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洪钟雷鼓》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6分)

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庞士元:庞统,汉末名士。②司马德操:司马徽,汉末名士。③伯成:尧时贤人,他辞掉诸侯回家种地。④原宪:孔子弟子,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为官。⑤许、父:许由和巢父。尧舜时期的两位隐士。⑥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大臣。⑦窃秦之爵:战国末年,吕不韦被封相国。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二千里候之   ____________   (2)不来苟得也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3)此乃许、父所以慷慨____________ (4)以大小____________(《唐雎不辱使命》)

7.下面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B.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C.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D.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8.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2分)

(2)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3分)

9.司马徽是如何教育庞统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6.(1)特地(2)所以(3)……的原因(4)交换

7.D

8.(1)原宪宁住破陋的房子,也不愿换住达官的住宅。

(2)我即使有吕不韦那样的官爵,齐景公那样的富有,也不值得尊敬的。

9.(4分)(1)司马徽面对庞统轻视农耕、眼高手低的情况(2分),通过名人的故事,直言直斥,以理服人(2分)。

「译文」

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在颖川,特地从两千里之外赶来看望他.到了那里,正遇上司马德操采桑叶,庞士元在车里对他说:' 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哪能窝窝囊囊,做这些妇人做的事呢!' 德操说:'你先下车吧.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却不考虑迷路的危险.从前伯成宁愿种地,也不羡慕诸侯的荣华;原宪桑枢瓮牖,也不愿做官住毫宅.哪有住在华丽屋子里,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几十个侍女环绕的人,能做出一番伟业呢?这就是为什么许右、巢父慷慨辞让,伯夷、叔齐感叹国家灭亡,饿死首阳山的原因呀.即使吕不韦窃取了相国那样的高官,齐景公有四千匹马的财富,也不显得珍贵啊.' 庞士元说:'我出生在边缘之地,没听到什么高深道理,如果不是亲自敲洪钟、击雷鼓,就不会知道它们的轰鸣声了.'

(0)

相关推荐

  • 庞统传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於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於长养.每所称 ...

  • 人比人气死人,刘备对诸葛亮恭敬,诸葛亮对另一个人更恭敬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辞千辛万苦先后3次才将他请动,而且态度都是极其恭敬.由此可见诸葛亮在 ...

  • 诸葛亮、庞统“卧龙、凤雏”的名号谁取的?世外高人也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在<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对刘备说过一句经典的评语:"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quo ...

  • 《谏太宗十思疏》《太宗答魏征》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 ...

  • 古文观止:唐代《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原文朗读·赏析

    古文观止:唐代《谏太宗十思疏》作者&#183;魏征&#183;原文朗读&#183;赏析

  • 行书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 ...

  • 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魏征  朗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 ...

  •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及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 ...

  • 古文观止111: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zhǎng)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jù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 ...

  • 经典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作者小传]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 ...

  • 《谏太宗十思疏》洛书卦解 别世富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