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免疫病学沈丕安 常用中药(三)祛风药
( 三) 祛风药
祛风包括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 通络止痛、 壮筋健骨、 搜风剔络诸治法。 免疫病中
的风湿病都有关节炎的表现, 祛风药主要是治疗关节炎, 大多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中医祛风的概念还包括疏散风寒的治疗感冒药, 治疗风血相搏的抗过敏药, 治疗中
风和抽搐的镇痉镇静药等。 这时只讨论有关免疫病方面的内容。
祛风通络药有温通和寒通两类, 针对关节炎热证和寒证的两大类。 关节炎的急性期
热证表现为多; 慢性活动期热证、 寒证、 寒热错杂证均有; 病程长的晚期的寒证表现为
多。
祛风通络药的品种很多, 要选用那些临床效果好、 味不太苦、 饮片质体要重一些的
根茎类, 以使能大剂量应用, 并且毒副反应要小, 久服不伤胃的中药。
凉性、 平性的祛风药有忍冬藤、 虎杖根、 岗稔根、 海风藤、 桑枝、 寻骨风、 菝葜
等。 药性偏温的有威灵仙、 五加皮、 羌活、 独活、 僵蚕、 牛膝、 金雀根、 木瓜等。 这些
药的药性比较平和, 与凉性药一起使用, 一般不会生火。 性热的祛风药有制川乌、 制草
乌、 制附子、 桂枝、 细辛等, 短期使用即能生火。 蛇虫类药只要没有过敏反应也是治疗
关节炎的常用药。
祛风的方剂, 传统方有防己地黄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蠲痹汤、 羌活胜湿汤、 乌头
煎等, 经验方有忍冬藤汤、 温肾通络汤、 三根汤。
羌活、 独活、 威灵仙、 五加皮
这是一组药性比较平和, 效果又比较好, 副反应比较小, 药理和临床均证实对治疗
关节炎为有效的祛风湿药。
) 羌活
性味辛苦温, 有祛风解表、 散寒止痛功效。 药气浓烈。 古方中有许多以羌活 为 主药第 145 页
的方剂, 用以治疗风寒、 风湿引起的发热、 畏寒、 周身关节肿痛等症。 九味羌活汤中,
羌活与防风、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苍术、 黄芩、 甘草同用, 治疗外感风寒全身
酸痛; 羌活胜湿汤中, 羌活与独活、 藁本、 川 蔓荆子、 防风、 甘草同用, 治疗风湿
头痛、 一身尽痛; 蠲痹汤中, 羌活与姜黄、 当归、 防风、 黄芪、 赤芍、 甘草同用, 治疗
肩肘痹痛。 尚有大羌活汤、 川芎茶调散、 清空膏等, 都用羌活来祛风湿。
①临床应用
用于感冒发热, 全身酸痛, 与薄荷、 荆芥同用。
用于变应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与忍冬藤、 黄芩同用。
②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 苧烯、 蒎烯等多种烯类, 呋喃香豆素类, 欧前胡酚, 佛手内酯,
补骨脂内酯, 有机酸类, 氨基酸类, 单糖类等。
③主要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羌活挥发油有扩张皮肤血管、 发汗和明显的解热降温作用。
抗炎作用: 对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对大鼠足 肿胀、 关节炎症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 羌活挥发油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羌活挥发油能扩张冠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明显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从而改
善心肌缺血, 能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时间。
④常用剂量
⑤毒副反应
无毒副反应。 剂量大有内热、 出汗的不适反应。
临床体会
羌活对各种风湿病之关节肿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其挥发油有发汗解热、 消炎止
痛, 相当于非 体抗炎药的作用。 对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牛皮癣关节炎之急
性发作期或慢性活动期, 风热型或风寒风湿型都能使用, , 剂量越大, 发汗解
热消肿止痛的效果越好越快。
羌活温性, 用于内热患者可用生石膏、 生地黄等清热药来平衡。 汗多可用浮小
麦、 碧桃干来收敛。 除此之外, 没有其他明显副反应, 更没有非 体抗炎药那样的副作
