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陈敏:考研动机的类型分析: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骤增。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研自然成为学生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而人所有的行为由动机引发,动机又来自需要。当人产生了某种需要且这种需要还未被满足时,这种需要就会使人们产生动机,去做某种事情,从而产生行为,而行为的出现是为了去实现、去满足我们的需要。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做出考研这一决定,但是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的考研动机,正是这些不同动机体现着不同的需要,因此下面就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大学生的考研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两种需要为缺失性需要,后四种为成长性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将考研动机归结为四种类型,即自我提高型、功利型、被迫从众型和社会贡献型,而功利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自我提高型, 社会贡献型最小。[1]
一、基本需要主导的功利型考研动机
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们首先需要满足的两个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整个需要层次中的底层基础。生理需要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跨越了食不果腹的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了,而作为大学生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更为强烈。例如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想穿的更为时尚一些,吃的更加健康一些,住的更加舒适一些,出行更加方便一些。但是生活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与自己的收入息息相关,因此为了获得更好、更高的薪酬,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将考研作为自己的人生跳跃的台阶。而安全需要更多表现在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引发学生的危机感。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对于社会的认知、专业的了解以及未来就业的情况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大四面临选择时,社会相比于学校,没有学校那么安逸,竞争、压力以及不确定性都很大,这样强烈的反差让一些害怕挫折和吃苦的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一部分学生就选择考研,因为继续读研不仅能提供一个比较单纯且向上的学习环境,而且能让学生专注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后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只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都会适应社会。
二、心理需要主导的从众型和自证型考研动机
心理需要包括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也就是社交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希望得到学校、家人以及朋友的相互关心和照顾。一部分学生由于本科阶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在毕业之际,也还没做好就业的准备。但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了考研而刻苦努力,生活充实,而自己由于目标不明确,常感到空虚、无聊和焦虑,没有归属感。在面临多重压力下大学生就渐生了考研想法,因为在选择考研后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消失,带来的更多的是家人、朋友以及老师的关心。同时,在考研的过程中可以和同学一起交流关于考研的话题,与同学产生共鸣,获得归属感。尊重的需要是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考研中,考名校除了那些本身所在院校就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之外,大多数是来自学校一般的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在高考时,没有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将此认为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一部分学生想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因此就将考研视为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以及改变命运的转折点。这些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为细致,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心理需要似乎与大学生选择考研的行为没有直接联系,但实质是有内在联系的。
三、自我实现需要主导的社会贡献型考研动机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不断成熟,加上本科阶段的知识基础,一部分学生对学术有着浓厚兴趣,他们对现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现状不满,希望通过更好的平台进一步获取知识,因此他们选择考研以继续深造。而且这些以学术研究目的考研的人,更有可能在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之后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在潜意识里,把考研、成才以与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希望通过深造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然后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基于自我实现需要的社会贡献型考研动机占比相对较小,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一样,完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几率很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的是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考研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以考取研究生为近期目标,并为之付出艰苦努力。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而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研动机所属的需要正是考研学生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需要。
[1]李红霞.对当前“考研热”的调查与经济学分析——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两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2(0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