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糖不应只起辅助作用 专家:天然药物优势值得深入发掘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2日讯(记者朱国旺 杨奇奇)9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在京召开 “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中西合璧的桑枝生物碱研究”学术研讨会。会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对桑枝总生物碱作为植物组分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对未来进一步临床拓展方向提出建议。

桑枝总生物碱是以种桑养蚕的副产物“桑枝”为药材,提取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有效组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几代科学家历时数十载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新药成果,今年3月17日在我国获批上市,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

药理研究表明,桑枝总生物碱除了可减少肠道萄葡糖生成、延缓葡萄糖吸收外,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GLP-1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等多重作用。北京协和医院牵头,31家临床机构参与,以国际公认的降糖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为主要疗效指标,完成了与安慰剂比较以及与一线化药头对头比较的随机双盲上千例大样品临床研究,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桑枝总生物碱可达到中高强度的降糖化血红蛋白和降血糖效果,还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调节糖脂代谢、控制体重,改变了以往中药降血糖只能作为辅助用药的局面。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表示,桑枝总生物碱的研制成功有三点可喜之处:一是符合现代医药以靶点为核心的研制模式;二是研制出以中草药为基础的有效组分天然药物,具有综合作用好,副作用小的优势;三是桑枝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新药研发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桑枝总生物碱的研发,源于中医古籍,注入现代科技内涵,实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北京协和医院梁晓春教授表示:“古代描述'消渴症’时提到小便发甜,正是我们现代说的糖尿病。《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桑叶、桑白皮、蚕砂等可止消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表示,“近年来,美国FDA批准的新药逐渐减少,但天然药物却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超过60%的上市药物与天然药物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全人工合成化学药物,长期治疗糖尿病的风险越发引人关注,如早期的磺酰脲胰岛素促泌剂有低血糖、β细胞功能衰竭等风险。相比之下,经结构改造的天然药物在治疗糖尿病可能更具有临床优势。”对桑枝总生物碱天然药物未来的临床拓展方向,纪立农表示,桑枝总生物碱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多重药理作用机理值得深入探讨,还可考虑开展一个长期的与心血管结局为终点的临床研究,充分挖掘它对降低心血管风险的获益。

桑枝总生物碱获批上市,成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提到,产品上市不是终点,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发现新药的特点,找出与西药相比的优势,用研究数据说明它的综合作用,比如在调节糖脂代谢方面的作用。他同时希望能探索该药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治疗研究:“现在我国有很多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年有10%的会转化为真正的糖尿病。今后可以研究它对糖尿病前期有没有逆转的可能?”

如何能让中国的天然药物被国际认可?纪立农教授表示,要采用评价药品疗效的金标准,用最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案,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循证医学研究,进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