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价值观

继孟子之后,荀子在人性论方面改变了自孔子以来将人性分为性、习和自由意志的认识。荀子将习改称为情,同时放弃了人应该有自由意志的讨论。他首先提出人性就是不管君子还是小人都相同的一面。

“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纣,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荀子·性恶》

人性就是所有的人所具有的材质,是生之自然者。

“性者,本始材朴也。”                    ——《荀子·礼论》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荀子·正名》

人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情,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荀子·正名》

同样,不管好人还是恶人,都具有相同的情欲。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 ——《荀子·性恶》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学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非相》

情包括好恶喜怒哀乐等,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荀子·正名》

情受到物质利益的诱发,具有趋乐避苦的倾向。因此,情是人们堕落的根源。

“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今人饥,见长者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荀子·性恶》

也就是说,情是恶的。

“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

——《荀子·性恶》

荀子将人性一分为二,即性与情,这一认识是将道德作心理结构上的分析。同时认为人类行为出于欲望,而不受理性的引导。也就是将情感作行为主义的解释。所由此,道德价值就是一种感情价值。以,荀子的性情说属于情绪主义伦理学。

荀子与孟子认为人性善不同,他认为仁义礼智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得到,也就是人性上的善是通过后天教育获得,因而不是真正的人性。人性善是假的,人性的真实一面是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

荀子也许认识到儒家一直未能制约人们自私自利的天性,便吸收了道家节欲的主张,以使人类行为不受欲望的影响,而不向恶。

“欲者,情之应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从中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

——《荀子·正名》

荀子还继承了孟子关于个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的主张。君子就应该关注自己的道德修养是否崇高,并不怕别人说什么。重视的是自己是否做到信,而不怕别人不信任自己。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荀子·非十二子》

荀子也吸收了墨家“人必须有义”的主张,认为人有义才是天下最为贵的。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天下为最贵也。”

——《荀子·王制》

反之,

“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荀子·修身》

同时,他将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

——《荀子·强国》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

——《荀子·荣辱》

而礼具有修身的作用,礼是做人的规范,不依照礼仪行事,不知道礼仪的规范,就是没有教育的庶民。反之,就是有教养之士。

“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荀子·修身》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性恶》

荀子也许认识到儒家欠缺理性的追求,而理性能够引导人类行为向善。由此,他便提出人之为人是因为有辨即理性的存在。也就是将人当作理性的动物。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爱,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荀子·非相》

而将圣人定义为追求真理的人。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荀子·儒教》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时,由于社会的变革,出现了神不是绝对的主宰,而是人的意志的体现。

“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

在这一认识的影响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但也许由于鬼神的欠缺,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又使孔子认识到鬼神在维系道德上的作用。据西汉刘向编辑的《说苑·辨物》记载: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也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孔子和孟子便继承了商周时期的天命观,一再认为有鬼神的存在。

“获罪于天,无所祝祷也。”                ——《论语·八佾》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天与贤则贤,天与子则子。”              ——《孟子·万章上》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

——《孟子·梁惠王下》

而孟子还认为人的善性“此天之所与我者”,也就是说人的善性来自于天。如果说,天是儒家的上帝的话,那么,人的善便是来自于上帝的善,明显地以天来维系道德。而“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就是要求人们达到上帝的善。可见,孟子注意到善恶的来源,也就是注意到心的价值论方面。

儒家正是通过提倡敬天又提倡遵守道德规则,来改变春秋时道德沦丧的状况。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

---摘自《传统哲学新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