用。 但对狼疮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之关节炎阴虚内热证型者效果较差, 而且服了会加
重内热和 干, 这是由于中医所讲的辛温伤阴伤津的缘故。
羌活在药理上有扩冠强心作用, 但临床并不应用。 这说明羌活对冠心病并不影
响。
) 独 活
性味辛苦温, 有祛风除湿功效。 独活寄生汤中, 独活与桑寄生、 秦艽、 细辛、 防
风、 当归、 生地黄、 川芎等同用, 治疗风寒湿痹, 腰膝酸痛。
①临床应用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牛皮癣关节炎、 骨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性关节炎
等。第 146 页
用于银屑病、 白癜风、 骨坏死疼痛。
②主要成分
含香豆素类之独活醇、 佛手柑内酯、 异白芷内酯、 伞花内酯等。 挥发油类之甲氧基
欧芹素、 百里香酚、 对甲基苯酚等。 还含植物 醇、 当归酸、 齐墩果酸等。
③主要药理作用
对关节炎有明显而持久的抗炎消肿作用。
能明显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能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
有镇静、 镇痛、 解痉作用。
独活醇提物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血栓形成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独活所含之香豆精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 能使受日光照射之皮肤发生光敏性皮
炎。
在补骨脂衍生物中, 光敏感活性以花椒毒素最强, 其次为佛手柑内酯, 欧芹属素乙
较弱。 异虎耳草素则无光敏活性。
④常用剂量
⑤毒副反应
剂量大了, 胃会不舒服。 服用时间过长、 剂量过大, 因独活香豆素类有肝毒性, 能
引起肝脂肪变性和坏死。
临床体会
独活适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牛皮癣关节炎、 多肌炎等关节肌
肉酸痛。 对服用皮质激素者, 光敏感有助于钙的吸收。
独活含补骨脂素衍生物, 能引起光敏感, 可用以治疗银屑病、 白癜风, 但对红
斑狼疮、 光敏性皮炎者不宜使用。
中医理论羌活走上肢, 独活走下肢, 习惯上羌、 独活常同用各 。 实际应用
上, 羌活是走窜全身的。 经验上羌活单用 比羌、 独活各 效果要好, 不适反应要
小。
对于独活的肝毒性, 只要不是大剂量地长期地使用, 常规剂量内一般问题不大。
)威 灵 仙
性味辛温, 有祛风通络功效。 古方灵仙除痛饮中, 威灵仙与独活、 白芷、 当归等
味药同用, 治疗风湿痹痛。
①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关节炎、 关节肌肉酸痛。
②主要成分
根含白头翁素、 白头翁内酯、 醇、 糖类、 酚类等。
③主要药理作用
能提高大鼠痛阈, 有镇有降压作用和有抗利尿作用。
④常用剂量
⑤临床体会
治疗各种关节炎和多肌炎的酸痛, 以及肾虚劳损兼有风湿的关节肌肉酸痛, 与
仙灵脾同用, 各 , 性温, 用于寒湿型为宜。
古书记载中有威灵仙无毒、 小毒、 有毒三种讲法。 威灵仙药材品种较多, 威灵
仙正品属毛茛科的, 该科有许多药材有毒副反应。 其有毒成分为原白头翁素, 加热后能
破坏, 成无毒的白头翁素。 临床使用对没有热象的关节肌肉酸痛, 用 以下, 没有副
反应。 用于有内热者, 服之燥热和胃部不舒。
书载威灵仙能治骨鲠咽喉。 使用过, 无效。 用于食道癌吐泡沫痰且梗阻, 用威
灵仙煎汤, 缓缓饮服, 能使痰液减少, 梗阻好转, 有开道效果。 这与威灵仙能松弛食管
平滑肌痉挛有关。
) 五加皮
五加皮的品种较多, 上海用的五加皮又名南五加皮和无梗五加皮, 东北用的是刺五
加。 这些都是五加科树的根皮。 北方用的是萝摩科的杠柳皮, 名香五加、 北五加。
五加皮辛温, 有祛风湿、 强筋骨功效。 传统上用于风湿痹痛、 腰膝酸软、 筋脉拘
挛、 下肢痿弱等症。 古方五加皮酒中, 五加皮与熟地黄、 丹参、 杜仲、 地骨皮、 天门
冬、 干姜、 蛇床子、 钟乳石同用, 治疗腰膝酸痛、 拘挛瘫痪、 小便余沥等症。
①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关节炎, 关节肌肉酸痛, 与威灵仙等同用。
用于免疫病有心肌损害, 与鬼箭羽等同用。
②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如 甲基水杨醛等, 还含多种多糖、 糖苷、 强心苷、 皂苷及有机酸等成
分。
③主要药理作用
