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14):沁入肌理专打眼,巧用蚀料仿红山

一夫之

一件《红山美沁》的玉枭(图1),赢得了一片捧扬,收藏者当然也美意尽收,美沁醉人人自醉,醉卧红山六千年啦。

图1-1

图1-2

慢慢赏来——

此枭鸟裂遍全身(图2),所谓十玉九裂,都因伴随人世轮回、经历岁月沧桑;裂为自然造化状态非一般人力所能仿就(参见《古玉学步(2):图说古玉惊裂纹不可仿》,符合古玉特征。

图2-1

图2-2

此枭鸟多处显土蚀萎缩了,尤其是鸟右翼末端(图3)塌缩更为厉害。从蚀孔蜂窝状态看,此蚀洞呈天然状态,为自然腐蚀成(参见《古玉学步(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已然符合古玉特征。

图3

此枭鸟部分出现灰皮白霜状态,从腐蚀洞边沿的部分浆状体看(参见《古玉学步(24):细察灰皮好似内流浆,伴生结晶方为真白霜》,已然符合古玉特征。

此枭鸟最美在沁,沿裂门沁入肌理(图4),被解读为“沁入肌理的最完美诠释”也毫不为过,确是美丽的自然之沁。

图4

如此多的状态符合,难不让人趋真;如此美的沁枭,难不让人动心。

但是,所有符合自然态的指征,还必须要过最后一关,就是自然态征与作工的关系,只有“工上自然态”才能真正符合“古”玉特征;反之,如果是自然态上作工,当然就非为真古玉了。

进一步细察——

此枭鸟灰皮白霜带自然态征,但是有一些皮断霜止了(图5),灰皮白霜受到了非自然的限制,不正常。

图5

此枭鸟的塌缩部位为整体蹦裂,不是自然土蚀后的逐步陷落(图6),不正常。

图6

此枭鸟的土蚀洞,缩在内里的部分呈现自然态,而在露出体外的部分,洞口遗留被人工打磨过的痕迹(图7),其余已经不需要再分析了。

图7

观感:这是巧用自然裂、自然土蚀塌缩、自然沁的真玉料,仿制的红山玉枭,就是所谓的“老料新工”(在老玉料自然态上作工),如果观察不细则吃药难免。

窃喜捡漏六千年,一梦醒来六月前,真是“防不胜防”啊。

文章来源: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0)

相关推荐

  • 第五百三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

    X 关于玉器的沁色,难就难在沁色和玉皮的区别.可以这样认为,沁色和玉皮,都是玉的表面物质,是玉的本身材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区别仅仅 ...

  • 【每天美玉】——告别神权独尊 半拉山出土古玉(2)

    上一期栏目中([每天美玉]--告别神权独尊 半拉山出土古玉(1)点击蓝字查看原文 )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半拉山红山文化遗址的背景.出土玉器的器型及材质特点等内容,今天我们就几件半拉山出土典型玉器的加工 ...

  • 高古红山玉

    古玉的经典就在于它的永恒不变,凡我们今天所见的上古之玉,无论其打造的是通灵之玉还是帝王之玉,无疑都是当时古人精神与技艺的结晶. 这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几件来自于清宫旧藏的古玉,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 ...

  • 俏色,籽玉雕件的靓仔

    <今相玉>第2585期 玉料中所含色彩的形状与体积是自然形成的,既不定型,又无规律,尤其是俏色玉料的运用,遵循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 .当破则破 一块玉料上的颜色种类较多,而又能用的合适显 ...

  • 第1410篇  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及人形玉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东北地区考古发掘的深入,红山文化及其出土玉器逐渐得以确定.而辽宁牛河梁地区的考古发现,更凸显了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性.这批玉器不仅器型较多.个体较大,而且还有一些是目前考古 ...

  • 古玉识趣(14):沁入肌理专打眼 巧用蚀料仿红山

    一件<红山美沁>的玉枭(图1),赢得了一片捧扬,收藏者当然也美意尽收,美沁醉人人自醉,醉卧红山六千年啦. 图1-1 图1-2 慢慢赏来-- 此枭鸟裂遍全身(图2),所谓十玉九裂,都因伴随人 ...

  • 古玉识趣(23):打眼往事记

    刚看了几本书浏览过几篇文章就以为"懂"古玉了,跃跃欲试,有些时候还一套一套地"认证"真仿,这样的经历可能玩玉的人大多有过.哪知古玉文化博大精深,俗称" ...

  • UC头条:古玉识趣(112): 毋需件件细答问 系列里面述原因

    兴趣所致随缘而发的<古玉学步>似乎成了不是系列的系列,本条评贴的原则是"遇真必赏,见仿不评",加之大量的跟帖很难有时间一一读到,不置评或者漏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或有 ...

  • 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 ...

  • 古玉识趣(109):一眼见仿为那般 纹饰布局多破绽

    "汉代龙凤呈祥纹璧"辨仿看点 对于大量评贴,遇真必赏--未读到的除外.见仿不评--请予评辨的除外. 翻阅<古玉学步(185):战汉玉剑具浅浮雕兽形纹饰的演进>评贴,一件 ...

  • 古玉识趣(108):威风凛凛红山鹰 真章处处见特征

    一件红山玉鹰的见真看点举例 玉鹰为古玉比较多见的题材,只是假仿遍地一真难求. 红山玉鹰的形制比较简明古朴,所以几乎有海量玉鹰可供把玩,但是真仿之间的判断则全靠细节考量的功夫了. 一件形制常见的玉鹰(图 ...

  • 古玉识趣(107):风蚀沧桑良渚琮 巧用蚀料作仿工

    --瞠目结舌的仿良渚工艺举例(2) 沧桑毕现良渚玉琮(图1): 图1-1 图1-2 难不讶异非常,惊叹人世沧桑.天然风蚀毋庸置疑,但是否真古到代依然需要一番考辨. 都整成这样了,难道还有疑问?那是当然 ...

  • 古玉识趣(106):瓷看底部玉看皮 表皮里皮分端倪

    --风化沁蚀料仿齐家文化的皮上辨识点 多色瑕纹是齐家文化玉器的一大特色(参见<古玉学步(195):多色瑕纹斑斓花联璧特色现齐家>). 漂亮的多色瑕纹.自然的绺裂沁蚀(图1): 图1 由于多 ...

  • 古玉识趣(105):玩界渐近摸浑水 高拍频频藏李鬼

    --仿古玉频现混入高端拍卖"做头"现象 假仿遍地.一真难求. 假仿不仅仅遍布在地摊,即使国际高端大拍都频现假仿的身影,并且大拍藏李鬼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形单影只到批量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