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军 || 苦柚子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左军,1966年1月出生,枞阳县第三中学教师。教学之余,偶有心得体会也会诉诸文字。发表教学论文数篇,也曾发表过散文几篇。

苦柚子

春节虽早已结束,可茶几果盘中的那只苦柚子依然还在。只是颜色更加的枯黄,外表也更加的干巴和多皱了——与精美而喜庆的果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苦柚子是柚子中的一种,大如拳头,状如橙子。因食之微苦,故曰“苦柚子”。

相较于一般柚子而言,它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一般的柚子,状如葫芦,颜色金黄,未食已闻其香,食之回味悠长;而苦柚子不但个头较小,外皮粗糙少光泽,而且味道也是苦涩的——也因此,几乎没有人去栽种它;偶尔这样的树散落在门前屋后,结了果子,主人也多任其掉落,腐烂,很少拿到市场上去卖。

可就是这样的苦柚子,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功效,尤其在疏通血管、保护肝脏和降低胆固醇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我母亲因为肾病在县医院里透析。她在与人谈到苦柚子的好处时,被同病房的一位病友听到了。去年十一月份的某一天,那位病友吃力地掮着一蛇皮袋的苦柚子,放在母亲的病床前,说:自家树上长的,也没有什么人吃;既然您老认为好,您就拿去。

当时,我大姐在陪护母亲,忙问“多少钱”。他憨厚地笑笑:“什么钱不钱的。自家树上长的,不值钱。”

除其他几个病友拿走一些外,剩下的那大半袋苦柚子,我大姐一下子就背了回来。

此后的一个阶段,母亲每天都要吃半个苦柚子。连续吃了一个阶段后,母亲的胆固醇也果真降低了一点。我从母亲处也拿了几个,带到自己的家里,并偶尔吃上一个。这东西入口虽苦涩,水分却充足,味道也清凉。

苦柚子是越吃越少了,可那送苦柚子与我母亲的病友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怕是永远也不会忘掉的。

那病友四十几岁的年纪,透析已有五六年了。他原为木工,家住城郊,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前年考取了远离县城的乡下高中,另一个孩子在县城读小学。

透析病人都有着相同的外貌:脸色枯黄而焦黑,眼神凝滞而无望。他也是这样。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比别的病友年轻些,黑瘦些,也更沉默些。

他是在我陪护母亲的过程中认识我的。去年五月份的一天,从我母亲处得知我在县城中学教书时,他那焦黑而枯黄的脸似乎一下子有了光彩,那凝滞而无望的眼睛也似乎一下子就放亮了—— “孩子没考好,在乡下上高中,很不方便。不知能不能到城里来借读?”他坐起身子面对着我,一下子冒出了许多话。

借读?这确实是有过的,而且还不少。只是这几年政策紧了,想“同城”借读十分困难,除非有特殊的门道—— 有些门道,“你懂的”。

可是,家住城郊、老实巴交的他知道这些门道吗?常年躺在病床上透析的他会走这些门路吗?他连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这样的能力、精力和财力呢!

面对这样一位病人的询问,我一下子为难起来,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以前我也为一些学生办过借读,可现在情况变了,政策紧了;那些可变通的“门道”尽管我也知道些,但毕竟需要人冒险去办,需要找关系去办,更需要花钱去办——这,又谈何容易!于是,我只得像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面对祥林嫂关于“灵魂”之有无的询问一样,一下子说“能借读”,一下子又说“不能借读”。

听到我模棱两可的回答,他似乎“懂得”了,脸色更加地暗黑下去,眼睛也更加地无光,并长叹一口气,一下子栽倒在病床上,绝望地瞪着透析病房惨白的天花板。

我则在安排好母亲透析后,快速地逃离了病房。

以后的几次,我去陪护母亲,他似乎都有意在回避我。我当然也不主动去看他——我像做了贼一样的心虚。

在苦柚子吃得仅剩下一只的时候,我终于又可以坦坦荡荡地去医院陪护母亲了,因为那病友已经不在县医院透析了。母亲说:“他到民营医院去透析了,那里不收费。”

在政府扶助下,县医院对透析病人的收费也不算太高,但多数民营医院里透析确实一分钱都不收——他们赚的是政府对医治大病患者补助的钱。

不但那病友去了民营医院,同病房的其他病友也去了一些。当然,也有继续留在或来到县医院里透析的病人——毕竟,在县医院里透析虽然多花一点钱,却能让人更踏实些。

病人有去有来,这正如大街上的行人,也如流水般的岁月。只是,我茶几果盘里剩下的那只苦柚子,虽经过了漫长的冬季和喧嚣、热闹的春节,却一直留存着——我,哪有心事再去食用它呢?但我又固执地不将它抛弃,只任其在喜庆而精美的果盘中,在流水一般永逝的日子里,渐渐地萎缩,风干,直至焦黑。它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版权声明】本篇图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

  • “光头哥”,你跳得真好→

    近日,上海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在病房 穿垃圾袋跳芭蕾舞引发关注 男子表示: 跳舞是想逗大家开心 希望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感染其他病友 男子胃癌晚期跳芭蕾逗病友 "希望你们也快乐" 视频中 ...

