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陶明利:博士生“延毕”的外因分析
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张,从2016年80万人左右增加到今天的110万人左右,在读研究生更是达到了300万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大国并非强国。研究生的扩招不免带来了研究生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持续攀升。据统计,2019年的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高达40%。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社会各界开始质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和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因此越发地关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延期毕业是指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基本学习期限已满、因故未能如期毕业,经学校批准同意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毋庸置疑,研究生延期毕业存在诸多不良影响。比如对研究生个体而言,非主动性延期毕业在心理层面易导致学生焦虑、抑郁等不好的情绪,降低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高校而言,延期毕业不仅意味着生均培养成本的上升,也意味着人力物力资源利用率的下降。对政府而言,延期毕业会降低其在相关教育财政方面的效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等。[1]既然研究生延期毕业会带来这么多不好的影响,那为什么研究生延期毕业率非但没有减少还存在持续攀升的趋势呢?这背后究竟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对此,本文主要从研究生延期毕业中的被动性延期毕业出发,分析其外部原因。
一、学校毕业要求的论文化
研究生毕业条件,即研究生所在高校明文规定研究生得以毕业所需满足的条件。本文中的研究生毕业条件,特指研究生毕业时所需完成的学术成果,包括日常论文(设计)的发表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就我国而言,多数高校对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表现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除了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外,还需要在高质量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期刊论文。可以发现,研究生的毕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论文化”的现象,即多数把论文发表的多寡作为衡量其是否满足毕业条件的重要考核指标。
根据调查显示,97.5%的博士研究生所在学校有发表科研论文的规定。[2]对此,至少可以断定: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中,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期刊论文成果已经成其为能否顺利毕业的一种通行做法。研究生发表科研成果本没有错,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研究生确实应该专心做研究,搞科研。但是论文的产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需要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在文献的阅读整理和遣词造句上;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而言,需要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在实验模型的建立与数据的收集上。在这过程中,一遍又一遍修改加工直至满意,无疑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论文的产出还有着漫长的发表周期,并非今天投出去,明天就能够发表。很可能花了好多心思撰写的论文,在投出发表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石沉大海”。这几乎是常有的事情。但囿于毕业条件的硬性要求,很可能会出现延期毕业的现象。
二、导师准入标准的量化评价
导师准入标准,即成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应该达到的各种标准。本文中的导师准入标准,特指研究生导师在职业道德方面所应该达到的标准。就我国而言,在招聘研究生导师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量化现象,即多数高校往往是通过一些量化的指标数据进行考核。比如是否有国外留学背景,论文发刊情况如何,是否有重大课题项目等等,缺少了对体现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造诣的考核。这很可能导致小部分“高名不高质”的人加入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难免会对研究生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
职业道德,一般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博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广大教师队伍中的一员,理应做到上述几点。但现实中相关“曝光事件”的层出不穷,不免让人质疑导师的职业道德是否出现了问题。比如部分导师成了“甩手掌柜”的角色代表。据调查显示,导师指导的频次越高,按期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比例较高。[3]。还有部分导师转身成“老板”,让表现突出的学生帮忙做事赚钱,把学生当奴隶一样使唤。甚至,当这些学生达到了毕业条件,“老板”因希望他们能够留在自己的研究所或者公司工作而设置各种“关卡”,最终使其难以如期顺利毕业。一般指导师在自己所在专业领域达到的水平。更有甚者,部分导师抢了学生的一作。近些年,论文一作被抢的事情似乎司空见惯。据报道称2017年,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生刘毅力状告导师李啸在期刊论文上抢占自己第一作者位置。
总之,研究生会因其学校所要求的毕业条件的“论文化”,因导师的准入标准的定量化而被延期毕业。在研究生扩招的今天,这些外部原因必然要引起重视,相关部门理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以规避,进而保证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
[1]鲍威,张心悦,吴嘉琦.博士生延期毕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20(07):31-38.
[2]卞玉筱.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李海生. 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