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学家唐容川:阴阳水火气血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何以言水即化气哉?
01
气着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
此水不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
如《易》之坎卦,一阳生于水中,而为生气之根。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上交于肺,是为呼吸。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
然气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之所至,水亦无不至焉。
故太阳之气达于皮毛则为汗,气挟水阴而行于外者也。
太阳之气,上输于肺,膀胱肾中之水阴,即随气升腾,而为津液,是气载水阴而行于上者也。
气化于下,则水道通而为溺,是气行水亦行也。
设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而即病气矣。
又有肺之制节不行,气不得降,因而癃闭滑数,以及肾中阳气不能镇水,为饮为泻,不一而足,此病气即病水矣。
总之,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
02
是以人参补气,以其生于北方,水中之阳,甘寒滋润,大生津液,津液充足,而肺金濡润,肺主气,其叶下垂以纳气,得人参甘寒之阴,内具阳性,为生气化水之良品,故气得所补益焉。
即如小柴胡,仲景自注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是通津液即是和胃气。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肺得润养,其叶下垂,津液又随之而下,如雨露之降,五脏戴泽,莫不顺利,而浊阴全消,亢阳不作,肺之所以制节五脏者如此。
设水阴不足,津液枯竭,上则痿咳,无水以济之也;下则闭结,制节不达于下也;外则蒸热,水阴不能濡于肌肤也。
凡此之证,皆以生水为治法,故清燥救肺汤生津以补肺气,猪苓汤润利以除痰气,都气丸补水以益肾气。
即如发汗,所以调卫气也,而亦戒火攻以伤水阴,故用白芍之滋阴,以启汗源;用花粉之生津,以救汗液。即此观之,可知滋水即是补气。
然补中益气汤,六君子,肾气丸,是皆补气之方也,何以绝不滋水哉?
盖无形之水阴,生于下而济于上,所以奉养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滋;有形之水质,入于口而化于下,所以传道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泻。
若水质一停,则气便阻滞,故补中汤用陈、术以制水;六君子用苓、半以利水;肾气丸亦用利水之药,以佐桂、附。桂、附以气药化水,苓、泽即以利水之药以化气。
真武汤尤以术、苓利水为主,此治水之邪即以治气,与滋水之阴即以补气者,固并行而不悖也。
且水邪不去,则水阴亦不能生,故五苓散去水邪,而即能散津止渴,并能发汗退热,以水邪去则水阴布故也。
然水阴不滋,则水邪亦不能去,故小柴胡通达津液,而即能下调水道。
总见水行则气行,水止则气止,能知此者,乃可与言调气矣。
03
何以言火即化血哉?血色,火赤之色也。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
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内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以温养肢体。
男子则血之转输无从觇验,女子则血之转输月事时下。
血下注于血海之中,心火随之下济,故血盛而火不亢烈,是以男子无病而女子受胎也。
如或血虚,则肝失所藏,木旺而愈动火,心失所养,火旺而益伤血,是血病即火病矣。
治法宜大补其血,归、地是也。然血由火生,补血而不清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
四物汤所以用白芍,天王补心丹所以用二冬,归脾汤所以用枣仁,仲景炙甘草汤所以用二冬、阿胶,皆是清水之法。
至于六黄汤、四生丸则又以大泻火热为主,是火化太过,反失其化,抑之即以培之,清火即是补血。
又有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者,仲景炙甘草汤所以有桂枝以宣心火,人参养荣汤所以用远志、肉桂以补心火,皆是补火生血之法。
其有血寒血痹者,则用桂枝、细辛、艾叶、干姜等,禀受火气之药以温达之,则知治火即是治血。血与火原一家,知此乃可与言调血矣。
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
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干血;阴分之血液不足,则津液不下而病气。
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亡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吐血咳血必兼痰饮,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盖在下焦,则血海膀胱同居一地;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经脉,亦相倚而行,一阴一阳互相维系。
而况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必深明此理,而后治血理气,调阴和阳,可以左右逢源。
又曰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
水火二藏,皆系先天,人之初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藏,全赖于脾。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
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仲景炙甘草汤皆是此义。以及大黄下血,亦因大黄秉土之色,而大泄地道故也;地黄生血,亦因地黄秉土之润,而大滋脾燥故也。
其余参、芪运血统血,皆是补脾。可知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气虽生于肾中,然食气入胃,脾经化水,下输于肾,肾之阳气,乃从水中蒸腾而上。
清气升而津液四布,浊气降而水道下行,水道下行者,犹地有江河,以流其恶也。津液上升者,犹土膏脉动,而雨露升也。故治气者必治脾为主。
六君子汤,和脾利水以调气;真武汤,扶脾镇水以生气;十枣陷胸等汤,攻脾夺水以通气,此去水邪以补气之法也。
又有水津不灌,壮火食气,则用人参滋脾以益气,花粉清脾以和气。
凡治气者,亦必知以脾为主,而后有得也。
李东垣治病,以气为主,故专主脾胃,然用药偏于刚燥。不知脾不制水固宜燥,脾不升津则宜滋,气分不可留水邪,气分亦不可无水津也。
朱丹溪治病以血为主,故用药偏于寒凉。不知病在火脏宜寒凉,病在土脏宜甘缓也。
此论不专为失血立说,然治血者必先知之,而后于调气和血,无差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