五加皮对大白鼠的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有镇痛作用。 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有强心作用, 能使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④常用剂量
⑤毒副反应
没有毒副反应。
临床体会
五加皮性能平和, 既能消炎又能强心, 临床可用于各种关节炎, 又有心肌损害
的免疫病人更为适宜。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与生地黄、 防己、 羌活等配伍, 浸酒服更
好。 老年人更为适宜。
杠柳皮所含的强心苷具有类似毒毛旋花子甙的作用, 剂量不易掌握, 容易引起第 148 页
中毒。
刺五加有类似人参适应原样的作用, 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作为补气扶正药使用,
抗风湿不如五加皮。
忍冬藤
为金银花的藤。 性味甘凉, 有清热通络功效。 《本草纲目》 载其“治一切风湿气及
诸肿毒, 痈疽疥癣” , 《本草拾遗》 载其“主热毒血痢水痢” 。
) 临床应用
用于关节肌肉酸痛和免疫球蛋白亢进者。
) 主要成分
茎含生物碱、 绿原素。 叶含黄酮类忍冬苷木樨草素。
主要药理作用
①能使幼鼠胸腺萎缩而抑制免疫球蛋白。
②能解除肌肉痉挛, 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③能抑制速发型超敏反应, 显著抑制组胺和过敏介质的释放, 对第 型变态反应有
显著的抑制作用。
) 常用剂量
( ) 临床体会
①祛风湿药温性的多, 凉性的少。 忍冬藤是祛风通络药中性能平和的能清热的抗风
湿药, 是一味兼有抗风湿消炎止痛、 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免疫抑制药。 临床用于治疗各
种关节炎、 肌炎。 不论热证、 寒证、 寒热错杂证都可使用。 长期使用没有副反应。
②忍冬藤对免疫球蛋白亢进者, 即使没有酸痛症状的自身免疫病、 过敏性疾病也能
应用。
防己、 青风藤、 秦艽
) 防己
防己的药材较复杂。 古代分木防己和汉防己两类。 当今药材用的是防己科的木防己
和粉防己。 木防己又名青藤香; 粉防己集散在汉口, 又名汉防己、 石蟾蜍。 马兜铃科的
广防己, 又名防己马兜铃, 以及异叶马兜铃, 又名汉中防己, 这二药也作防己使用。
上海中药房处方汉防己、 防己给粉防己, 处方木防己给木防己、 广防己。 性味均苦
寒有利水消肿、 祛风止痛功效。
传统上应用于:
用于皮水四肢肿。 防己茯苓汤中, 防己与茯苓、 黄芪、 桂枝、 甘草同用。
用于风湿身重汗出。 防己黄芪汤中, 防己与黄芪、 白术、 甘草同用。
用于中风历节, 病如狂状妄行。 防己地黄汤中, 防己与桂枝、 防风、 甘草、 生
地黄同用。
用于支饮喘满。 木防己汤中, 木防己与石膏、 桂枝、 人参同用。
①临床应用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各种关节肿痛。第 149 页
②主要成分
汉防己含汉防己甲素、 乙素、 丙素等多种生物碱, 还含黄酮苷、 酚类、 有机酸等成分。
③主要药理作用
汉防己生物碱对实验性关节炎有较强的消炎镇痛作用, 是与兴奋肾上腺皮质、
加强分泌皮质激素有关, 能降低血管通透性。
能抑制豚鼠肺过敏介质和 的释放, 能抗过敏, 对第 、 、 型
过敏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明显降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
能抑制自身免疫引起的溶血; 能抑制人血小板聚集, 有解聚作用。
有解热降温作用。
有良好的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能松弛横纹肌。
汉防己甲素有很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能减少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 能显著增
加心肌血流量。 对豚鼠梗死心肌有保护作用。
所含各种生物碱有明显扩张血管而降低血压的作用。
防己生物碱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对癌细胞 的合成有很强的抑制
作用。
④常用剂量
左右。
⑤毒副反应
汉防己甲素静注大鼠 天, 大部分大鼠引起肝、 肾、 肾上腺细胞变性、 坏死。
临床体会
防己使用得当, 对自身免疫病、 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关节肌肉酸痛、 肿胀,
