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服装文化特点 商周时期服饰资料介绍

  商周时期的服装文化特点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时期。在这个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极度匮乏,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拥有社会生产资料和产品,被统治的奴隶不但劳动果实被攫夺,连人身自由也已丧失。奴隶社会这种严重的阶级对立反映在服饰上,就是两者的服饰存在着明显差异:奴隶主服饰质地优良,色彩艳丽;奴隶服饰粗糙低劣,色调单一。个性表现的全部权力完全为奴隶主占有,美成了他们特有的专利。这从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通称“殷墟”,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境内),以及古墓葬发掘出的大批玉人、石人、陶人、铜人等文物上可以明显看出。

  商代衣冠的文化特点

  从出土的玉人等形象上来看,商代男子的发式,一般以梳辫为主,形式多样。有将头发上梳到头顶,编成一条辫子,再垂到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到肩上的;还有先将头发编成辫子,然后盘绕在头顶上的。奴隶,免冠,着圆领麻布衣,手上带枷锁;奴隶主戴巾帽(用丝绸布帛做成帽箍式或扁平状,有的还在上面绘有美丽的几何图案),身穿华服。商代妇女的发式多上耸而向后倾,上面插有发笄〔ji机,簪子〕。这种发笄,大多是用兽骨做的,也有用竹木、象牙或宝玉等制成的。笄的上端,大都刻有鸡、鸟、鸳鸯与几何图案。按照古代礼俗,贵族女子15岁时举行笄礼(就是盘发插簪),表示已经成人,可以结婚。古书上所说的“及笄”、“笄年”,就是指的女子已经成年。据文献记载,这种笄男子同样可以用来簪发,并可因质地优劣而区分人的尊卑贵贱。①

  商代贵族的服饰颇为考究。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中,有一个头戴卷筒式巾帽,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子。他将长长的辫发盘在头顶,戴一顶饰有圆箍形饰物的冠帽,身着布满云形花纹的交领衣服,腰里系着一条宽宽的带子,带子上端压在衣领的下部,衣长过膝,下身着裳。腹下还佩有一块上窄下宽的斧形饰物(叫“黼〔fu府〕”或“韦〔bi毕〕”,类似后世的“蔽膝”),脚上穿着一双颇像一条翘头船式样的翘尖鞋。这很可能是当时贵族的形象。

安阳殷墓出土的玉人立像

  周代礼服的文化特点

  夏商时期属于中国冠服制度的初创时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形制。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中国的冠服制度也逐渐完善,成为统治者“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为了掌管冠服制度的实施,统治者专门设置了“司服”的官职。对于这项制度,人们只能严格遵守,如果有谁“触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就会受到处以“劓[yi艺]刑”(割掉鼻子)的严厉惩罚(《周礼·司刑》郑注引《尚书大传》)。

  按照周代典章制度的规定,凡举行祭祀大典(包括祭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先公,飨射,祀四望山川,祭社稷等),以及朝会、大婚亲迎等,帝王和百官都必须身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和纁[xun勋,一种红色]裳等组成,合称冕服。

  冕冠,是帝王和百官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最尊贵的礼冠。成语“冠冕堂皇”,就是从冠冕非常尊贵庄重这个意义上派生的。冕冠,包括冕綖〔yan延〕、垂旒〔liu留〕、充耳等几个部分。冕綖,又称“冕板”,在冕冠的顶部,通常用木头制成,裱以细布,上面涂黑色,下面涂红色,前圆后方(隐喻天与地),前低后高,呈倾斜状,以表示俯伏谦逊;冕綖前后垂有旒,名垂旒,用五彩丝条作绳,上穿五彩圆珠,一串珠玉为一旒。帝王冕冠前后各12旒,用玉288颗,以表示王者不视非、不视邪的意思。后世“视而不见”一语即由此演绎而来。冕綖下面是冠,古称冠卷。因为是用铁丝、漆纱、细藤等编织成圈,故得名。冠两旁各有一孔,用来穿插玉笄,与发辫拴结。另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名冠缨),从颔〔han含〕下绕过,再系在笄的另一端,以固定冠。在两耳处,还各悬垂着一颗珠玉,名“黈纩〔toukuang偷上矿〕”,又名“充耳”或“瑱〔tian天去〕”。据说这有提醒帝王应有所不闻、不听信谗言的意思。珠玉在帝王行走时,会不断晃动,轻轻敲打帝王的耳部,以警醒其对谗言充耳不闻。冕冠又分为大裘(羔裘)冕、衮〔gun滚〕冕、鷩〔bi蔽〕冕、毳〔cui脆〕冕、希冕、玄冕六种样式,合称“六冕”或“六服”。它们名称有别,功用和形制也不同。大裘冕是帝王祭天的礼服;衮冕是帝王祭祀先王的礼服;鷩冕是帝王和贵族祭祀先公、行飨射典礼所着礼服;毳冕是帝王和贵族遥祀山川的礼服;希冕,又作“絺冕”,为用于祭祀社稷的礼服;玄冕则专用于小型的祭祀活动。

