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丽:现象级面膜工厂背后的产品逻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稍微用心一点,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行业里,特别是在谈及面膜品类的时候,有一个面膜工厂及其掌舵人已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弯。这个面膜工厂,就是贝豪,而掌舵人,正是梁宏丽。
梁宏丽被外界誉称为“面膜教主”。如果说,以前业界人士对她的这个誉称尚有质疑或者不以为然的话,那么如今,“面膜教主”于梁宏丽而言已是实至名归。虽然就连梁宏丽本人都不知道这个称号是怎么叫起来的,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誉称就不知不觉地冠在了梁宏丽的身上。这或许就是行业共识。
▲贝豪集团总经理 梁宏丽
梁宏丽是贝豪出品的代言人,但很显然,她也正逐渐地成为面膜品类的代言人。
在梁宏丽的掌舵下,贝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崛起为如今中国面膜创领型OEM/ODM企业,为人们所争相传颂,与梁宏丽对面膜品类的天然喜欢和自信、对面膜价值的深度挖掘、对面膜OEM/ODM企业独特IP的塑造以及梁宏丽本身的人格魅力有着莫大的关联。
这一切,都建立在梁宏丽是一位虔诚的产品主义者这点上。
产品是原点,更是至高点。万法皆虚,唯产品不虚。这一点,对于一家面膜制造企业尤为如此。
梁宏丽信奉无敌产品的力量,她相信“只要我的东西是好的,迟早有一天会发光发亮”。梁宏丽不仅由衷相信,而且一直践行。那么,梁宏丽掌舵贝豪这一现象级面膜工厂的产品逻辑有何异于常人之处?她过人的产品逻辑又是如何把贝豪打造成为面膜制造企业样本的?
1
梁宏丽对面膜品类有着高度的品类自信。这种自信并不盲目,而是有着充分的市场依据。
2006年,一条新闻里说,2006年,整个台湾的面膜消耗量达到了5亿片。
5亿!这一数字是梁宏丽万万没想到的。她想,只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市场,一年就能消耗5亿片面贴膜,那么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如果消费者使用面膜的频率能够与台湾女性比肩的话,那面膜的市场又将会何其巨大?!
彼时的面膜市场,在中国大陆才刚刚起步,远没有今天的繁荣局面。
但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贝豪以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和决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砍”掉做了多年的膏霜、洗护、彩妆等品类,全力聚焦在面贴膜这个当时并不起眼的品类身上。
对于贝豪而言,这无异于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赌错了,停滞不前;赌对了,一路高歌。
事实上,贝豪赌对了。正是因为梁宏丽对面膜品类无比的自信。
她自信面膜是唯一一个本土品牌拥有定价权的品类,是唯一一个能够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品类;
她自信中国市场这么大的人口红利,只要把面膜产品做好,就不愁没有市场回报;
她自信面贴膜就是我们的天下,就像欧美化妆品企业的骨子里自信化妆品就是他们的天下一样;
她自信面膜终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们刷牙时会用牙膏,洗头时会用洗发水一样;
她自信未来5-10年内,中国面膜市场达到2000亿规模并不是痴人说梦,因为不在欧美掌控下的面膜品类,我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论是面膜的使用人群还是消费频次,都会慢慢增长;
时至今日,她还自信,面膜已经进入全民面膜时代。人人谈面膜,人人做面膜,人人用面膜,人人爱面膜,这是面膜的盛世华章。
在行业里,对面膜品类有这种自信的,找不出第二个人。
而市场的趋势和走向也一步步在验证梁宏丽的种种论断。也正是对面膜品类的高度自信,让贝豪成为了坚定的面膜文化传播者和布道者,但行付出,不问前程,成人达己。建面膜文化博物馆,出行业首本面膜发展白皮书,为面膜的品质与安全鼓与呼……,贝豪已然跳出了狭隘的利己主义,站在维护行业生态的立场和高度踏实笃行。
2
有人说,贝豪太幸运了,天时地利人和,才成就了今天的贝豪。
但幸运为什么偏偏就降临在了贝豪的身上?