  • 陪母亲看病

    陪母亲看病 文/杨阳 妈妈身体瘦小,一米五的个子,自我记事起,妈妈就一直在忙,忙了家里,忙地里,似乎有用不完的劲. 妈妈生了我们姐弟四人,人常说"儿多女多罪多",每个孩子都要吃要喝 ...

  • 【年选征文.小说】林晚||岁月含情

    审核 /编辑:肖龙                           总第418期 一 当我真正意识到母亲老的时候,她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那时候她七十多岁,之前我们家一如既往地在母亲的打理下, ...

  • 54岁的陈太英因《护工陈阿姨》刷屏,她的故事看哭众多网友

    病房"穿越剧" 几多爱和善来源:新民晚报2021-03-01 护工陈阿姨在骨科病房里 本版摄影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朱阿婆打扮得清清爽爽,唱起了<东方红> 要出院了,朱阿 ...

  • 最后的离别

    雨,稀疏着,风,肆虐着.吃完早餐,母亲最后一次看着女儿去学校,然后我们带着行李出发"去如皋"也是"回家乡".那一路的风雨啊.那一路的笑谈,从牙牙学语聊到蹒跚学步 ...

  • 浊木:病房琐记(四)

    病 房 琐 记 河南三门峡  浊木 七八天了.身边的病友们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虽然连名字也不曾相知,晚上却梦见了他们. 人去床空.现在能看到的是那些从大厅走过来又走过去的更加陌生的病友和他们的陪护亲属. ...

  • 贺琼:母亲抗癌日记

    健康之路 我母亲的抗癌记录1 记录人:贺琼 我是现在住医学院肿瘤一科六床王英娥的女儿.我的母亲2020年9月23日在医学院检查确诊为鼻咽癌中晚期后正式入住肿瘤科一科,11月29日做完一次化疗33次放疗 ...

  • 武汉辛亥后裔赴襄阳纪念左军北伐一百周年

    武汉辛亥后裔赴襄阳纪念左军北伐一百周年 (2012-04-15 18:16:49) 转载▼ 标签: 文化

  • 【西散原创】左军作品 | 听取蛙声一片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凌晨,我被潇潇的春雨声唤醒. 躺在床上 ...

  • 【西散原创】左军作品 | 初夏的滋味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很喜欢初夏.气温如孕妇的肚皮,一天比一 ...

  • 79.左军与泰水

    79.左军与泰水 古代文人写诗作文,很少不用代语.借语与雅称的,我们统指为代称语.比如:下棋叫手谈,书信为鱼雁,太阳叫金乌,女婿叫东床,称自家叫舍下,称去世为驾鹤,考试第一叫折桂,美酒称杜康,媒人称月 ...

  • 熊小熊《苦柚子》

    苦柚子 我活了这不短的时日,才渐渐明白生存的法则.遇到过许多许多可笑的人,经历过太多太多可笑的事,今天就让我讲一次笑话吧. 我开始变成一个"老好人"是在高中的时候,我对寝室所有人有 ...

  • 左军明 | 过年

    不大不小的西北风像一群漏网之鱼,左一扎翅右一翻滚地东游西荡.晓月的心也如吹拂不定的风一样. 鞭炮声此起彼伏,过年的气息越来越浓.离家越来越近了,村庄的轮廓清晰可辨,她的心反而紧张起来. 村里人都知道晓 ...

  • 左军 || 山寒水瘦亦坦然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左军,1966年1月出生,枞阳县第三中学教师.教学之余,偶有心得体会也会诉诸文字.发表教学论文数篇,也曾发表过散文几篇.  山寒水瘦亦坦然 坐山拥水,是县城的 ...

  • 左军 || 转场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左军,1966年1月出生,枞阳县第三中学教师.教学之余,偶有心得体会也会诉诸文字,发表过一些散文. 转 场 生源减少,学校撤并.为此,我不得不"转场 ...

  • 《西北作家》左军明||小说:玉米棒

    作者简介:左军明,河南省作协会员,曾在<小小说选刊><百花园><金山><甘肃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七十余篇,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 夜幕里,飘香的玉米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