溶血、 血细胞破坏而减少、 皮疹、 紫癜、 高血压等都有治疗效果。 由于能提高激素水平
和抗过敏, 长期的小量应用, 对泼尼松减量有利。
防己临床使用大于 煎服, 可能会食欲减退, 更大剂量会有恶心呕吐反应,
而且和胃药消除不了。 对急性关节肿痛, 无胃病者, 用 , 治疗关节炎消肿止痛效果
很好。 多用些和胃药, 只用几天, 胃不舒服即停。 用防己 , 在复方中浸酒, 有效,
没有明显不适反应。
《本草拾遗》 载: “治风用木防己, 治水用汉防己。 ” 现代实际上治风湿病当用具
有消炎止痛作用的汉防己。 古人用汉防己治疗肾病水肿。 但汉防己既不能利尿, 也不能
降尿蛋白。 现已证实防己生物碱有肝肾和肾上腺毒性。 对慢性肾病者, 长期使用汉防
己、 木防己会影响肾功能。 故防己在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这在古代已有了记载, 如
《本草经疏》 载“肾虚小水不利, 虽有下焦湿热, 均忌。 ” 因此, 对肾病肾虚病人应禁忌
使用防己。
) 青风藤
为防己科的青藤、 华防己(又名过山龙) 和清风藤科的清风藤。 性味苦平, 有祛风
湿、 利小便功效。 《本草纲目》 载其能“治风湿流注、 历节鹤膝” 。
①临床应用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各种风湿病关节肌肉肿痛。第 150 页
②主要成分
青藤的根茎含青藤碱、 双青藤碱等多种生物碱。
③主要药理作用
青藤碱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消肿止痛效果, 这与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 肾
上腺系统促进皮质激素分泌有关。
有显著的中枢性镇静、 镇痛、 镇咳、 降温、 降压作用。
④常用剂量
。 青风藤饮片复方中煎服, 副反应较轻。
⑤毒副反应
青藤碱能促进组织释放组胺, 能引起过敏性皮炎以及促进胃酸分泌和胃痛, 还能引
起白细胞下降。
临床体会
青风藤治疗各种关节炎都有效。 剂量较大时宜与抗过敏和护胃的中药一起使用。
所提取的单体青藤碱片, 有消炎止痛作用, 用于关节炎轻症较好。 服用携带方
便。 但有较轻的过敏和胃痛反应, 停药后大多能自行消除。
) 秦 艽
为龙胆科大叶龙胆、 粗茎龙胆的根。 性味苦平, 有祛风湿、 清虚热功效。 大秦艽汤
中, 秦艽与生熟地黄、 石膏、 羌活、 独活、 黄芩、 细辛等 味药同用, 治疗风湿痛,
手足不仁; 秦艽鳖甲散中, 秦艽与鳖甲、 地骨皮、 柴胡、 知母、 青蒿等同用, 治疗骨蒸
壮热, 消瘦盗汗。
①临床应用
用于风湿病活动期, 既有关节炎, 又有低热的患者。
②主要成分
含生物碱, 如秦艽碱甲、 碱乙、 碱丙, 还含糖、 挥发油等。
③主要药理作用
秦艽碱甲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抗炎消肿作用。 能降低血管通透性, 其抗炎作
用是通过神经系统兴奋垂体一肾上腺分泌皮质激素而实现的。
有抗过敏抗组胺作用。
有镇静、 镇痛、 解热等作用。 其镇痛作用与乌头、 延胡索合用能增强。 能抑制
家犬反射性肠液分泌。
尚有降压和升高血糖作用。
④常用剂量
。 很苦, 有胃部不适反应。
⑤临床体会
秦艽传统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低热、 虚劳低热。 秦艽退低热, 以清退风湿病
引起的低热、 关节痛为好, 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 长期使用对泼尼松减量有利。
防己、 青风藤、 秦艽用于免疫病之关节肿痛, 既有促进肾上腺皮质代偿而起消
炎止痛的作用, 防己、 秦艽又有抑制免疫、 抗过敏的作用, 临床有较好的疗效。第 151 页
三药味很苦, 均有消化道反应, 防己、 秦艽尤为明显, 能使动物致呕, 临床使
用时间稍长或剂量稍大就会出现食欲减退, 继续服用则恶心呕吐、 胃痛, 甚至与和胃止
呕药一起使用也消除不了。 故临床只能按常规剂量使用, 一俟出现纳食不香要立即撤
药, 这是中医所谓的“苦寒伤胃” 的一个较典型的例子。 对已经纳食不好的虚劳内伤低
热者, 秦艽、 防己还是不用为宜。
木防己和青风藤已取出单体木防己乙素注射液和青藤碱片, 曾试用于临床。 前
者用于降低血压, 久已停用。 后者治疗关节炎, 已正式生产。
麻黄、 防风
) 麻黄
味辛、 微性苦温, 有发汗解表、 平喘利水功效。 传统上用于感冒风寒, 咳嗽气喘,
风疹身痒, 风水水肿, 风邪顽痹, 骨节疼痛。
①临床应用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各种关节肿痛, 与细辛、 威灵仙等同用。
用于咳嗽、 哮喘、 肺炎, 与杏仁、 象贝母、 生石膏、 生甘草等同用, 如古方三
拗汤、 麻杏石甘汤。