  按照礼仪规定,凡戴冕冠者,必须身着冕服。冕服的质地、颜色和图案不同,有等级的区别。如帝王冕服的玄衣,是用黑色材料做成的上衣,纁裳是用浅红色材料做成的下裳。上衣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六种图案;下衣绣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fu福]等六种图案,合称十二章纹。①它们各自代表一定的意义。日、月、星辰,表示天子照临天下,像日、月、星辰那样光耀;山,象征王者镇重安定四方;龙,象征人君善于应机变化;华虫(一种雉鸟),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彝(一种礼器),表示人主威猛而有智慧;藻(水草),表示洁净,象征王者有冰清玉洁的品格;火,表示王者率领百姓归顺天命的意思;粉米(白米),象征人君有济养众生之德;黼,画作斧形,表示王者善于决断的意思;黻,画作

  形,是相背的形象,表示王者善于明辨是非曲直,等等。总之,这一切都隐含有规劝人君的意思在内,同时也标榜君德的至高无上。

  帝王在最隆重的场合穿绘有十二章纹的冕服,其他场合则视其重要程度而递减章纹,大体与冕旒的数目相应。如冠用九旒,则冕服用七章;冠用七旒,冕服则用五章,等等。另外,帝王在最隆重的场合还要足着赤舄〔xi隙〕絇〔qu渠〕履(一种用绸缎缝制而成、装有防潮木底、系带的红色鞋子)。在其他场合则要穿白色或黑色的舄。诸侯、卿大夫随同帝王参加祭祀大典,冕服所用章纹要随帝王所用章纹多少而递减。如帝王用十二章纹,公卿只能用九章,侯伯只能用七章,以此类推。

  冕服还有一些附件:一是“芾〔fu福〕”,即蔽膝,系在革带上面,垂至膝前,象征古代遮羞布,以表示不忘古的意思;二是“革带”,用皮革制成,用来系带和绶;三是“大带”(又称绦带),用丝织成,用来束腰,下垂部分叫“绅”。后世因此而称有地位的人为“绅士”。此外还有“佩绶”和舄等。冕服历代相沿,虽然不断有所变革,但大体形制并未更易,始终被作为传统的法服。直至清朝入主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废止。

  除冕服外,周代还有一种叫作弁服的礼服。它仅次于冕服,就是最早的朝服。据说因头上所戴为弁,故称。弁有爵弁、皮弁、韦弁、冠弁等多种形制。爵弁,又作“雀弁”,是仅次于冕的一种首服。它是士的最高等服饰,形制像冕,但冕綖没有倾斜之势,前后也没有旒,在綖下作两只手掌相合状,颜色也不是上黑下红,而是“雀头”色(一种红多黑少的颜色)。戴爵弁者,须上穿纯衣(丝衣,即玄衣),下着纁裳,但不加章彩文饰,前用韐[meige妹隔,祭服上的蔽膝]代替冕服的芾。皮弁,为天子接受诸侯朝觐[jin尽]或诸侯在朝及田猎等场合所戴。形状像翻倒的杯子,用白鹿皮缝制而成。在缝合处,缀有一行光闪闪的玉石,像星星一样耀目。所以《诗经·卫风·淇奥[yu玉]》有“会弁如星”的诗句。戴皮弁者,要上穿细布白衣,下着素裳,裳在腰中打裥[jian简],前系韦鞸。韦弁,用韦(用茅蒐草染成的赤色熟皮)制成。主要用于军事场合。执行军事任务时,需戴赤弁,着赤衣、赤裳。其他场合,则用布作衣,下着素裳。冠弁,通称皮冠。为田猎和习兵事时所戴。戴冠弁者,须上穿缁[zi资,黑色]布衣,下着积素裳(打褶的用白色无纹丝织物制作的下裳)。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有一次齐侯在沛泽田猎,传令召见虞人(管理山泽的官吏)。虞人起初并未应召,后见齐侯戴起冠弁才进见。可知,不着冠弁是有违古礼的。虽卑微如虞人的小吏,也应以礼相待,不可轻侮。