幸运的背后,常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与付出。
这就像烧开水,水要烧到100度才会沸腾,哪怕差1度也不行。一般人只看到了沸腾后的欢悦,却忽视了99度的忍耐与坚持。
梁宏丽对面膜有着偏执狂的痴迷与坚持。
梁宏丽是中国最早一批使用面膜的消费者之一,对于面膜,她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和喜欢。在很多场合,她都毫不掩饰对面膜的喜欢。她说,面膜,我就是喜欢,我喜欢用面膜时的那种感受,喜欢了才会去用,不用不会有感觉,用了才会把产品想清楚。她不仅自己用面膜,还热情地把贝豪的面膜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们。
“就是喜欢”,不经意间,自然而然,简单一句话,却蕴藏着巨大能量。
喜欢,才会忘我地投入,才会疯狂地痴迷,才会偏执狂般的坚持。
因为喜欢,梁宏丽清楚地知道,每一条纤维都有它的生命、每一种膜材都有它的喜好,只有摸透了膜材禀赋,才能研发出最适合其习性的精华液;膜材与精华液,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孕育出极致的产品,给到消费者最佳肤感和体验。
可以说,梁宏丽可能是最接近面膜灵魂的人,是倾听到了面膜心声和呼唤的人。
接触过梁宏丽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只要一聊到面膜,她眼睛里就会迸发出专注而炽热的光芒,你会惊叹于她身上强大的气场,不知不觉被她带入到她所营造的氛围中。
看她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出差,她在敷面膜;旅行,她在敷面膜;工作间隙,她也在敷面膜……不单如此,她身边的同事、亲朋好友也深受其影响,一个个都成了“面膜控”。
面膜,已经成了梁宏丽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说,梁宏丽对面膜的这种喜欢,装是装不出来的。只有这种骨子里的喜欢,才能让梁宏丽及贝豪专注并游心于面膜品类,乐此不彼,孜孜不倦;只有这种骨子里的喜欢,才能铸就“贝豪,只为面膜而生”的秉性,矢志不渝;也只有这种骨子里的喜欢,才成就了“贝豪出品,必属精品”争相传颂的口碑。
3
在当下创新成本高企和有劣币驱逐良币之虞的环境下,真正的创新,谈何容易。
“创新”简单二字,要义却非凡,它不是花拳绣腿,不是面子工程,也并不是一句冠名堂皇的口号,它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和汗水,裹挟着彷徨、失落、孤独和绝望,甚至有时候要“自己革自己的命”。
梁宏丽理解并践行了创新的真正要义,因为她知道,唯有创新才能立足,才不至于“被别人革命”。
不创新,不疯魔;不疯魔,不成活。
无论从聚焦面膜品类,到发现“蚕丝面膜”,再到推出备长炭“黑膜”,掀起“黑色风暴”;还是从对膜材的革新直至对面膜产品成分和配方进行升级,开启面膜“花水”时代;再到打破业界根深蒂固的观念,破天荒地推出100分钟焕肤面膜,梁宏丽一直将创新视为产品迭代升级的法宝。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梁宏丽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为了能不失时机地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创新灵感,他们就要像着了魔一样地日思夜想,“好像在想念一个情人一样”。
当创新成了企业的一项战略,并落实到企业和品牌发展的各个环节,那么,企业和品牌的各核心要素和资源都将被重新配置和优化,以至于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起他者根本无法比拟的区隔和优势。
梁宏丽说,真正的创新,要创造有利的市场价值。正是因为贝豪的践行,小小的一片面膜,正在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在贝豪实质性创新的推动下,面膜的价值正在重塑,市场空间正在被激发,潜力不可限量。
贝豪让我们对面膜有了更多的想象。而正因为梁宏丽的笃实践行,进入全民面膜时代,面膜必将迸发出新一轮的创新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