用于荨麻疹、 皮肤过敏, 与黄芩、 生地黄同用。
②主要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 主要有麻黄碱、 伪麻黄碱、 去甲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等。 黄酮类有
洋元荽黄、 草棉黄素、 山柰素、 白飞燕草苷元等。 有数十种挥发油, 如芳樟醇、 烯醇
类、 烯类、 酮类等。 尚含鞣质、 数十种微量元素, 如铁、 锌、 钙、 铅、 锶 铝等。
③药理作用
有解热降温作用, 能使汗腺分泌, 有中等度发汗作用。
有抗过敏、 抗变态反应作用。 能使致敏大鼠保护其肥大细胞免受抗原攻击, 抑
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
麻黄生物碱和黄酮有抗炎作用, 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 而有镇痛作用, 对家
兔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能抑制血小板血栓素 的生成。
麻黄碱的结构, 与肾上腺素相似, 具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 有增强心肌收
缩的作用, 能升高血压, 使舒张压、 收缩压均升高。 而麻黄次碱和麻黄挥发油能扩张血
管而有降压作用。
麻黄生物碱和黄酮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有平喘作用。 对胃肠平滑肌起松
弛作用, 能抑制蠕动。
麻黄碱能使膀胱括约肌的张力增加。 而使排尿次数减少。 能使疲劳的骨骼肌能
显著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
麻黄碱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较肾上腺素为强。 能引起失眠、 神经过敏、 不安、
震颤等症状。 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量, 有中枢性镇咳作用。
麻黄能抑制肌 和氧自由基的产生, 使甲基胍形成减少, 从而改善慢性肾衰大鼠
的肾功能, 并能使大鼠血中尿素下降, 血钙上升。第 152 页
麻黄能防止大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增加, 能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和提高代
谢, 因而能减肥。
其他尚有抑制流感病毒、 利尿和升血糖作用。
④常用剂量
⑤临床体会
免疫病人免疫功能紊乱, 很容易感冒感染, 用了治感冒镇咳的西药和抗生素,
感冒症状已除, 但咳嗽不止, 咽痒, 无痰或有痰, 有的长达一个多月不愈。 这种情况必
须服中药宣肺止咳, 以麻黄为主药, 与象贝母、 杏仁、 甘草、 黄芩同用。 黄芩能使麻黄
增效并减少副反应, 黄芩的剂量应是麻黄的 倍。
麻黄用于哮喘发作时, 虽然即刻有效, 但很容易耐药。 用黄芩来增效减毒, 同
时与也能扩张支气管的炙苏子、 白毛夏枯草同用以增效。 并服胎盘粉、 仙灵脾以平喘治
本, 来控制哮喘。
麻黄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牛皮癣关节炎、 变应性关节炎, 对关节肿痛有一定
效果。 但麻黄能引起光敏感和心动过速, 对狼疮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关节炎只可短期
使用, 不宜久用。
麻黄能升高血压, 对有高血压的狼疮病人, 由于治疗需要, 必须用麻黄, 可以
与降压药同用, 并加强观察, 一般不会有不良并发症。 对有 次/ 分以上的心动过速
者, 麻黄不宜使用。
麻黄能抗过敏, 治疗过敏性疾病有效。
麻黄长期服用能降脂减肥, 但对于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 用麻黄弊多利少, 如
兴奋失眠、 血压升高、 心率加速等难以纠正。
麻黄对没有发热, 原来未出汗者, 用了一般不会出汗, 如与羌活、 桂枝、 香薷
同用, 则能大量出汗。
书载麻黄根能止汗, 能治自汗盗汗。 临床应用, 原无汗者不影响, 原有汗者非但不
能止汗, 反而增加出汗。 这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麻黄根中混入了麻黄, 或有其他什么原
因。
) 防 风
为伞形科植物。 味辛、 甘性微温, 有祛风解表、 胜湿镇痉功效。 传统上用于感冒发
热、 风湿痹痛、 风疹瘙痒、 破伤风、 腹痛腹泻、 便血崩漏等病证。
①临床应用
感冒未尽, 关节痛加重 又治感冒, 又治关节炎, 可与羌活同用。