冕 服 图 解

爵 弁

  周代还有一种叫作玄端的朝会之服。上自天子,下至于士,均可穿着。它大多用黑色布帛裁制,衣袂和衣长同一尺寸,无章彩纹饰,形制端庄方正,故名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冠。委貌冠与皮弁造型相似,用黑色绢缯[zeng增]制作。

  王后的服饰也有一定制度。共有袆[hui挥]衣、褕翟[yudi于敌,一作褕狄]、阙翟、鞠衣、展衣、褖[tuan团去]衣等六种(见《周礼·天官·内司服》),都属于连衣裳。这六式衣服所以不分上下,据说是意在表示女子的崇尚专一。前三种是王后伴随帝王参加各种祭祀大典时所穿的礼服,上面均画有翟(长尾雉鸡)形图案作为装饰,但颜色有玄、青、赤之别。鞠衣,是王后在养蚕季节到来时,用以祭告先帝所穿的黄绿色(如初生桑叶之色)礼服。展衣,又名襢〔tan坦〕衣,是王后礼见帝王、宴见宾客时所穿白色礼服。褖衣则为平日所穿黑色便服。在穿着这些服装时,为显示它们各自的色彩,还要衬以素纱(白色纱縠〔hu斛〕)。此外,王后在最隆重的场合还要以“副”(像汉代的假髻步摇)为首服,足着黑舄。至于其他贵妇的服饰,也订有具体制度,严格体现着等级差别。

  周代常服的文化特点

  周代男子二十而行冠礼,即开始头戴冠帽,很少光头。不戴冠帽被认为是非礼和不敬,非士君子之所为。有些士人甚至把正冠视逾生命。《左传·哀公十五年》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卫国发生内乱,孔门弟子子路在拒敌时冠缨被砍断。在这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子路还说:“君子死,冠不免。”竟放下兵器而结缨,结果被对方乘机杀死。

  当时的冠帽除帽箍形之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而两边翻卷等式样。大抵低而平的是普通人戴的,高而尖的是贵族阶层人士戴的。周代妇女仍保持着辫发的发式。有将辫发绾成一个大髻,垂在脑后的;有将头发编成两个辫子搭在胸前的;也有在梳好发辫之后,另在辫梢上衔接一段假发,使其下垂至膝的。

  周代服装的主要形式是上衣下裳制。适应当时家具陈设简单,通常赤脚席地跪坐,外出则乘坐马车等生活条件,仕宦的衣服样式比商代略有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式样,衣领一般用矩领,裁作“

  ”形。衣长大多到膝盖。在衣领和袖子边缘,有不同的花纹图案。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原色),裳用间色(即两个以上正色调配而成的多次色)。

  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钮扣,一般在腰间系带。腰带仍然有两种:一种是用丝织物制成的大带(绅带)。官员上朝时,可以作插笏[hu互,记事的手板]之用。古人常说的“搢绅”,意思就是把笏插在带间。后世,“搢绅”逐渐演变为仕宦的代称。一种是用皮革制成的鞶[pan盘]革(或称鞶带),作系鞸或悬挂佩饰之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胡服的日渐流行,革带用途更为广泛,形制也愈益精巧。带上镶嵌着许多金银珠宝,带两端也用带钩(后用带鐍[jue决])联结起来,成为“钩络带”。由于它结扎方便,逐渐取代了绅带。

  这个时期的衣服样式主要有四种:直裾单衣、曲裾深衣、襦裙、胡服。

  直裾单衣①,是当时流行很广的一种服式。在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其形制。②它一般用正裁,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的幅度大体相符。它的特点是右衽,交领,直裾。衣身与下摆均呈平直状,没有明显的弧度。领、袖、襟、裾都有一道边缘,袖端边缘大多用两种颜色的彩条文锦镶沿。它的质料有绢、罗、锦、绦、纱等多种。有的还在衣身用彩色丝线绣上猛虎、凤鸟、小龙等动物图案。

