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觉得委屈,生活真的会让你很委屈
“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
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会话场景:
“我这样子的算什么呀,我什么都不是。”
“那个谁谁整天就欺负我。”
“ta哪儿像你想象的那样会关心我,ta巴不得我早点死掉。”
“我们就是做事的份儿,好处我哪里能享得到?”
这种话里,充满着自己是弱者的认定,因此,无不透露出自己处在委屈的处境这种情绪。偶尔发泄一下没有问题,如果长期如此,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暗示,久而久之,自己就会认同自己受委屈者的身份,反而不能适应其他的身份,因此,身边的所有“缘”(外部条件)中,只跟那些能够满足自己是个“受委屈人”的条件发生共鸣,因此,也就真实地使自己处在委屈者的状态。
01
—
心理暗示,会使你只接受那一种状态
我们设想一个同学聚会的场景。
如果有一个女同学刚刚离婚,处在极度的愤懑与失落中,而十年二十年没有见面的同学,成为最理想的诉说对象。这个时候,苦主必然大倒苦水,作为听众的同学们,你一嘴我一言,观点分为两派:
一派是深刻同情,并且赞成她老公这样搞法,的确使她很受委屈。简单地说,就是支持她是个受害者的角色。这些观点的持有人,会被苦主引以为亲人,他们的话语也加深了她作为受害者的感受,因此越发认定自己是受害人,实在是活得太委屈了。这一派支持者多数是女同学。
另一派,以男生为主,跟她的前夫也都是同学,当年在学校里打架斗殴都有份的铁血哥们。对于哥们有这些被控诉的行为,一方面愤慨,一方面也对苦主有建议。因此,话语中不免是这样的路子:
观点1、你家老张(苦主前夫)哪个哪个事情不对,不过据我所知,只不过招了个助理,那个助理听说比较会来事,但是人在职场,你当时如果豁达一些,别这么风声鹤唳地,甚至还派人跟他,可能事情也不至于到这一步,你在哪个问题上,也有点太如何如何----言下之意,“你若不作,对他宽松一点,也不至于弄到现在这个局面”。
观点2、你家老张(苦主前夫)哪个哪个事情不对,你当初就不该让他去配助理,你还自己给他推荐,太放心他了。----言下之意,“你若看得紧,也不至于弄到现在这个局面。”
三种观点,一是支持她是受苦人,二是你如果不那么厉害,事情不会坏,三是你如果厉害点,事情不会坏。
苦主的脑电波一般只能接收第一种。第二第三种观点截然相反,但是,很奇怪,苦主一般对两者都会辩驳,告知自己当时只能那样那样,来论证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在当时行不通。总而言之,我只能是受害者。
这下似乎连元芳都要看不出蹊跷了。
实际上,只有女生们的第一种观点令她接受,是因为种观点符合了“我是个受委屈的人”这个心理诉求。其他两种,男生提出的正反两种观点,无论哪种,本来你都可以不委屈的观点,都被否定,因为按照男生们的思路,她就做不成“受害人”。
说到底,这种语境,当事人所控诉的,是丈夫使自己“受委屈”这个“事实”,她所乐意接受并享受的,恰好是这个“受委屈的人”的角色,一旦某种假设可以论证到“你本来可以不委屈”,就打破了她得以控诉的权力和机会,因此也是当事人极力否决的。
02
—
你若认同自己是受委屈的人,你的生活就会很委屈
心理学大师马尔茨博士在其名著《心理控制术》里对这方面的问题有过深刻的阐述。他说:
“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叫'心像’。......这个自我意象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我们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关于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与败、我们的荣辱与以及别人对我们的反映(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而无意识地形成的。”
“具体来说,你的一切行动、感受、举止甚至才能,都始终与这一自我意象相符。请注意'始终’这个词。换言之,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
上述斜体字部分是原文引用。
这就完美地说清楚了,如果你老是说自己是什么,你就真的会变成什么。在过去,大家说不清楚道理,就说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事物为迷信。的确,不明白道理,迷迷糊糊地信,的确是迷信。但迷信只能发生在不明白道理就去信的人身上,这个道理本身,是透达的,是科学命题,它本身不是迷信的。
我经常举的一个学生学英语的例子:我们求学的年代,只有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才给儿女配得起录音机,最普通的那种,来听英语的磁带,也是被认为学习英语、尤其是英语发音比较有效的手段。如果某个人,英语学不好,他会强调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这里头是这样的逻辑: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我不可能买起录音机---->因此我本来就学不好英语。
在这里,他享受的是“买不起录音机这个状态”,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这是学不好英语名正言顺的理由,被他视同必然的规律。一旦家长设法买了一部录音机给他,就打破了他的舒适区,就会慌乱不知所措,会抗拒和烦恼,因为,这个时候他没有理由再不学好英语了。所以在这里,“穷人家的孩子”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买不起录音机”这个状态是他所乐意接受并享受的,恐怕一方面在表面上装作抱怨家长不给自己买录音机,暗中天天在祈祷家长千万别给自己买录音机。
