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化遗迹莲花石、张口石研讨会记述——观点综述
研讨会会议一直延迟到下午五点才得以召开。好在大家兴致很高,一天的奔波,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迷人的景色,具有震撼力的文化遗迹,激发了人们的情绪,使大家没有疲劳的感觉。
会议由王权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效琦主持,参加会议的学者、专家有:
李子伟先生,学者、民俗学家,麦积区政协委员,天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委员,天水师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甘肃古代文学学会理事,甘肃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员。
漆子扬先生,武山人,曾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所长,清华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甘肃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天水赵氏文化研究会顾问、甘谷县王权研究会会长。
王元中先生,甘谷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兼职教授,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天水市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天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刘雁翔先生,武山人,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天水师范学院伏羲文化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天水市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水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天水市政协委员、九三学天水市委常委等。
李秋明先生,秦安人,天水文史学者,天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渭滨吟草》杂志副主编。
薛俱增先生,秦安人,作家、天水体校副校长,
卜进善先生,作家,天水电视台编辑。
侯京保先生,天水诗词学会副会长。
邓小龙先生,兰州市政协委员,兰州整形医院院长。
杨志伟先生,天水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马仁成先生,甘谷县大庄化肥公司经理,全国劳模,2009年中国经济论坛特邀代表。
王琪先生,甘谷县作家协会主席,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张梓林先生,中国诗词学会会员,甘谷诗词学会副会长,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蒋友林先生,中国红学会会员,甘谷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张建魁先生,甘谷党校高级讲师,甘谷作家协会理事,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何建明先生,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原建华先生,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李建成先生,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好梢廓村学校校长和部分当地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也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开始后,首先主持人对远道而来的学者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认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对莲花石、张口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甘谷历史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接着介绍了对秦文化遗存莲花石、张口石研究的进展情况,然后大家发言,发表自己经过上午游览后对这些秦文化遗迹的看法。由于中途发生了意外情况,研讨会只有两个小时时间,全部时间留给了从兰州和天水来的七位学者发言。关于莲花石、张口石及其附属石雕群落的文化价值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七位发言的学者一致认为这一带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建议保护性开发。
一、关于莲花石、张口石是否为秦文化遗迹、是否为秦人的祭祀场所
地方文史学者王效琦从2016年开始对莲花石、张口石一带进行考察研究,认为这里就是秦国的开国国君秦襄公设立的祭祀五方上帝的西畤。其中中间祭坛就是莲花石,这是一组石雕群落,是整个祭祀场所的中心,包括少昊祭坛、表现少昊母亲女节生少昊的神话石雕,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以及少昊和五方天帝祭献的祭品。鱼石,就是东方天帝伏羲青龙,属神句芒;龟石就是北方天帝颛顼高阳,属神玄冥;张口石就是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蓐收,凤凰石就是南方天帝炎帝神农,属神祝融。这些石雕作品构成一个完整的祭祀场所西畤。