  曲裾深衣,有人称之为“绕衿衣”,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上下相连的服式。它简便适体,用途广泛,为社会各阶层人士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所喜尚穿着。它除上下连缀外,另一个特点是续纴钩边。这种服式改变了传统的在衣服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面的衣襟前后片缝合,后片加长(即“续纴”),使它成为三角形,穿时绕到身后,再用腰带系扎。另在领、袖等主要部位缘一道厚实的锦边(即“钩边”),以便衬出服装的骨架。它多用轻薄柔软的质料裁成。这种深衣的样式,在湖南长沙和湖北云梦等地出土的男女木俑及帛画上可以看到。

曲裾深衣(战国木俑)

  襦裙,是一种在中山国中流行的服式。襦,是一种短上衣,长至腰间,紧身窄袖;裙,是裙子,由多幅布制成,上面多织有方格花纹,常与襦配穿。这种服式,对后世中原地区汉族服饰的发展颇有影响。

  胡服,是一种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这种服装与中原地区褒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差异较大。它一般由短衣、长裤和高统靴组成。适应四处游牧的生活习俗,以衣身紧窄,左衽,下着满裆长裤,便于从事射猎、放牧为特点。自从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易胡服”,胡服便渐渐流行开来。

  周代王公贵族所着衣裳,一般都是用优质的丝绸制作的。贫民百姓所穿则多为以兽毛或葛麻搓捻成线编织而成的褐衣。《诗经·豳[bin宾]风·七月》所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正道出了当时劳动人民忧心忡忡的凄苦情状。后世用“褐夫”一词作为贫民百姓的代称,也是从这个意义上引申出来的。

  佩玉为饰早在商代就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从商代陵墓发掘出的大量形制丰富、制作精美的玉器佩饰上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到了周代,人们更赋予玉器种种神秘的道德色彩,于是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不习尚佩玉(称为“德佩”),并以玉的色泽来区分身份和等级。有所谓“天子佩白玉,公侯佩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玟[ruanmin软民,似玉的美石]”(《礼记·玉藻》)之别。玉的造型不同,佩在身上的寓意也不一样。如《荀子·大略》所说:“聘人以珪〔gui圭,长条形、上端作三角状的玉器〕,召人以瑗(大孔的璧),绝人以玦〔jue决,环形、有缺口的玉器〕,反绝以环(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玉佩除单独使用者外,还有组佩。即将若干件不同造型的玉佩用彩线穿组成串系挂在腰间。而在组佩中,最为贵重的是用于祭祀等重大场合的大佩(具体形制说法不一)。挂上大佩,行走起来,由于玉器的相互碰撞,会发出悦耳的铿锵声响。人们用此来节制步履的缓急,以体现对礼俗的尊重。这就是古人所乐道的“鸣玉而行”。此外,当时人们还常在腰侧佩挂刀、㓣〔qia恰〕、削、镜、巾帨、印章等实用物品(称为“事佩”)。

  周代鞋履的文化特点

  周代的鞋履除上面提到的舄之外,还有履、屦〔ju句〕、屩〔jue撅〕、鞋、靴等形制。履是鞋的总称。凡作为礼服的鞋,均可称为履。舄是履中最尊贵的,通常用葛布或皮革等材料作面,用布或木料制成双层底,以颜色区别等差。屦是一种用麻或葛等材料制成的薄底便鞋。一般为官宦家居时所穿。官宦外出时则穿屩。屩,又叫“屣[xi喜]”,是一种用菅草或棕麻等编成的鞋,以轻捷、便于走路为特点。《孟子·尽心下》所说,“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敝屣”指的就是破草鞋。鞋,是一种装有高帮的便履。有的用皮革制作,有的用丝或麻制成。靴是高统的皮履。它源于西域,是胡服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早由战国时的赵武灵王引进。它适宜于乘骑,利于小腿部分的保暖,长期用于军旅。按照当时的礼俗,臣下见君主时,必须先将履袜脱掉才能登堂,不然就是失礼。《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就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卫国君主与诸大夫饮酒。褚师声子未脱袜就登上了席子。卫侯见了大怒。褚师声子辩解说,自己脚上生了疮,怕让君侯看见呕吐。卫侯听后更加生气。褚师声子惧怕责罚,只好赶快逃走。

  周代戎服的文化特点

  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人们基于长年征战攻伐经验的积累,发明了专门用于护体的服装,这就是戎服。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用于保护头部的叫胄(zhou宙,又称首铠、兜鍪〔mou谋〕、头盔、头鍪),用于保护身体的叫甲(有肩甲、胸甲、腿甲等)。

