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性善恶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载聚讼纷纷。《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什么是“初”?就是“始”的意思。制做衣服一定要先将布料裁剪成若干片一定形状的料块,然后把这若干片缝合纫缀起来,才能形成衣裳。俗称制衣匠为“裁缝”,就是就这两个制衣的基本工序而言的。裁剪必用刀,故“初”字从“衣”从“刀”以示其始。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是“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性”的本义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时作“生”即为明证。“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习”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种族,也无论他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好人还是坏人,其与生俱来的“性”都像是素练白绢,没有颜色,没有善恶的痕迹。——这就是 “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如素绢白练沾染了各种颜料,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有了善恶的区别。——这就是 “习相远”的意思。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看出,其实孔子是把性和习明确分开的:先天为性,后天为习。而历来论性,不辨性习,至于混习为性,——性善、性恶的争辩皆由此而生。
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有两个方面,一是形体容貌即所谓肉体,二是情志欲望即所谓精神。性从“心”,故特指精神而言。后世谈论争辩人性,也都是特指精神而言。而精神包含广泛:一是知识智能,二是情绪,三是意志,四也品质志趣,五是脾气性格。知识智能,是就真伪是非而言的;情绪,是就喜怒哀乐而言的;意志,是就抵御外界摧折诱惑所体现出来的差异而言的;品德志趣,是就人面对外界摧折诱惑时的取舍态度以及社会对人的言行的道德评价而言的;脾气性格,是就刚躁柔静而言的。显然,知识智慧、情绪、意志、脾气性格都无法说它们是善是恶。因此,人性之“性”,并非指全部精神,而是特指人的品德志趣而已。
先哲论“性”,有五种观点: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董子(仲舒)性三品说、扬子(雄)善恶混杂说、告子性无善恶说。大致以本以三品说为主流,自有宋理学兴起,性善说遂为主流。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所以特别重视修身育德,以仁义自持。孟子的性善说的缺陷在于,无法回答这样的诘问:人性既然是善的,那么人性中的恶从何而来?如果说是由于沾染了社会环境中的恶而来的,那么社会环境中的恶又从何而来?社会不是许许多多个人组成的吗?既然 “人人皆可以成尧舜”,那就是说,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社会里怎么会产生恶呢?而且,如果人性本善,那么向善容易变恶就不易了,为何实际情况却是,人容易向恶而不易向善呢?
荀子以为人性本恶,所以特别强调用礼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到了其弟子李斯,一变而重法,就流入法家了。性恶说也存在着与性善说类似的问题:人性本恶,谁肯向善?谁又知善?善从何而来?
扬雄认为: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扬雄的“善恶混杂说”可以回答善恶从何而来的问题,比“性善说”和“性恶说”要经得起推敲一些。然而,这种观点仍然无法回答进一步的诘问:初生的婴儿,其啼哭、吃奶、便溺等外在可见的表现是善还是恶?如果说这些无所谓善恶,但婴儿的心中的确有善恶,那么婴儿未表现出来的善恶念头,我们又如何知道?
董仲舒认为“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为性。”他把人分为三种:圣人、斗筲之民和中民。认为“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由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人之性。……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他给“性”的定义是“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
其实三品说并非董仲舒自创,而是承袭了此前历史上曾经流行的观点。如《老子》把人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等,《庄子》则有至人、神人、圣人的分法。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篇》),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汉书·古今人表第八》对孔子的话有段解释:“传曰:譬如尧、舜,禹、稷、卨与之为善则行,鲧、讙兜欲与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
董仲舒首先把人分为三品,然后再论其中绝大多数人的人性问题,这个思路比把每个人的人性一概而论要好。三品说是把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的“圣人(或上智)”“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下品的“斗筲之民(或下愚)”“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后天环境对他们没什么影响,所以不论。董仲舒甚至把人性进一步局限到“中人”的“人性”,这是他的不足。
在区分了三品之后,董仲舒开始论“中人”的人性。不过他似乎在这里不自觉地跑题了:把人性的善恶问题转换为“性”与“善”的关系问题了。的确,人性与善恶不是一回事,但是也没有人认为“性”就是“善”或“恶”啊。