溃疡性结肠炎和肠炎性关节炎, 有腹痛腹泻, 大便出血, 又有关节痛, 与白芍、
黄连等同用。
狼疮癫痫样抽搐, 以及多发性硬化症抽搐, 与南星、 钩藤同用。
②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 酚类、 多糖类、 苦味苷、 有机酸等成分。
③主要药理作用第 153 页
有中等度降温解热作用, 有抗痉厥作用。
对关节有消炎镇痛用, 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对肠肌和支气管平滑肌有解除痉挛的作用。
④常用剂量
⑤临床体会
防风治疗感冒后关节痛与肠炎后关节痛为好。 古方治疗腹痛腹泻的痛泻要方中有防
风, 这与解痉有关。 传统上用于肝风抽搐, 已证实有抗痉厥作用。
传统上防风治疗风疹块、 过敏性皮炎, 是否能抗过敏其机制并未证实。
川乌、 草乌、 附子
以 三药都是大辛大热的药。 有温阳通络、 散寒止痛功效。 只适宜用于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以及水饮积聚、 寒湿痹阻的风湿病人和免疫病人。 对那些有热象的和有阴虚情
况的病人不宜使用。
川乌是乌头栽培品的块根, 草乌是野生乌头的块根, 附子是川乌的子根。
传统上应用有:
乌头汤: 川乌与麻黄、 黄芪、 芍药、 甘草同用, 治疗历节病不可屈伸, 关节疼
痛 。
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三方分别为附子与桂枝、 姜、 草、 枣
同用, 附子与白术、 姜、 草、 枣同用, 附子与桂枝、 白术、 甘草同用, 都是治疗风湿相
搏、 身体疼烦、 骨节烦疼、 不得屈伸之症。
四逆汤: 附子与干姜、 甘草同用, 治疗少阴病下利, 四肢厥冷。
附子汤: 附子与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同用, 治疗少阴病, 其背恶寒;
真武汤: 附子与生姜、 白术、 茯苓、 芍药同用, 治疗少阴病, 有水气。
麻黄附子汤: 附子与麻黄、 甘草同用, 治疗少阴病水肿。
传统上川草乌治疗历节痹痛为主, 附子治疗阳虚畏冷, 脉微细为主, 也治痹痛。
) 临床应用
①用于关节炎, 以寒湿型者为主, 寒热错杂的可与清热药同用, 如生地黄、 忍冬藤
等, 要寒热温凉平衡。
②用于心肌损害, 心衰, 尤其是心率减慢者。
③用于大动脉炎后之无脉症, 与川芎、 红花同用。
④用于胸水、 腹水、 关节腔积液, 病程较长, 辨证有寒象者。
⑤用于慢性肾病, 蛋白尿, 泡沫尿, 浮肿, 畏冷者。
用于药物性骨坏死, 胯部疼痛, 走路掣拉, 与接骨木同用。
用于肺间质炎, 有泡沫痰者, 与白芥子、 葶苈子同用。
主要成分
附子生物碱分为二萜类生物碱, 异喹啉生物碱, 多巴胺类生物碱。 以二萜类生物碱
尤为重要。 有双脂型 类如乌头碱、 中乌头碱、 下乌头碱、 去氧乌头碱等。 单脂型二
萜类如苯甲酰乌头胺、 脂乌头碱。 二萜醇胺生物碱、 乌头原碱等。 其他二萜类生物碱如第 154 页
塔拉胺等。 双脂型生物碱在附子中占较大比例, 毒性最强, 炮制后部分水解为单脂型生
物碱, 毒性大为降低。 继续水解为醇胺类生物碱, 毒性更小。
其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碱和以儿茶酚胺为基本构架的棍掌碱。 四川 江油附子的强心
成分为尿嘧啶。 附子尚含降血糖成分乌头多糖
川乌含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 乌头多糖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三药的生物碱能兴奋垂体 肾上腺系统, 促进皮质激素的分泌。 对实验性关节炎
有明显的消炎、 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 中乌头碱的消炎作用是中枢性的, 与肾上腺无
关。
②制附子对细胞免疫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能显著提高豚鼠的补体含量。 能明显促进
脾脏抗体和血清抗体的生成。
③能使脂质代谢增高, 糖、 脂肪、 蛋白质代谢增强, 从而使人有热的感觉, 起到温
补命火、 温阳散寒、 祛风通络的功效。
④乌头、 附子不含强心苷, 但有较强的强心作用, 与所含的钙离子和去甲乌药碱有
关。 去甲乌药碱的强心作用有类似于异丙基肾上腺的作用, 能增加心率、 心输出量和冠
脉流量; 其强心作用的机制与通过激活心肌细胞 受体有关。
含有去甲乌药碱的中药尚有细辛、 高良姜、 蜀椒、 丁香、 吴茱萸、 乌药等热药。
⑤制附子有抑制凝血功能和抗血栓作用。
去甲乌药碱有显著的平喘作用, 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能清除超氧自由基, 抑制