  周代的戎服也有其特色。周代以前,士兵的战甲多用犀牛、鲨鱼等动物的皮革制成,上面绘有彩色图案。周代除沿用皮甲外,已出现“练甲”和“铁甲”。练甲产生稍早,多用缣帛夹厚棉制成,属于布甲一类;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因为它颜色黑,又称“玄甲”。它的前身是青铜甲(一种简单的胸甲。甲的四周有孔,可以钉缀在皮甲或布甲之上,与之配合使用)。从河北省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的实物来看,当时人们已知道用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甲片,穿组连缀成甲衣,以便于四肢活动,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也有在甲外身披外衣(名“衷甲”)的。

  兜鍪有几种形制。有用小块铁片编缀成一顶圆帽的,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兽面形状的,等等。有的还在铜盔顶端竖起一根铜管,用来插鹖〔he 曷〕尾、鸟翎等饰物。它们表面都经过打磨,比较光滑,但里面多粗糙不平。因此,头戴兜鍪必先裹上头巾。古代礼俗,在战场上,士兵见长官时要“免胄”,否则,就会被视为不敬。

(0)

相关推荐

  • 中国服饰文化:浅谈夏商周三代的服饰特点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夏代被商代所取代,奴隶制社会进一步发展,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在原始社会基础上有了初步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因金属工具的应用而更加兴 ...

  • 中国古代服装极简史:各朝代如何穿衣打扮?

    只有新生儿拥有不穿衣服的特权. 成年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穿戴整齐. 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人类没有动物的皮毛和鳞片,不穿衣服会冷,会被蚊子叮. 有些衣服是身份的象征,穿上得体的衣服,别人也会 ...

  • 唐朝时期女子穿的服饰到底有多开放?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一说起古时候的女子,在大家头脑中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念头,大概就是她们在封建礼法压迫下的"三从四德"刻板印象,而古代的女子在各个朝代所穿的一些服装,更是包裹的严严实实 ...

  • 静心怡神,品味唐宋时期的禅茶文化,体会僧仕毕生的精神追求

    一.禅茶文化精髓 1.理解"禅茶"之意 "禅茶"二字可以分开来解释,"禅"有静思之意,"茶"便是品茶了.结合起来理解便是 ...

  • 漫谈唐宋时期赏石文化以及文化名人

    一个行业的兴起是由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推动的,任何高大上的东西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经济是一切繁荣的基础,当然也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唐朝盛世把诗歌文化推向了高峰,唐诗也成为了那个朝代的文化名片. 灵璧石精品 ...

  • 我校举行浙江大学西迁文化研究“黔北时期(1940—1946)” 展出仪式

    12月2日上午,由我校发展规划处.历史与社会学院联合举办的浙江大学西迁文化研究"黔北时期(1940-1946)"展开展仪式在雪涯美术馆举行.校党委书记韩卉.副校长汪羿.校长助理夏卫 ...

  • 秦汉时期的砖瓦文化,以及其繁荣昌盛的原因

    秦汉时代是中国后世社会各项基本规则和制度出现的关键时代,也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很多传世的经典,在这些能代表秦汉时期文化的诸多元素中,砖瓦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这些砖瓦在建筑功能 ...

  • 为什么说桂林是抗战时期中国的“文化之都”?

    lnsdfz 2006-05-12 中国文化模式 中国传统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问题,在近一个世纪中一而再.再而三成为中国文化人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可以说,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任务之紧迫与进展之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那么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 ...

  • 收藏界新宠:明清时期的印章文化,带你细细品味!

    识篆字,养底气 历代印章所用的文字基本上以小篆为标准,前有大篆.金文.甲骨文,后有秦篆.汉篆.缪篆.鸟虫篆等,都能在小篆里找到联系,因此小篆是鉴赏者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其实篆字不过是古人的平常字体, ...

  • 民国时期汉中方志文化研究——“以西学东渐”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摘要:以"西学东渐"为内含的世界历史进程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在汉中地域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社会历史文化刻痕.本文以"西学东渐"之视角,结合清 ...

  • 英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 英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介绍

    七国时代 中世纪早期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国建立的七个小王国并存的时代.也是英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5世纪初,罗马帝国日趋衰落,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驻守在不列颠岛的罗马军团被迫撤回大陆,当地土著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