李子伟先生认为:莲花石、张口石一带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绝对是秦人西来后最早的牧马场所。距离毛家坪仅为十几里路,而毛家坪就是最早的秦文化遗址,这是清华简和地下发掘文物已经证明了的。秦人从山东曹县西迁先后有三次。第一时期在伯益玄孙费昌之后,秦人为避水害由黄河下游溯河西上进入中原,即《史记》所载“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这一史实。第二时期就是“中潏在西戎,保西垂”夏末商初。第三时期在商末周初,秦人因参与三监叛乱而遭周人镇压,残留下来的一部西迁至晋南,后为赵城造父一支;另一部分继续西迁,到甘谷毛家坪。这里的石雕群落莲花石、张口石完全是人工打造的建筑艺术,展现了秦人高度的艺术能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不要认为秦人的文化很落后,秦人的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从地下挖掘的资料可以看出,秦人的车马技术,冶炼技术、农耕技术都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非常发达。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再一次证明了秦人高度的艺术水平。
漆子扬先生认为:王效琦老师的文章我早就看过,他的书是我撰写的序言,今天亲自看到莲花石、张口石等石雕,比看王老师书中展现的照片更令人震撼。我的看法和王老师的结论是一致的,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建筑。我们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许多古人创造的奇迹今人都无法做到。既然是祭祀场所,建议在这方面的研究再深入一些,把学术基础做扎实。秦人的祭祀方式,需要从历史资料和地下文物中找到一些更有意义的材料,充实进来,大胆设想,细心求证,加强宣传推介。这方面民间学者比坐在书斋里的人更有优势,主要是没有框框,思维没有限制。
刘雁翔先生认为:这里的文化遗存很有价值,和西汉水、毛家坪、大堡子山形成一个秦人的文化圈。
王元中先生认为:民间人士能够关注这些问题,进行文化表达、文化建构,非常难得。甘谷有丰富的秦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可以和周边的秦文化遗产连接起来,但是在研究和宣传方面很滞后。建议进行更专业的论证,把结论建立在充分的学术基础上,做到必须这样,而不是认为这样。
李秋明先生认为:以前认为天水的文化遗产只有大地湾、伏羲庙、麦积山,甘谷只有一个大像山,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文化遗产,今天看了以后,才知道甘谷的文化底子这么深厚,有这么震惊的文化遗产。说明甘谷在宣传、挖掘方面还很不够。建议在打好学术基础后争取立项,进行开发。
卜进善先生认为:看了以后认为属于秦早期文化遗产,建议对这些石雕群落从神话角度加强研究,在地下文物的搜集研究方面再下功夫,从而坐实秦人祭祀文化场所的结论。
薛俱增先生说,看了莲花石、张口石等秦文化遗迹,感觉很震撼。想不到在我们天水境内还有这样一片净土,世外桃源。既然是认定早期秦文化遗迹,就需要我们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来佐证,比如这个地方的地质构造是什么,有无出土遗物,文化典籍中是否有可资印证的记载等。花岗岩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侵蚀,会出现各种图案,因此,那些燕子图案会不会是风蚀形成,建议通过科学技术进行鉴定,做出结论。作为文史工作者,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科学考证,进一步发掘它的文化内涵。
二、关于莲花石、张口石一带旅游资源有没有开发价值
在这方面,各位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认为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李子伟先生认为:从山形地理看,这一带的高山草甸的体量比古坡草原还要大。这里有许多神奇的令人震惊的地方,完全可以作为旅游景点进行保护性开发。
漆子扬先生认为:这里的文化遗产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建议王效琦老师的书出来以后开一次大型推介会,引起高层关注,能够列入国家计划进行保护和开发。
刘雁翔先生认为:这里有开发价值,完全可以和其他秦文化遗产连接起来进行开发,目前的问题通讯问题。今天李老师失联三小时就是通讯不畅造成的。可以搞一点徒步旅游,小众性的旅游,做出特色,例如探险旅游、徒步旅游、山地车旅游、让这里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风光、饮食、阳光白云、青山绿水等宝贵的旅游资源变成旅游收入。
王元中先生认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秦文化遗产,更有令人震撼的自然风光,莽莽万重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高山草甸,丰富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精神是一种提纯。完全可以做。要大力呼吁,不仅让外界知道,引起领导重视。各种宣传媒体也可以造势。具体做法上可以放到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上去,做体验式旅游、清晰一条,固定一条。我也愿意为家乡学术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尽一份力量。
李秋明先生认为:无论从人文方面看,还是从自然环境方面看,这里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建议王效琦老师再把学术基础做扎实一些,向领导建议,争取立项,进行保护性开发。
卜进善先生认为:在旅游方面可以先做小众旅游,逐步开发,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景吸引游客的同时,还可以把今天去看过的那个庙修大一点,吸引信众。
薛俱增先生认为:作为高原草甸,天然氧吧,这里的自然景观非常迷人,地貌形态丰富,植物多样性也很丰富,是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但这里的土壤植被无疑也是非常脆弱的,可以借鉴一些地方发展草原旅游的先进经验,科学规划,搞一些小众旅游,在保护地表特征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