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修佛、修身(儒)有共通之处吗?“儒释道”的从容
一、儒
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春秋繁露》所指的“春秋二百四十年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细恶不绝之所致也。”其中的“细恶”,是指小小的过错,小过不慎,终酿大祸,甚至于亡家亡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
曾子说:“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事一君。”
子思说:“百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
许多人间世事,被自己耳目所欺骗,被自己情感主观所蒙蔽的,非常之多。
曾子所著的《大学》注重修身养性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
关于《礼记》,南怀瑾先生说过:“《礼记》,等于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不成文的大宪书,也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源,百科宝典的依据。一般人都以为,《礼记》只是谈论礼节的书而已,其实礼节只是其中的一项代表。”
二、释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所以,做人做事何不洒脱一些?旷达一些?
神是能思虑的主体,气是活力的泉源。
佛家自隋唐以来,由智者大师所创立天台宗的修持入门方法,便很注重用修气调息作为止观的入手法门,如《小止观》六妙门的数息、随息等基本方法。后来演变为天台宗山外的三十六步修炼气功程序,再传到了日本,便成为合气道、武士道等的功夫。
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
三、道
《老子》的版本,一般习惯,都沿用魏晋时期王弼注的编排,九九八十一章,暗寓《易经》的象数。
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
道家形容道有成就的人为“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胸襟气度包罗万物,人格宽容博大,能够原谅一切,包容万汇,便是“俨兮其若容”,雍容庄重的神态。
四、儒释道的从容
道家讲清虚,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这时候的智慧自然高远,反应也就灵敏。
著书立说的人,难免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除非真把古今各类书籍,读得融会贯通,否则见识不多,随便读一本书,就把里面别人的注解、观念,当做稀有至宝,一古邋遢全装进自己的脑袋瓜子里去,成为先入为主的偏见。等再看到其他书有不一样的见解就万般排斥,难以包容,实在是于己无益。
老子、孔子、佛陀三位先师都有包容天地的胸怀,后世部分追随者却只是极力排斥除了自己一家学说外的其它学说,实在是与先师们的初衷背道而驰,还自以为是。
如何看待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可套句老子的话:“此三者同出而异名。”
浅显而言,什么是修道、修佛、修身(儒)的功夫?“从容”便是——从之、容之、从而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