大多是按升来计算的,一般是用半升,根据相关考证,汉代的半升相当于现在的100毫升,笔者用量筒实际测量,约为40克左右。按照王琦《伤寒论讲解》所记载,经方所载的药物都为一煎法,而现在一般家庭煎药都用二煎法,二煎法所需药物剂量只占一煎法的五分之三,如此折算下来,半升五味子约合是24克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经方的古代服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如经典中记载是“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那就是分三次服的意思,每次服用量折算下来是服8克左右,如果一天服二次,就是共服用16克,也就是说按照经方的剂量,五味子在小青龙汤中,结合现代的煎服法,一般可以用 16克。但这个剂量去也并非死板不变。还是要参照其他药物的剂量才能确定下来。中药复方药物之间的比例也非常重要,按照小青龙汤的比例,半夏也用半升,半夏半升起码也有60克左右,结合现代的煎服方法约为24克左右,所以说五味子用16克的剂量,是在半夏用24克左右的前提下的。如果半夏用12克,按照比例五味子是不是应该在8克左右?又人的体质有所不同,如成人和小孩,南方人和北方人,体格壮实人和体格瘦弱人,用量是不是也应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思辨的,需要辨证论治。
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天人合一。所谓法无定法,真正的大医家治疗疾病是都是灵活运用,圆融无碍的。根据笔者的体会,辨证论治是一种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是和古代的易经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辨证论治,根据古老相传,中华民族的先圣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画出了先天八卦,以后中华文明就一直是按照这个路子发扬光大的,医者“易”也,中医也是由易学发明而来的。所以笔者认为要深刻理解中医,学习易经是很有必要的。
经方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关于中药的剂量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比如制附子的剂量,有些医家认为可以用到30克到200g,但笔者用3克到10克也很有疗效,既然可以用小剂量可以起到疗效,何必用大剂量?当然这不妨碍我对中药大剂量运用的排斥,“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是二个不同的境界,《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运用之妙,在于一心。笔者对医圣张仲景非常的敬仰,只是对他老人家一会儿用容量(如五味子半升),一会儿用重量(如桂枝三两),一会儿用长度(如厚朴一尺)来制定药物剂量非常不解,这不是挺混乱吗?如此称量药物时则需要多种工具,不是显得太麻烦吗?难道别有玄机在里面?要是能够穿越到汉代,这个问题是一定要当面向他老人家请教的。
关于五味子的配伍和适用禁忌,徐灵胎有过专门论述,他在评点叶天士《临证指南》时指出“此老(叶天士)于补剂中用五味子极多,以其能收摄元气归于下焦,或收敛肺气不使上逆。皆历代医书相传之法,其实皆谬也。五味子专于收敛,倘有一毫风寒痰火内外之邪,用之则永远不出而成痼疾。故仲景治虚方宁用牡蛎,龙骨,从无五味者。其咳证之用五味,必与干姜同用,从无独用者,历考自知, 千余年竟无知者,而杀人无数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亦曰:五味子“治咳以之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聚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尔后用之乃良。有痰者,以半夏为伍;喘者阿胶为伍,但分量少不同耳。”由此可见,为防止敛邪,五味子最好配伍一些辛散的药物,而且是必先发散而后用之。在经方中,五味子经常配伍干姜,半夏,细辛,桂枝,附子等药物,这就体现了阴阳互根的易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欲合先散,欲左先右,欲降先升,这好像打太极拳有同工异曲之妙。
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