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识”让孩子直面现实,懂得珍惜
“死亡意识”让孩子直面现实,懂得珍惜
文/高英
前言
“死亡”是一个沉重得让人不想涉及的话题,至少,在读到2014年10月登在《最家长》上题为《荷兰妈妈教孩子直面死亡和伤痛》的文章前我是这样认为的。读到这篇引发共鸣的文章后,我再次面对和思考“死亡”这一话题。
我曾经逃避死亡话题
从小我就不喜欢和村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去兴致勃勃地参观葬礼,知道人要死去这一事实后,童年的我只是拼命想自己怎么会死而毫无头绪,索性将这一问题放弃。
长大后,老公在当年的情书中谈及他内心的恐惧——害怕有一天父母会永远离去,我对他的想法只觉诧异,似乎不能理解,其实是我在极力避免去想这个问题。后来,步入晚年的父亲曾试图与我谈论身后事,我总是打断他不肯让他说下去。
直到39岁那年,父亲意外突然离世,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我顿觉天塌地陷,精神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原来,我一直逃避“死亡话题”是因为自己内心比能够谈论它的人有更深的恐惧,因此在丧失至亲时那份痛苦竟然承受不起。父亲一生最宠爱的孩子莫过于我和我的女儿。那年,女儿才五岁多。当时的我整日以泪洗面,从不曾考虑过女儿面对亲爱的姥爷去世时的感受如何,更不会与女儿涉及死亡话题。
重新直面死亡话题
读了荷兰妈妈教育孩子直面死亡的文章后,我对死亡话题的困惑立即烟消云散。重新面对死亡话题,心底的伤痛就再次被触及,但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自己对心理学知识的不断学习,伤口已经愈合,尽管伤疤还在那里。如今,我很赞同荷兰妈妈的做法,如果不能将直面死亡和伤痛的勇气提前献给孩子,被蒙蔽的孩子就会像我一样在长大后无法接受至亲至爱之人死亡的现实,或因过重的打击而沉沦甚至崩溃也未可知。
我决定和女儿坦然谈论死亡话题。在应该去为姥爷上坟的日子到来前,我用平静的语调问女儿在姥爷去世时,是如何理解死亡这件事的。现已上小学二年级且爱读书的女儿同样平静地说,在姥爷去世前,她已从动画片中知道了死亡就是消失,所以姥爷去世了就意味着他走了再也不能回来。我才发现,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对女儿来说并不困难,感到困难的其实是我自己。
有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承受力。回顾起来,具备自我成长能力的女儿因早早正视了死亡现象,当年姥爷去世时她的表现确实出人意料。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她曾在重症监护室外一言不发,表情肃穆,当时不肯相信父亲会离去的我并不懂得她沉默里的担忧和恐惧;姥爷去世后,一早刚睡醒的她知道消息便流泪啜泣,哭罢去姥爷灵前叩头,之后任凭家人忙乱,她坐灵前说陪姥爷玩,后来我们发现香炉左右各放了一把女儿当作玩具的旧锁,赶紧拿走。事后,女儿跟我说,那是她派去的卫兵,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保护姥爷。女儿就这样以她5岁的认知方式直面亲人的离世。
我问女儿现在知道有一天爸爸妈妈也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许多事长大后全靠自己了吧?8岁的女儿点头,眼角有泪花闪过,却宽慰我说放心吧妈妈,到时我会和你们在时一样好好活下去。与孩子一起直面死亡,原本就这么简单;而之前,我把这个简单的问题看得过于复杂,以至于谈论它异常困难。
“死亡意识”让孩子懂得珍惜
父亲去世时,面对死亡,39岁的我竟然不及一个5岁的孩子,根源在于我一直逃避现实,缺乏“死亡意识”——这应该是生命成长中必修的一课。而具备了死亡意识的女儿,不仅在5岁时就直面亲人的死亡,拯救了心灰意冷的妈妈,而且由此懂得了珍惜。
在我伤心过度最为黯淡的日子,女儿总是用一声声热切的呼唤将我冰冷的心暖热,将我从哀怨中唤回到现实。记得她最打动我的一次,就是在父亲去世后的夏天,第一次给我泡茶端过来,我一尝水是凉的,原来她是用凉开水泡茶的;此后她就知道小心地抱起暖水瓶冲茶,然后用毛巾包住端给我。女儿总对我说姥爷会看着我们,希望我们开心生活,我想是的。那时我体会到,爱我的父亲去了,父亲传承给我们的爱还在,于是慢慢振作。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年幼的女儿对死亡没有恐惧。有很长一段时间,一旦我午睡过长,女儿就会一遍遍到床前查看,然后小心地把我叫起来,她生怕妈妈与姥爷一样不再醒来。直到我们坦然谈论死亡之后,她才不再如此紧张。
我也和女儿谈论过将来我去世可以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的愿望,女儿却坚决反对。她幼小的心灵里设计了这样一幅图画:妈妈生前种一棵树,她会把墓修在这棵树下,有空就去看妈妈,对着树诉说心里话。我的心被深深打动,笑着说那时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最近我问她面对死亡这一现象自己有什么想法,爱思考的女儿回答既然死亡无法避免,就只能接受它,并且珍惜活着的日子吧。我表示赞同她的想法。
结语
如今,女儿总是热忱地对待每一位家人,十分珍惜活着的亲人,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刻。我们经常与她一起嬉戏,回归童年的状态,简单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格外惬意。
高英写于 2014年11月24日初稿 ,此为2014年12月5日上午电子版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