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中国古代玉带具的沿革(一)

玉带具引言

“带”作为腰间的束扎物是中国古代服饰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

先秦法服的“带”之“革带”和“大带”

战国两汉钩环带滥觞

汉代以后逐步流行“晋式”带具

隋唐的金玉带盛行

辽、金、元时期绦带独具特色

明代玉带程式化

清代革带基本消失,使用(闹装)

带扣、带钩的绦带

-------------------------

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字眼。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它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物无法比拟的。玉器在古代社会中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对玉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热情。

纵观中国玉文化八千年的发展史,既古老又年青,至今魅力不减,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能不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现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陈设,不过是寻常装饰品而已,但它在辉煌的中华文明史上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文明奠基石。它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森严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让我们发扬光大中国玉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玉比德,以德治国,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爱玉、尊玉的伟大情怀。

革代的束结,早期使用绦带与绦带、绦带与固定在革带上的环或钩相系。随着革带装饰功能的不断增强兼具装饰和实用功能的钩、环相连束结方法逐步成为主流,钩、环、带上的玉饰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服饰的变革,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

新石器时代  

以玉作钩,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晚期。

形制趋于简单,绝大多数没有装饰纹样,钩呈长方体,出土实物长度在5-8厘米之间,一端为两面对穿的大孔,可用于穿系,另一端琢磨成铲形钩状,钩首部分与后世的钩首呈反向弯曲 。

夏、商、周

夏、商,目前没有发现带钩实物。

西周,应为成型期,但未见实物。

春秋时期

带钩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主体是金属带钩,玉带钩偶见。

钩身短小扁宽或环状,钩首钩相对钩身而言显得较大,扁长似鸭嘴,突出钩括作用,强调其实用性。装饰性纹饰见有满布器表的蟠虺纹,纹饰突起呈圆弧状,器体外边缘多齿凸状,给人以浑圆饱满的感觉,最大特点是没有钩钮。

战国、两汉

玉带钩的发展使用的鼎盛时期。“满堂之座,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 《淮南子·说林训》记载了使用带钩的普遍与多样的状况。根据出土及传世的情况特别是参考借鉴周晓晶女士位于带钩的类型排比方法,分如下8个类型:

1、四棱体玉带钩: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以战国为主。钩身四棱体,边棱轮廓清晰有平直的切削感,钩首简约,大多是马头状抑或只突出眼部和吻部的龙首,因此也被俗称为“马头钩”。钩首相对扁长,留有春秋玉带钩钩首的痕迹。背部有长方形钮,钮柱两侧不内缩与钩身的宽窄一致。

2、宽体玉带钩: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基本型制是,钩首多龙首,钩身扁宽,背部有圆形钮。

3、琵琶形玉带钩:该种形制可以说是带钩的主体型制,从战国出现以来一直延续到清代。钩首多做龙首、少量禽首,钩身至钩首折弯初开始逐步加宽加厚腹部弧形突起形似琵琶,背部有钮多为圆形。

4、多节玉带钩:流行于战国至西汉。基本特征是,体量较长大,有多节玉块组成,中间以金属条贯穿连接。

5、长形玉带钩:流行于战国至西汉。钩体修长弧状,多在15厘米以上,钩首多龙头,偶有钩尾也雕龙头的,背部有圆形、椭圆形或钝角长方形钮,钮低于钩首与钩尾的水平线。

6、禽形玉带钩:流行于西汉至东汉。体量较小,钩首多做禽首(亦见龙首),钩身弧形隆起鸟身状,依稀可分辨出双翼,背部有圆形或椭圆形钮。

7、异形玉带钩:除上述六中常见的类型外,还可零星见到异形带钩,这些代一行带钩基本上是为位王侯贵戚所作的精品,制作精美,标新立异,用来标榜自己特殊的身份。

8、金玉合体带钩:流行于战国。以金、银、铜等金属做钩体,表面再覆以鎏金、错金、包金等工艺,并镶嵌若干玉块、金玉结合,华丽精美。

战国时期玉带钩制作工艺精良,棱角分明,常以简练的线条勾画动物形象,具有抽象的意味,给人以严谨、规矩的总体印象。

汉代特别是西汉中晚期到东汉,题材丰富,造型多样,线条流畅,动物形象地塑造从抽象逐步演变到具象,给人以灵动、细腻的印象。

东汉后期,中国北方地区的匈奴、东胡等少数民族革带的系结有别于中原地区,他们使用带鐍来扣结,所谓“鐍”就是有舌的环,同时革带的鞓上装是铜牌。

蹀躞带是带鞓上垂下系物之带,始见于东汉,蹀躞带在公元3-5世纪(两晋时期)非常盛行,以至于后来人们称这种带具为“晋式带具”。

南北朝时期 

  以蹀躞带为主要形制,主要材质为金属,也有非常精美的玉质蹀躞带出土以及带扣相对的牌饰 。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使用玉质带具的人身份地位极高,因此,从选材到制作都十分考究,均选用上好的白玉,绝大部分玉銙表面没有装饰纹,抛光好,玉銙(包括上博收藏的白玉龙纹鲜卑头)的正面四边打若干穿孔,用金、银等贵金属将玉銙固定在带鞓上,个别玉銙使用透雕工艺,装饰在革代正面显著位置,以增加其整体装饰效果。