脂质过氧化。 乌头多糖有降血糖的作用。
乌头注射液能抑制人体外胃癌细胞的有丝分裂, 使癌细胞核有丝分裂停止在分裂
中期。
) 常用剂量
三药均为 。 对有心脏病房颤的病人不宜使用。 辨证为阴虚内热者谨慎使用。
毒副反应
三药的生品所含的乌头碱有极强的毒性, 乌头碱是房颤动物模型的用药。 三药都需
经过严格的炮制, 生品需经 小时以上的煎煮, 使有毒成分乌头碱大量破坏, 才能使
用。 煎煮时间越长, 毒性越小, 消炎和强心作用越好。 处方为制川乌、 制草乌、 制附
子。 生品要用规定的剧毒处方笺才能配药。
) 临床体会
①三药是治疗痹病, 尤其是寒湿痹的主要药。 都能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
脊柱炎等关节肌肉疼痛、 畏冷, 辨证为寒痹者。 一般川乌、 草乌同用。 中医治疗关节肿
痛的中药很多, 草乌、 川乌、 附子只适用于有寒湿症情的, 对有热象的关节肿痛, 要配
伍得当, 滥用反会加重疼痛。
②附子用于心率减慢的心律失常和心衰以及肾阳虚寒之肾病肢冷、 浮肿、 蛋白尿为
好。
③附子并不利水, 但与利水化饮药同用, 能使胸水、 腹水、 心包积液、 关节腔积
液, 泡沫痰、 泡沫尿等加速吸收, 但这必须辨证是寒饮, 不是热饮。 这就是中医温阳利第 155 页
水的机制。
④乌附生品有大毒。 临床上用生乌头、 生附子治疗关节炎、 癫痫, 必须谨慎, 出现
房颤中毒者, 屡有报道。 生品煎汤可用来泡手泡脚, 可加强疗效, 但也要注意安全。
桂枝
为肉桂树的嫩枝, 有温肾通阳、 祛风通络功效。
传统上应用:
①桂枝汤中, 桂枝与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同用, 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②桂枝芍药知母汤中, 桂枝与芍药、 知母、 麻黄、 附子、 白术、 防风、 生姜、 甘草
同用, 治疗历节肢节疼痛。
小建中汤中, 桂枝与芍药、 姜、 枣、 草、 饴糖同用, 治疗腹痛, 喜温喜按; 黄芪
建中汤, 即小建中汤加黄芪, 治疗虚劳里急, 诸不足, 短气困倦。
④苓桂术甘汤中, 桂枝与茯苓、 白术、 甘草同用, 治疗痰饮病, 胸胁支满。
⑤肾气丸中, 桂枝、 附子与熟地黄、 山药、 山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同用, 治疗
肾阳不足、 腰腿酸软、 肢冷、 痰饮。
桂枝茯苓丸中, 与茯苓、 丹皮、 桃仁、 芍药同用, 治疗妇人血瘀经闭, 小腹宿
块。
临床应用
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 有四肢冷痛, 雷诺现象, 关节腔积液。
②用于慢性肾炎, 泡沫尿, 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浮肿, 腹水。
③用于肺间质炎、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肺心病、 心衰、 慢性肺水肿之泡沫痰,
动则气喘, 与麻黄、 附子同用。
④用于白塞病, 与土茯苓、 丹皮同用。
⑤用于浆膜炎之胸腔、 腹腔、 盆腔、 关节腔积液, 与葶苈子、 白芥子同用。
用于艾迪生病、 慢性桥本甲状腺炎、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与
附子、 地黄等同用。
主要成分
含桂皮油, 主要是桂皮醛。 其他还含反式桂皮酸、 香豆精、 原儿茶酸、 谷 醇、
长链脂肪酸等。
主要药理作用
①桂枝有提高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的作用, 并能加速新陈代谢而有热的感觉。
②有扩张周围血管以及皮肤和肾脏血管的作用, 加快血流。
③有解热降温、 发汗和利尿的作用。
④有抗炎作用, 并与白芍有协同作用, 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但也有报道桂皮醛能
释放组胺而引起皮疹。
⑤有镇静、 镇痛、 抗惊厥作用, 对毛细血管有扩张作用。
有止咳祛痰, 稀释痰液作用。
能促进胃肠蠕动, 有健胃和利胆作用。
常用剂第 156 页
。 桂枝性热, 很易上火, 有内热者不宜使用。
) 临床体会
①我们临床用桂枝与仙灵脾、 威灵仙配伍, 用于免疫病病程较长, 出现腰酸、 畏
冷、 关节冷痛; 与水牛角、 丹皮配伍, 活血通脉治疗血管炎、 雷诺现象之手足清冷者;
与生地黄、 龟甲同用, 治疗低蛋白血症之浮肿腹水、 泡沫尿; 与麻黄、 象贝母、 白芥子
同用, 治疗间质性肺炎之咳嗽、 泡沫状痰; 与葶苈子、 白芥子、 鹿角霜同用, 治疗胸
腔、 心包、 关节滑囊之积液。 有时对用了常规中西药物仍然利不动小便的水肿腹水病
