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上影节归来,发现小龙虾不见了

四年前,上海国际电影节还被调侃为“上海国际小龙虾节”,网上还有自发做的模仿LOGO,一只相当萌的小龙虾挤占了原本的胶片位置,翘首昂然挺立在火热的年份里,或是十三香、或是麻辣、或是清水、或是蒜蓉,一只只活色生香,披红挂彩地静躺在盘中,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电影人们。
这道在中国民间发扬光大的乡野美食,竟意外地在当年通过一个行业火爆一时。外人一看:“小龙虾居然受明星名人这么追捧?”于是也纷纷下单,那时大上海坊间的龙虾店赚得可谓盆满钵满。连认识的一位上海搞小龙虾系列餐饮的老板都跟我说:
“多亏有你们来,每次来我都跟明星合影,摆在店里的照片越多,来的人也越多。”
再说四年之后,我刚从上影节回来,舟车劳顿,不说疲惫,但也很为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食还是那道美食,花样也翻新了不少,只是遍刷朋友圈,发现很少有人再为小龙虾打Call了。

01 不熟不聚不吃虾

小龙虾是一种增进陌生人之间友谊的隐形工具,不相熟、或是压根不打算相熟的人是拒绝与认识不久却心有芥蒂的人一起吃小龙虾的:
我与你又不熟悉,干嘛要把自己赤手空拳剥去虾壳淋得满嘴汁水的样子给你看?
据闻曾有某国元首到访中国,外事人员曾打算请他品尝这道美食,但碍于外交礼仪——不可白手剥虾,否则就是失礼。因而遗憾地错过了。
一来说明小龙虾目前还不登大雅之堂,有供外交活动的资格;二来说明这国与我国关系只是一般。
但在熟识的人之间并没有这些忌讳,大家大可以在电影节的各类舞台上人模人样地冠冕堂皇后,聚在一张大桌前百无禁忌地蘸着酱汁撕开虾头,把一股浓香和肥美趁热塞进唇齿间,大嚼中放肆地与朋友吐槽这一趟远行的不满或快乐。
这也是电影人之间多年的习性:
豪横如此,压力依旧。但一顿小龙虾的洗礼,或鲜香热辣或甘美异常,味觉的刺激能缓解不少人暂时的疲劳。
因此,小龙虾们也曾在上影节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无数影人捧着小龙虾合影留念。
一夕繁华,金玉满堂。

02 共悲共忧共繁华

一道美食的吸睛程度也随着一个行业的心情变化或受宠或遗忘。
兜里的钱决定你对着眼前摆放的各色龙虾们还有多少选项,是论盘吃?还是论只买?
拍戏的人不在乎吃的是什么,更在乎的是戏拍完了还有没有的吃?这是这两年大家共同的话题。毕竟文化产业不似餐饮行业,尽管再次相见时都有些尴尬和谨慎,可终究人需要的是扶持和鼓励。
四年,短短四年,新媒体浪潮冲击和短视频的肆虐,还有去年疫情加持下资本的疲软与“宅一族”的养成,无论用什么数据来说话,影人如今都要像后厨的大师傅那样纠结:
这佐料加不加?怎么加?这货鲜不鲜?怎么做好吃?
更多的影人则辗转反侧:要不……拍短视频带货去吧。迫不得已也是一种顺势而为。
这样的光景下,形成了两派:
投机者转头迎奉,因为本就无心于此。坚定者依然故我,因为梦想不灭。
两者都不可指责,还是拿小龙虾打比方:
再好吃的东西,也要学着推陈出新。塞了满满一肚子的酱料,也许白灼的更有滋味,品出一番返璞归真的能打动食客肠胃的经典。
想必,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
或者这也是今年小龙虾不再化身LOGO肆意张扬的原因吧?
大家吃着就好,品味就够,看着就行。至于今后怎么做,见仁见智。但必然有人会明白,跟小龙虾一样,真的美食依旧是美食,是不会被人嫌弃的。

结语

在经历了疫情的加持和资本的犹豫后,在行业冷色调的光影布景中,小龙虾终于要挥舞着钳子说再见,这一再见,竟不知年月。
好在如今,距离上海不远的横店,同行们通宵达旦下,几瓶冰啤,一筐龙虾,依旧是解闷的消遣。或照旧吐槽日子,感叹年岁。一盏灯下,梦还是美,虾还是鲜。
但愿相见未晚时。
加油。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