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46:秋后算账
这是密切相关的萨沃岛海战的第三节,前文:
--------------
萨沃岛一战,日舰损失为零,而美军损失三艘、澳军损失一艘重巡洋舰,这都是万吨级的大舰,不可谓不心痛。而且,日军阵亡仅129人,盟军阵亡1077人,如果算上杰维斯号的官兵,盟军阵亡人数达到1270人。
这一夜之间的损失,甚至超过了陆战一师在整个瓜岛战役中的损失,后者可是打了六个月的。
对这“美海军史上最大惨败”,美国人于1942年12月开始对此战进行调查。最终报告只建议斥责一人:芝加哥号舰长伯德,原因是他没有就日舰的侵入警告其他舰只。
1943年4月9日,伯德获知即将发表的报告内容后,持枪自尽,次日身亡。
但他只是个替罪羊,俺认为。
日军此战大胜,根本原因在于突袭。芝加哥号被攻击时,日军突袭已经成功,剩下的只是战果问题。况且芝加哥号被攻击之前,已经有派特森号向全舰队报警,伯德是否报警跟此战胜负已无任何关系。
从责任上来说,芝加哥号没报警并逃离自己的岗位,当然是属于渎职,应该处罚但美军惨败并非由此而起。况且,芝加哥号逃跑这事虽然很难看,但以当时的处境,不跑的话,能做的估计就是用被打残的舰体为运输船挡鱼雷。
日军萨沃岛完胜,得益于盟军完全不理解自己的夜战能力,其实有点像珍珠港,本质上都是偷袭,区别只在于是否宣战跟规模大小。而且都是一击而退,跟南云一样,三川军一也没有打击登陆场的补给物资将陆战队逼上绝路。
三川的这一决定,部分是对弗莱彻的航母比较忌惮,怕天亮之后被反攻,部分是由于空中侦察的错误情报,认为两天的空袭之下,登陆滩头的物资大多被摧毁。
美国人比较幸运。
从大的方面说,特纳的总结是“尽管证据明白无误地展示了敌手的攻击能力,可我们对自己的技术跟物资优势保持着迷之自信,很多军官对敌人持一种藐视的态度”。
2002年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有篇文章《1942年的萨沃岛惨败》(Disaster at Savo Island, 1942),总结认为海军最高层恩斯特.金跟尼米兹都有责任。金的问题是行动仓促操之过急,甚至威胁说“一定得干,哪怕没有陆军的支持”。
这个,俺觉得其实很难说。陆战一师当时的集结确实很仓促,但真等到瓜岛机场修号的话,夺岛所付出的代价恐怕只大不小。
日军方面,也认为美军的反攻应该是在1943年,所以三川才会用500人增援-------以为美国人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是来真的,而且这么快。
但,所谓出奇制胜兵贵神速么,还有,唯快不破,呵呵
尼米兹的问题是登陆的指挥系统。特纳要陆航侦察的话,得通过弗莱彻再通过西南太平洋的海军司令Robert L. Ghormley才请的动陆航司令麦凯恩,这确实是太复杂了。
弗莱彻的问题是在他手上沉了两航母,过于谨慎,尼米兹给他的指导是“确定在自伤八百敌伤一千的情况下才动手”。
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他对日军陆航比较忌惮,毕竟陆航的机场不会沉。而且在斐济开会的时候他就提出只能掩护登陆两天,特纳跟陆战一师的范德格里夫特极力要求5天,讨价还价之后,弗莱彻同意3天。
大约是没有经验的缘故,弗莱彻表现得更像一个海军指挥官而不是两栖作战的总指挥。文章的结尾蛮意外,认为此战中海军抛弃了陆战队,成为之后数十年两军不和的根源。两军不和?这事俺还真不知道。
不过,弗莱彻的撤出,对海战的惨败并没有直接影响。剩下特纳、麦凯恩跟克鲁切利三人是有直接影响的,但很难说谁的责任更大。
特纳降低了舰队的警备等级,这个相当致命,可这一决定是基于陆航司令麦凯恩的行为,所以特纳有推卸责任的借口。至于麦凯恩为啥不干且保持沉默,俺搜了全世界都没找到原因。
最后是克鲁切利。离开南线跟特纳开会时,没将离队的事交代清楚,伯德以为他会回来所以蒙头大睡;其次是澳大利亚号没返回南线,他却没跟任何人说,特纳跟伯德都不知道。不过这点不是很重要,因为按那警戒状态,回去也没什么用,搞不好反而被击沉。
看了一下他的履历,从中似乎能看出点苗头。
他出生于1893年,父亲岌岌无名,但母系这边很厉害,外婆出自一个相当有名的贵族,母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宫女。所以,女王自然就成了他的教母,他名字中的Victor就是来自维多利亚女王的Victoria。
1915年海军学院毕业正赶上一战,一路提拔之后,1937年44岁时,当上了HMS Warspite的舰长。这是艘33000吨的战列舰。
然后,不是很正常的事来了。
就在上任的同一年,因为维修等原因舰上未能正常安排轮休,士气低落甚至有人将这事捅到报纸电台上,一时满城风雨。海军方面调查之后,处理了他的三个副手,包括他的参谋长,但他本人没事。
1938年在马耳他演习的时候,一炮手擅自开炮,将一组40mm炮弹打到了市区里,不过还好没死人。
1940年4月,这战列舰作为William Whitworth的旗舰,带一个小航母跟9驱逐舰在挪威对阵德国的8驱逐舰加2潜艇。结果当然是英国人赢了,德国8舰全失,但是,8舰中有5舰是弹尽油绝之后自沉的。俺感觉这事不太不对,绝对优势的兵力,居然让对手打光了子弹?
这次行动之后,克鲁切利下船登陆,提为准将负责船员配备的前期工作。按理说,真正的得力战将,这时应该在海上才对。猜测的话,是他在行动中的表现不被看好,所以回办公室了。
1942年春,英国人把他借给了澳大利亚,6月接手44特遣舰队,就是参加过珊瑚海战的那个巡洋舰队。那么问题就是,英国当时自己都吃紧,会将好东西借出去?你不会干这事吧?
所以,克鲁切利恐怕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如果没有皇家那层关系的话,搞不好1937年刚升舰长的时候就完了。
萨沃岛惨败之后,克鲁切利广受批评,但职位没受影响,继续在44特遣舰队司令的位置上坐了两年,战后还升到中将。其他人的提升也都没受影响。
反正伯德已经以死顶罪。
瓜岛是盟军首次登陆作战,萨沃岛是海军首次掩护登陆,吃亏是正常的。美国人从惨败中总结了教训,之后没再犯错或者很少犯错,这点很重要。
最后,就是美国佬无耻地盗用了澳洲的名字,将1943年入役的CA-70命名为堪培拉号,还比澳洲沉掉的那个大了近4000吨。
最最后,三川军一跟克鲁切利蛮长寿的,都是活到92岁。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