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中医》,学煎药——附子的先煎

最近的《老中医》中,就药物的煎煮给我们上了一课。

翁大夫差点因为这个中药没有煎好,而要把泉海堂关了。

这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什么方剂?需要这么注意煎煮的问题。

其写:

脾胃虚寒,脘腹冷,……六脉沉细

川附子  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

这就是仲景的理中丸,改汤的人参汤。同时加附子。

现在我们在药店也能买到的附子理中丸。

方歌: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这是“主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治疗脾阳虚的好方。

这个方中,最特殊的就是附子了。

附子所含乌头碱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表现为心脏的毒性,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严重者可致死亡;炮制后乌头碱水解形成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用先煎,加热的方法,也会大大降低这毒性。

先煎又是什么呢?

(1)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

(2)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大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刘渡舟老前辈云:

“附子能回阳于顷刻,又擅祛寒止痛,但其性大辛大热,最易伤阴,故一切阳证、热证,或素体阴血虚衰者,均当忌之,唯虚寒证为宜。

是故重用附子,必以以下三点为依据:

①症必形寒肢冷;

②舌必滑润有津;

③脉必尺弱无力。

且此药大毒,中毒者比比皆是,故必先煎以去其毒,用量愈大,先煎时间愈长,若量过30g者,即需先煎40分钟以上,便无中毒之虞。”

又谓:“解附子毒莫过于生姜,监制其热则莫过于知母。”

[张炳厚.刘渡舟医话两则.中国医药学报,

服用附子而中毒者,

轻则出现口麻、手麻、下肢麻木、口角流涎、心律失常等,
重则影响到生命。
所以,临床应用附子,特别是超大剂量应用时,必须慎重。
服用附子时,不宜饮酒,更不宜用附子浸酒常服,极易引起中毒。

为什么附子有毒,而毒而中医还用附子呢?

因为附子好用,其“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还是“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还有其止痛之功也比较显著。

现在临床一般用炮附子,这样毒性就减低了。同时注意煎煮——一定要先煎。这样就没有什么毒性了。中医就是这样将有毒的药物,通过炮制和煎煮的方法来消除其毒性。

沐子健ps:

1、附子一定要先煎1小时。

2、服用含有附子的药物时,不宜饮酒。

3、煮中药不是小事,必须要问清医生。

煮中药是个功夫活。

沐子健ps:

在猪年,我们在一起进步,一起管理自我的身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