细品董仲舒关于“善如米,性如禾”的论述,其实跟性善说或善恶混说是一致的。米虽然不是禾,但米是对禾加工,去除茎叶糠壳后得到的。那就是说,善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中,并不是从外界加入的。一般的禾都有谷实,都可以通过加工得到米;一般的人的本性中都存在善,都可以通过教化得到善。这不是 “中人皆可以为尧舜”嘛!董仲舒没有说禾的茎叶糠壳就是恶,但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如果把禾的茎叶糠壳比做是恶,那么米的加工过程就是一个去恶存善的过程。这又和杨雄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的说法一致了。
告子关于人性的观点记载在《孟子》一书中。告子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一个人是善是恶,全在于后天的影响塑造。既然前面四种人性论都不能经得起诘问,那么告子的观点就很可能是正确的。而且这种观点无疑极容易被现代人所认同。我也认同这种说法。不过,告子的人性无善恶的观点,似乎也是针对一切人而言的。这就不符合实际的社会现象了。同样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环境里,受到的教育也影响都是善的,有些人表现出的是善,但有些人却作恶为非;同样生活在一个坏的社会环境里,受到的教化影响都是坏的,但有些人却能“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表明,告子的性无善恶说虽然比其它四说经得起推敲,但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任何人的人性都看做一样,也是有缺陷的。
古人虽然对人性善恶持论不一,但在重视后天教化这一点上还是一致的。不管人性如何,要想让人良善,就必须用良善的东西去教化影响。而教化必须从人幼小的时候抓起。
我认为,要解决人性善恶问题,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分性和习,二是弄清什么叫善恶,三是不搞一刀切,要看到个人在人性上的差别。
“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性的;“习”是在先天的“性”的基础上受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先天的东西无所谓善恶,不能用后天形成的善恶来评价先天的人性。通常所说的人性其实是“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善恶其实是个伪命题。准确的命题应当是:“人习善恶”。
所谓善恶,是一种的道德评价。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何谓善?何谓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道德标准。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里,善恶评价不一样,甚至相反。譬如被好多假洋鬼子奉为民主楷模的西方国家,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评价体系里不过是魔鬼而已。强盗似的哥伦布、麦哲伦之流,被西方人和被西方文化奴化了的中国人奉为英雄,而下西洋的郑和完全有能力做强盗却没有抢掠和殖民,至今还被号称精英的中国人所讥笑和诟病。英法等西方国家大肆贩卖黑奴的罪行,向其它国家武力倾销鸦片、杀戮掠夺和殖民的罪行,至今未见西方人反省认罪,而假洋鬼子们却甚而歌颂其功德!当年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流氓、强盗、冒险家等侵入美洲大陆,喊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进行欺骗、掠夺,甚至进行种族灭绝式的排斥、屠杀,最后鸠占鹊巢,建立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何曾见过把这些口号喊得更响的现代西方人(包括美国人)忏悔过?!何曾见过假洋鬼子们谴责过?!美国白人们倒是年年过所谓的“感恩节”,可他们感谢的不是原来曾帮助接纳他们的印第安人,而是他们所谓的“上帝”!为什么?因为在西方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跟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不一样。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以抢掠他人财物为荣,其道德评价标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相反。可见,我认为是善的,也许别人认为是恶的。我认为是恶的,别人却不认为是恶的。
其实,善恶评价标准取决于对于人的欲求的态度:适度抑制欲求,不使之泛滥就是善;放纵欲求,不择手段地去加以满足就是恶。“人之初”的欲求不过是求生本能而已,没有也不可能自觉地超过“度”,所以无所谓善恶。
对于人性善恶之说,我认为,首先应当看到个人人性上的差异性。人性从内容上来看,都如白练素绢,空无印迹,无善也无恶。善恶皆在后天的濡染。但从受到濡染的倾向性或可能性上来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容易沾染恶的颜色。有些人则容易沾染善的颜色。这种对于善恶影响的接受度其实因人而异,很难截然分为三种或几种。但大体分为三品还是可以的。对于极个别的人来说,他们的质性决定了无法沾染恶的颜色而极易沾染善的颜色,这就是“圣人或上智”了。同样,对于极少数人而言,他们的质性决定了无法被善所濡染而极易被恶所濡染,这就是“恶人或下愚”了。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绝对正确。对于绝大多大多数人(中人)而言,他们对善恶的沾染都有一定的接受度,所以他们的善恶基本取决于后天的影响。当然,“中人” 对善恶沾染接受度是有差别的。这样就可以解释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所难以回答的问题了。
人都有欲求,而且人类的欲求就其本性来说是得寸进尺且没有上限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求能完全得到满足,有放纵欲求而向恶的倾向。向善发展,意味着必须适度抑制自己的欲求,这当然比较难;而向恶发展则很容易,只要你放纵自己的欲求就可以了。打个比方,人类生活像一条河流,善在上游,恶在下流。求善如逆水行舟,必须努力向上划动出船桨,稍有懈怠就会被水带动向下流跑。如果放弃向上划动,放舟中流,就会很容易很迅速地堕落下去。
最后,把我的基本看法简单归结为这样几点:
一、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二、极少数人本性或善或恶,后天对其几乎没有影响;
三、对于绝大多说人来说,其习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且有易于流于恶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