这和上面所举的女方只接受自己是受害者的例子是一样的。
举出这个例子来,是因为有切身的感受。我在学生时代从来没有用过录音机(对我来说太奢侈),但是我英语学得不错,上的是当年最高门槛的外语类重点大学,而且在成家以后,唯一能在儿子的学习上对他有所帮助的,恰恰就是英语发音和语文古汉语部分。
03
—
反复检查自我认知很重要
按照上面的理论,很多时候,事情发展得不圆满,是我们的心像出了问题。而心像既然是根据过去的历史,甚至幼年时期的历史来形成的,要验证出心像本身有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就像开篇说的那个例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导致了丈夫离去,很有可能,在“我现在被丈夫抛弃了”这件事情之前,甚至在幼小的时候,因为外界的刺激,就铸就了“婚姻中的丈夫不可靠”,有了这样的“憧憬”。因此在生活中,丈夫的一切作为,都是要“欺负”自己,造成无论同学们提出“你若不这样,就不会到今天”,和“你若不那样,就不会到今天”这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当事人都无法接受,因为都不能满足“我的丈夫不靠谱,我是丈夫所带来伤害的受害者”这种自我认知。而只接受闺蜜们那种“当初就叫你不要嫁给他,不靠谱”这个观点,来印证“嫁给他就被他欺负,我成为受害者”这样的“憧憬”。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你在工作岗位上,你的方案老是被否决。这种事情尤其在不那么强势的同事身上很容易发生。强势的人,即使他人对你的观点不赞成,对你否决得也婉转一些。而性格懦弱的人,遇到不明事理的同事,即使你说得很有道理,对方也会习惯性地否决你一下-----哪怕事后还采用你的建议了,当时否决你一下,既显得自己正确,当然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性动作。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一旦产生“我们这样的人,位卑言轻,说话没有发言权的”,那就完蛋了,以后真的会越来越提不出观点,真的会越来越被否决,你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接受自己位卑言轻的“事实”,因而自己也会经常否定自己。
04
—
跟反复展现自己“委屈”的人要保持距离
佛教说人有八苦,其中一种是“求不得”。所希望拥有的却得不到,广义来说,自己主张的东西得不到伸展,也属于“求不得”。人可能在某种“求不得”的情况下,或多或少都会有絮絮叨叨的情况发生。这个真的太正常了。我们读历史都知道,就说伟大人物如毛润公者,在他自己后来的叙述中,在1932-1934那两年,连个鬼也不上门,说话也没人听。这样的雄才大略,都有得不到施展的时候。现在的文艺作品也经常展示这时期的历史,他显然也会不断去继续“絮叨”,以至于絮叨到了当时的决策者们都不想见他,连撤退行军都差一点不愿意带着他走。
可见,如果在“求不得”的时候,反复坚持,乃至于有“絮叨”之嫌,这个都没有关系。但是,心怀正念的人,即使絮叨到了让人烦的地步,ta只是对这件事情,而不是反过来对自己的否定。
我们来看这样的描述:
(1) A 他把我这个提议否决了;
B 我的建议总是被他否决。
(2) A 我这次英语没考好;
B 我学不好英语。
(3) A 我丈夫昨天在某件事情上处理得伤害了我;
B 我丈夫总是伤害我。
。。。。。。
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们都看得出来,凡是取A认知的人,可能接下来会继续做前面遭遇挫折的事情,而且不影响自我认知,也就不容易自暴自弃。而取B答案的人,会逐渐认同自己对自己的定性,享受由于处在受害者状态而可以免于承担的责任,及享受同情。这个也很好理解----以上面三个描述为例:当自己都相信自己学不好英语时,就免除了继续学习英语这件苦差事;当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反正总是不能被认同,则会安然享受从此不必费心提建议的安逸;当确定自己是丈夫的受害人时,则会沉浸在闺蜜们的心灵抚慰中享受片刻的温暖......
我可能得益于从小过集体生活,早早接受生活磨练,因而始终有一个认知,也是这段时间在公号里反复提到的:生活就是由各种不如意组成的,每天迎接各种不如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变得与我们默契,如意,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没有什么委屈可言。在刚刚大学毕业,单位工资还没有发下来时,在晨练之后,走进餐厅,想抚慰一下辘辘作响的饥肠,却发现最便宜的早餐都比我口袋里的钱贵,因而只能紧紧裤腰带悄然离去,我一点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件苦的事情,我觉得这很正常----后天工资就该到了,我是这样想的。
也许正因为这样我自己是这样对待生活的,因此我对于生活中遭遇到的“絮叨”者,分两个标准,一种是虽然絮叨,但是没有委屈情绪的,甚至依然激情四射,要“继续来过”的那种,我会与之交流,倾听。因为我佩服这样的人,哪怕当时对方显得有点烦人,我也愿意做倾听者。有的则尽是流露出自己是受委屈者,受害者,我一般要么离去,要么厉声呵斥,促其猛醒。
再不济,我就学着孟老夫子----拔拳就上,把ta打醒。
============================================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健康生活鼓吹者。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