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记】我们都在不完整的寻找完整的过程
4月14日的北半马抽签不中,所以报了4月13日的天马,我对这场比赛(B计划)却一点也不上心,临出发才订了车票和住宿,赛前几乎没练过路跑,对于完赛时间,根据我的越野成绩推测,330那是妥妥的,不出意外可以跑进310,而我设定的目标却是300。
遥想去年11月3日郑马(首马)完赛时间441,11月9日木兰山马完赛时间448,深受打击后我决定再也不跑马拉松了。这次鬼使神差报名天马,我也不知道哪来的盲目自信,竟然妄想破三。
4月12日提前下班,我坐动车到武清 ,和训练营的老伙计“嘛意思”会合,然后去预定的酒店楼下吃晚饭,赛前饮食比较清淡,我吃了一大碗拉面+配菜+500ml牛奶+两根香蕉+半个苹果,8分饱吧,这个饭量着实吓了嘛意思一跳。
次日5点起床,洗漱后吃早饭,然后到起点热身。起跑前5分钟,我和嘛意思才发现走错片场,跑到迷你组去了,又急匆匆飞奔到全程组,发现人真少,很冷清。
鸣枪起跑后,我关闭了APP配速报数,全程也没有掏手机,只是跟着感觉跑,5公里后遇见元大都的一男一女,以4'30''配速稳定巡航,他们也就成了我前20公里最理想的移动计时器。
路上遇见跑姿比较帅的选手,我就贴身跟随,可以省力不少,跑一小段后再换一个速度稍微更快的选手,一路上观摩了不少屁股,也超越了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6-10公里跟了两位步伐稳健的警官,带我跑出了最稳定的区间配速。
遇见韩大哥的时候,我主动搭话,“大哥,你准备跑多少?”他回答330,我觉得按照当时的速度,他的完赛成绩肯定还会更好。本来以为可以一起组队,但是听到我以前的的最好成绩是440之后,他瞬间发力,加速,就甩掉我了……
15公里后迎来折返的精英选手,看清模样后我惊呆了,前两名都来自元大都,4月10日晚上在奥森拉练,我还遇见他们了,领跑的“别克”以2小时25分10秒获得天马国内第一名。
20公里后第一次出现喷淋站,穿过水雾后,我的小腿开始抽筋。我在维持高步频的同时,减小了步幅,配速掉到04'50'',联想到前两次马拉松都因为抽筋44X收场,整个人都不好了,再次遇见喷淋站的时候,有多远我就躲多远。
30公里开始边跑边抽,幸好我总能在脚掌落地的一刹那将抽筋化解,然后调整跑姿,继续减小步幅,配速掉出5分。35公里打卡,用时2小时45分,那时候我仍然乐观,觉得拼一把310希望还很大。但是当我准备施展后半程加速的时候,又抽筋了……
我参加过好几个50公里越野赛,马拉松的时长对我来说并不算煎熬,只是每次比赛都抽筋几十公里实在太憋屈了,我带着满腔愤懑不断超越后半程掉速更严重的的许多选手。最后一公里转入直道,已经可以远远看见拱门了,我情不自禁地吼了一嗓子,引得围观群众大喊“小伙子,好样的”,还有一个跑团摇旗助威“ 中国 队加油”。
我挥拳回了一句“加油”,因为分心又抽筋了,而且抽得坐在地上3分钟起不来 。四五个医疗志愿者围了过来,却没有一个会拉伸压腿的,只会喷 云南 白药,他们还准备再去叫支援。对面街道的跑团团长看不下去了,他过来一把将我的左腿扛上肩,右手顶住我的前脚掌,左手轻压小腿,一小会儿后抽筋就缓解了。
我赶紧起身,谢过众人,继续向终点跑去,不断加速,又连续超越几个选手,直到穿过拱门完赛。
天马全程没有坡道,而且参赛人数少不拥堵,其实很适合出成绩的,这次却因为抽筋又搞砸了。比赛结束了这么多天,才发现我是年龄段第8名,原来,我还是太年轻了!
