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筱翠花

(来源:刘云轩的博客)

最近啊,在网上下载了一本电子版的图书,筱翠花口述的《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这本书虽然是筱翠花的谈艺录,但是内容却说不上什么丰富,就是筱老板把《乌龙院》和《活捉三郎》的表演技巧讲了一遍,其余谈及京剧史料的东西却不多。前面有很多珍贵的剧照,凡是看过筱翠花演出的老观众的所有回忆,都说筱翠花的眼神运用是京剧界中的第一人,他在台上只要是一转眼珠,台下观众无论在任何一个角度,都会有一种过电般的感觉。我看这书前面的那些剧照,虽然是黑白的老照片,而且有的还比较模糊,但是确实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还是筱翠花老年便装的照片,尚有如此的效果,当年他在舞台上的实况演出会是什么样的,就更可想而知了,可惜那时候没有电影资料把筱翠花的绝技给照下来,以至于人亡艺废,后人无法领略一二(当初我看陈永玲的《贵妃醉酒》,当杨贵妃知道“万岁爷驾转西宫去也”之后那一个幽怨酸涩的眼神,确实也有让人不寒而栗的效果)。

所以说,对于老前辈的艺术,有的说法并不是传说,也不是戏迷观众的神话,老前辈的艺术确实有这种效果,刘立福的《金生色》里,最后一场大闹公堂,给林媪上拶子,那一瞬间刘立福的脸上颜色大变,二目露出狰狞苦痛的表现,窃以为大概就是吸收了筱翠花《马思远》中赵玉的表演特色,其实刘立福的《金生色》中的木氏、《胭脂判》中的龚王氏都有些筱派的影子,可能他当初看过筱翠花的戏,或者是陈士和、刘健英看过这些前辈的戏,把他吸收到书里来了(陈士和这个年岁就可能直接赶上余玉琴、田桂凤、路三宝了)。

陈永玲按筱派风格演出的《贵妃醉酒》一戏(当然他也不完全按筱派,比筱当年的演法收敛了不少,但比梅派的戏路却开放多了),除了唱功不如梅派外,剩下的做表一切均要强于梅派,我看过一次这戏的录像之后,那种艺术的震撼力,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可惜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按筱派的戏路来这出戏了吧。

同为花旦,筱和荀的戏路完全不同,荀二爷擅长演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而筱先生则擅长演那些性格复杂的女人(说句题外话其实现在好多都市情感剧中的女性形象都可以按筱派戏来演,像什么《温柔的谎言》、《温柔的背叛》之类的),荀能以大段的唱功感染观众,而筱只能以念白、做表、跷功来取胜,所以荀艺能传到现在,而筱派则在陈永玲去世之后,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只能说筱派戏难度实在太大了,后人根本继承不来。

筱翠花本人的音像资料,我所知道的,只有一张老唱片,《贵妃醉酒》和《赵匡胤打刀》合一面(筱的《贵妃醉酒》应该也是路三宝的唱法),解放后的录音倒是有几出,陪着程砚秋演的《碧玉簪》,个人单挑的玩笑戏《一匹布》、《赵匡胤打刀》、《双背凳》、《姑嫂英雄》,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另外张伯驹请他演的《马思远》一剧也应该有录音,只是不知道散落何方去了(他在内部演出的《活捉三郎》、《红梅阁》等剧不知道有没有录音,如果有的话那就太好了)。

今天是端午节,最后发两张剧照吧,陈德霖和余玉琴的《断桥》,有很多人觉得这张剧照很恐怖,但是我觉得很好,因为在男旦时代,不管扮相多姣好,演员都是一个男人,不讲扮相,反而能让人们更加注意这戏的内在的东西,昨天看姚传芗的《寻梦》教学录像,录像时他的扮相也跟陈德霖差不多了,而且嗓子也完了,老的牙都掉了,看起来反而觉得颇有古风,像一出原生态的戏剧,起码比现在的大制作、大舞美看起来让人觉得舒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