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包括哪些内容?
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体现,在国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当下,“治未病”理念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01
什么是治未病
“治未病”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商书·说命中》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说明当时人们就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了未病先防的理念。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进一步提出了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理论,即治疗疾病时应考虑可能传变的脏腑,采取措施防止传变,被历代医家视为“治未病”的准则。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寒冷地区民间用灸法预防小儿惊风的习俗。叶天士在《温热论》记载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用药防治疾病的原则。
#02
治未病包括哪些内容?
“治未病”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指人们在未患病时,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机体的内在因素,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依此原则,人们处于“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同时,我们还应该做到顺应天时,顺应自然,积极避免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的影响,减少对人体的侵害,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理念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部分人群有看似未病,实则机体阴阳脏腑之盛衰已有偏颇,或已有邪气内存,已处于“欲病”状态。“欲病”源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书中记载:“古之善为医者……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欲病实质上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此时需尽快调理,避免疾病的发生,即所谓“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患者或者亚健康人群,疾病已经存在,要趁早诊断,趁早治疗,防止其由浅人深,由表人里,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防止传变包括阻断病传途径与先安未受邪之地两个方面。
1.阻断病传途径
疾病都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和传播途径。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早期诊治,阻断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例如,有中风前兆见肢体麻木者,可给予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鸡血藤以通经活络;出现眩晕可给予钩藤、天麻、菊花等平肝息风。治中风于未发之时,尽早防止其并发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病变。再如,目前患脂肪肝的人数日益增多,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如在发现早期便进行及时治疗,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既病防变的体现。
2.先安未受邪之地
结合中医五行生克、脏腑、经脉规律防止疾病的传变。《难经·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所言肝有病,先保护好脾脏,防止肝病传于脾,这即是先安未受邪之脏。再如,在甘寒养胃阴的方药中,加人咸寒滋肾阴的药物,以防止肾阴的耗散,也是“先安未受邪之脏”在临床中的应用。
(三)瘥后防复
“瘥”,是指病愈。患病后疾病初愈,机体正气尚虚,同时邪气未尽,应增强正气,防止疾病复发。瘥后调养不当,有可能旧病复发或滋生他病。《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感冒初愈,病人仍需避风寒、多休息、适当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否则可能引起反复感冒,或变生其他疾病。再如,急性泄泻病人经治疗排便次数或排便量接近正常后,若不注意正气的保护,调理不当,容易发展为慢性泄泻,导致病程缠绵不断。肿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身体虚弱,而肿瘤化疗药物和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被杀伤,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可以通过中药或针灸等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肿瘤转移、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