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皇叔真的是公认的皇帝吗?谁公认的,分朝代吧

刘备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东汉末年和三国初年,这个时候天下已经没有真正的皇帝。献帝是傀儡,曹丕始终没有得到南方两个政权的承认(孙权曾经短暂承认,刘备等蜀汉从来没有承认),刘备的蜀汉属于偏安的政权,曹魏始终不承认,孙刘重新和好以后,双方是相互承认的。由于三国时期的特殊性,刘备的皇帝地位虽然被承认,但时常打折扣。

司马炎代魏,并重新统一天下后,组织陈寿等人编写三国时代的史书,因为陈寿是三国时期蜀国人,他在《蜀书》中,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并且两个人都只是传,并没有像魏曹帝王那样用纪。陈寿用先主、后主这是对曾经的主人的尊重,司马氏也没有过分纠结。但涉及大的原则问题,司马氏绝不会允许陈寿胡来。司马氏的晋朝来源于曹魏,司马炎本人的皇位也是来自曹奂的禅让,因此三国的正统性在司马氏眼里必须是曹魏。而就三国的实力来讲,也是一大两小,曹魏大,蜀汉和孙吴小,只不过因为长期割据,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实际上,司马氏允许陈寿称刘备为主,自己是开恩了,按照惯例,应该称贼或许逆,不应当承认蜀汉的存在。允许三国鼎立说法存在,一方面,说明司马氏正是历史真实,另一方面,刘备的蜀汉并没有和晋朝发生过对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那时候还属于魏),并不存在过分对立。对方也确实称帝,表现大度点。综上看,在晋朝,刘备皇帝身份是被承认的,还专门著了这段历史的史书《蜀书》。但基于正统和蜀汉偏安存在的史实,刘备的身份是国主。

司马氏短暂统一后,出现了关外游牧民族攻入中原的情况,司马氏贵族司马睿南迁,重新建立了晋朝,此晋朝偏安东南,这就是东晋,形势和当年蜀汉差不多,因此,其正统立场发生了变化。由默认曹魏为三国正统变为确立蜀汉正统地位。著名史学家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直接把三国从历史上抹掉,汉朝灭亡于刘禅投降,而晋朝随蜀汉覆灭而兴起。东晋改变西晋尊曹魏为正统的想法源于维护统治,拔高蜀汉正统位置,刘备自然就变成了复兴汉室的皇帝。刘备的地位和两汉皇帝是一样的。

南北朝的史学家则基本以曹魏为正统,比如南朝梁的史学家沈约在编撰《宋书》时,就把刘宋天下归结为晋朝国运终结,坚持晋朝天下得自于曹魏。实现统一的隋朝还有后继的唐朝都尊曹魏为正统,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所列十三位皇帝包括了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禅,并没有刘备。作为大一统王朝,能够在展现历代帝王的画作上出现蜀主,说明唐朝还是认可蜀汉政权的,这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备的皇帝资格是被认可的。这些都应该感谢曾经的蜀汉臣子陈寿,没有他对《三国志》按照国别著书,就没有三国这个说法,曹魏正统地位很难被突破。唐之后的五代时间过短,也根本没有时间争论三国谁是正统。

北宋王朝为了突出其正统地位自然是尊曹魏,但一脉相承的南宋为自身利益由曹魏,改为季汉(蜀汉)。这个时候,南宋属于偏安政权,它也和东晋,为了确保自己的代表性,毕竟都是出自于中原王朝,和蜀汉的境遇一样,支持蜀汉就是维护自身正统地位。刘备的皇帝地位又凸显了。元朝作为游牧民族起家的大一统王朝,自然还是尊传统的正统,因为三国相距太远,自然不排斥,属于三家都承认为皇帝,曹魏为正统。明朝朱元璋公开承认元朝为正统,对于三国也是承继曹魏正统观,但在民间对于正统已经发生变化,随着《三国演义》的问世,开始出现认可蜀汉为正统的情况。这实际上和游牧民族建立大一统的元朝有关,突出汉室的重要性。清朝因为南明的存在,肯定不会认可偏安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综上看,自西晋起,大一统王朝大都尊曹魏为正统,刘备作为偏安政权的国主,也被当作皇帝。而东晋、南宋、南明等偏安政权为了确保自身存在的法理性,选择承认汉朝后裔刘备建立起来的蜀汉为正统,刘备也就被纳入正统皇帝范围。但客观的说,蜀汉偏安政权的事实不可能改变,刘备一时豪杰,建立一方基业,本身也称帝,称其为帝王没有什么不可,只不过按照传统的大一统观念,占据三国主动的曹魏才是正统,因此刘备更应该叫国主,属于割据政权的皇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