总结以下几点经验和不足:
1.热身到微微冒汗,不是简单拉伸或者散步10分钟就能敷衍的,热身不够起跑后可以感觉出来。
2.每2.5公里的补给站,我都减速取水,甚至停下喝水,反映出奔跑中补水能力不足,而且破坏了跑步状态的连贯性,出站后提速艰难。
3.喷淋站、湿海绵降温都不适合我,抽筋后才意识到没有及时补充盐丸。抽筋必须减小步幅,这点对于腿短的我是致命的。步频180,提速还是要靠大步幅,特别是后摆腿,以后多练190*1.3,前提要加强肌肉力量,保证不受伤、不抽筋。腿套对付抽筋和胫骨痛还是很有用的,肌效贴也代替不了。
4.拒绝承认目标定太高,但前5公里起跑确实快了,没有30公里以上的路跑经验,没掌握前半程慢,后半程快的节奏。工作日也需要规律训练,而不是偶尔周末搞突击,就盲目以为自己能破几。
5.心率、配速、总用时等关键数据还是必要的,有个参考供自己调整努力程度。
6.关键时刻,沉不住气,不够专注。
完赛奖牌设计特别棒,振翅腾飞的双翼和破浪驰骋的船锚,很有“ 天津 ”的感觉。
队友嘛意思不久前刚实现成都双遗首马破四的目标,今天他又PB了15分钟,完赛时间342,仔细看他的配速,我着实吓了一跳,他竟然压着自己平时的最高配速稳定巡航了42公里,牛逼牛逼。
比赛结束后,我立马改签车票,辗转回到香山,参加训练营首次分组对抗(各5人)。赛道一圈3公里,爬升200米,留给我的时间还有2小时,“我以为”自己能跑4圈的,也就是一圈30分钟。
结果磨磨蹭蹭只跑了3圈,每圈用时40分钟,上下坡都还好,但是一看到防火道我就恶心。第三圈我本来打算17:00踩点完赛,16:44回到公路上,最后一公里用时7分钟,原来我还是没有逃脱44X的宿命,心态崩了。最终我队184公里,以微弱的优势,输给对方197公里。
我入坑越野之前,其实是没有路跑基础的,就连马拉松的距离都记不住。大学校运会报名过1500米,跑到600米崩溃了,然后翻越围墙逃回了宿舍。后来因为旅行和徒步,发现自己爬山能力还行,才慢慢找到了信心。其实我的主要目标还是越野赛,偶尔跑马拉松放松一下,顺便练练速度。
为什么刚跑完全马,我还能兴冲冲地跑去训练营拉练呢?
总结以下几点原因:
1.比赛跑完了,感觉就跟没跑一样(假的)。成绩太差,很不爽(真的)。
2.一节课成绩能提高几十分钟,缺课太难受了,感觉像是退赛了一样。
3.即使拉练或聚餐,也会有收获,因为雷神一高兴就吹牛,吹牛越大,干货越多,交流和总结才是课程精华。
4.教练和学员个个都是戏精,笑话一个接一个能讲几小时,吹牛越厉害进步越快。训练不抽筋,结果听段子笑到下巴眼角腹肌都抽筋了,特别适合赛后放松。
5.今天是第一次比较正式的集体活动,我不想缺席,因为所有人都在为团队而努力,荣誉感就是动力。
6.天赋啥的通通都是扯淡,你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每一次付出,也许只能进步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微弱的优势在长距离比赛中是可以不断累加的。
runner在赛后发表感言,“结果呢,不用说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这场拉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心理上的舒爽,更是精神上的一次突破和超越。学员这么牛逼,感觉教练的压力很大阿。
结尾插播一句洗脑广告:无训练,不越野。V越野,和喜欢的人一起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