隋、唐 

  隋代基本继承了南北朝的带具形制。以蹀躞带为主要形制,玉带具出土不多,以仅见的出土实物考证其工艺与装饰风格与南北朝时期相比无大的变化 。

  唐代玉具带的滥觞期。有唐一代各时期风格略有不同。初唐基本延续北周、隋代的风貌,自中唐以后,其形制、装饰风格、制作工艺、带銙与革带的联结方式变化较大,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 。

唐代带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以材质和銙数来区分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十三銙玉具带。

唐代包括唐代之前流行的蹀躞带都是单扣单铊尾带 ,唐代开始出现零星双扣双铊尾带,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武士像的腰带就发现双铊尾带。双铊尾带为周鞓装銙提供了可能,双铊尾带自宋代开始逐渐流行,金代已成定制,明代只有这一种带式了。

唐代玉带具图案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多为伎乐人物、花卉、动物,许多纹饰具有中外文化融合的信息

唐代玉銙图案碾琢工艺也有独到之处,先在带銙的正面碾琢出主体图案的轮廓,再从带銙的四边向内斜刻至主体图案,在边缘和图案之间形成凹池,以此方式突出主体纹饰,让人有主体纹饰的浮雕感,这种技法被后人称为“池面隐起” ,常见短小较宽的阴刻线纹表现细部,线纹多平行放射状。玉銙的边缘为梯形,背面有多对象鼻孔,用于穿钉将其固定在带鞓上,改变了以前正面对穿打孔的做法,为图案整体化提供了可能,并沿用到后世。

  唐代带具的铊尾与带鞓连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铊尾方型的一侧横向切出一凹槽,将带鞓夹嵌在其中,再以金属钉固定。二是,把铊尾方形一端反面剔掉一层,使其变薄,并在上面加钻象鼻孔,将带鞓末端用金属钉固定 。

(0)

相关推荐

  • 玉带[玉带]

    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 ...

  • 【学术研究】唐代玉带銙述略——以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玉带銙为中心

    唐代玉带銙述略 -- 以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玉带銙为中心 田卫丽 (陕西历史博物馆) 摘要: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副保存完整的唐代玉带銙,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唐 ...

  • 中国古代玉带具演变历程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茶友会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 ...

  • 古玉界: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玉器

    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玉器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古玉界:珠圆玉润— 珠子在古代中国意义非凡

           珠子在古代中国意义非凡,古人习惯"珠玉"连称.在许多流传下来的成语及顾问诗句中都能找到珠子的踪迹,比如:"珠圆玉润""抱玉握珠" ...

  • 古玉界:玉卮—古代贵族的盛酒器

    卮(zhī),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产生于战国时期,秦汉时非常普及.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酒,用的便是卮.卮的造型比较奇特,大部分的卮有盖,有些则无盖,其筒状杯壁的 ...

  • 古玉界:一个外国人的中国高古玉情节

    1975年,在罗越教授的指导下,温索浦藏玉展在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成功地举办.此次玉展共展出玉器600多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这是除中国大陆以外,海外最杰出的一批藏玉,其中以三组玉器最为突出:商周 ...

  • 古玉界:中国文物,惊艳世界!

    很多时候,我国古代文物之美无法言表,用再多的辞藻来形容都是苍白无力的.到底哪些古代文物可以称作""极致之美"?今天就列举一些,相信广大读者看罢立刻秒懂! 当然,由于个人精 ...

  • 古玉界:流落他乡的中国古玉

    宏伟的阿什莫尔博物馆建于1683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牛津四座大学博物馆中最重要的一座.其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里面珍藏大量奇珍异宝,包括古代雕塑.远东艺术品.希腊及罗马时代的陶器,以及大量价 ...

  • 古玉界:叹为观止的古代镶嵌技艺!

    绦环和绦钩的流行肇始于宋.绦环是绦带所系之环,其材料有金.铜.铁.玉.玛瑙等.<老乞大>记绦环如下:"系腰也按四季.春里系金绦环:夏里系玉绦环,最低的是菜玉,最高的是羊脂玉:秋里 ...

  • 古玉界:与其他古代艺术品相比较,古玉具有哪些优势?

    与其他古代艺术品相比较,古玉具有以下优势: 1.文化内涵丰富.古玉是历史的佐证,是文化的载体,在它身上可以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象,宗教思想.礼仪制度.审美情趣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