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掌声》
仔细读三上第八单元的课文,还蛮好玩儿的。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说到训练默读,上一次提到过重庆市级赛课周进的《掌声》。她紧紧抓住课后题,让小朋友明白默读前要读懂问题,默读时要勾画批注,默读后要交流感受才能学会默读,真正读懂文章。这种训练非常扎实,有效,值得学习。当时也觉得她那一节课,技术的味道重了点儿,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不够,但是没有细想,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再读一读课文,我发现,如果结合课后第三题,用英子的角度来讲讲这个故事,可能会弥补这一不足。
比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述,这段话会变为: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我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我所在的地方,我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恨不得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我的情况,(现在我究竟该怎么办呢?)
很明显,这段话里除了有对事实的陈述之外,还有英子心里的想法。三年级有一项很重要的训练,练习转述。如果用第三人称,可以很客观地讲述当时的场景,用上第一人称,则能很好的表达说话人的情感。一堂课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体会,理解的深度会不一样。
不知道把转换角色讲故事这个内容加进去,会不会让这篇文章的教学更有意思。
好书推荐:《怎样做小学教师》
推荐理由:陈鹤琴先生是很懂教育的,他的思想放到现在大多都不过时。在这样一个时代教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究竟是了什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社会更美,祖国更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