人, 加用了桂枝 , 小便得通。 这是中医理论所讲的桂枝能通利肺气, 气化膀胱, 通
调水道的缘故。
②对免疫病、 风湿病之高热并有畏冷寒战的病人, 已经用了非 体抗炎药, 发了
汗, 热度降了又升, 仍然不退, 用了生石膏、 羚羊角也不退的情况下, 加用桂枝, 来反
佐生石膏, 调和营卫, 有时会使热度迅速退下。 这是中医所谓的“有汗用桂枝, 无汗用
麻黄” 退热的道理。
③桂枝很热, 药后数小时就有热感, 有的出现龈浮牙痛, 影响食欲, 大便干结, 甚
至出血。 附子的热感有的要两三天以后才出现, 桂枝比附子的热感要早一二天。 所以用
桂枝要比附子更谨慎, 不可随便使用。 必须辨证, 要有寒象, 无热象; 有血瘀但无出血
倾向者才可使用。
细辛
性味辛温, 有祛风散寒、 除痹止痛功效。
传统应用有:
①麻黄附子细辛汤中, 细辛与麻黄、 附子同用, 治疗阳虚之人外感, 恶寒发热。
②小青龙汤中, 药有麻黄、 桂枝、 芍药、 细辛、 五味子、 干姜、 半夏、 甘草, 治疗
痰饮咳嗽气喘。
③在九味羌活汤、 大羌活汤、 川芎茶调散、 独活寄生汤、 三痹汤等祛风通络的方剂
中, 都用细辛来治疗关节痛或头痛。
) 临床应用
①用于各种关节炎、 关节肿痛。
②用于哮喘、 泡沫痰。
③用于头痛、 牙痛, 过敏性鼻炎有鼻塞、 白涕。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 主要为甲基丁香油酚、 细辛酮、 细辛醇、 去甲乌药碱、 黄樟醚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挥发油有抗组胺、 抗变态反应、 抗过敏作用, 能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
的释放。
细辛对 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是一味免疫抑制药。
③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有退热、 镇痛作用。
④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而有局部麻醉作用, 有兴奋呼吸、 止咳、 解痉平喘、 强心、
增强脂质代谢等作用。第 157 页
) 常用剂量
。 细辛的剂量过大有恶心反应。
) 临床体会
①细辛与川草乌配合常用来治疗关节痛、 神经痛; 与麻黄、 桂枝配合治疗咳嗽气
喘、 泡沫痰多之症, 与石膏、 生地黄配合治疗牙龈浮痛, 与川芎、 白蒺藜同用治疗头
痛。
细辛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 这与其能抗过敏、 抗变态反应、 抑制免疫、 消
炎镇痛有关。
②乌头、 附子、 细辛用量过大或加工不良或药证不符, 会有明显的毒副反应, 有发
麻、 头晕、 心慌、 抽搐, 甚至昏迷的症状。
③细辛所含黄樟醚是一种致癌因子, 不宜制成中成药长期服用。 细辛在复方中长期
煎服, 临床尚未发现与癌症发病有关。
西药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甲氨蝶呤等也是致癌因子, 细辛与之相类似, 在一
段时间内使用是安全的。
菝葜、 金雀根
( ) 菝葜
菝葜又名铁刺苓。 味甘、 酸性平, 有祛风利湿、 消肿解毒功效。 《本草纲目》 云其
主治腰背寒痛, 风痹, 又治消渴。 《普济方》 有菝葜、 乌梅方治疗消渴饮水不休的记载。
①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关节炎, 关节肿痛, 腰背酸痛; 银屑病; 痛风; 以及肿瘤, 如消化道癌
症。
②主要成分
菝葜含薯蓣皂苷元为主的多种皂苷, 菝葜皂苷 等, 菝葜素、 齐墩果酸、
山柰素、 谷 醇、 生物碱、 酚类、 有机酸、 糖类等多种成分。
③主要药理作用
菝葜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④常用剂量
⑤毒副反应
无明显毒副反应。
临床体会
菝葜祛风湿较弱, 似有扶正功效。 治疗腰腿痛与岗稔根、 金雀根配伍; 治疗糖尿病
与玄参、 知母等配伍; 治疗痛风与红藤、 虎杖同用。 消化道肿瘤手术后可长期服用, 没
有副反应, 还有强壮功效, 为一味扶正抗癌药。
金雀根
又名锦鸡儿根。 味甘, 性微温, 有益气活血、 祛风止痛功效。 传统上用于体虚乏
力、 气短浮肿、 风湿痹痛等症。
①临床应用第 158 页
用于各种关节痛, 如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 骨关节炎、
颈椎病、 腰腿痛、 痛风等关节肿痛。
用于各种肾病蛋白尿, 如狼疮性肾炎、 免疫性肾病、 紫癜性肾炎等之蛋白尿。
用于多肌炎、 皮肌炎、 硬皮病、 重症肌无力等多种自身免疫病, 肌酸、 肌无力。
②主要成分
含生物碱、 种异黄酮类成分、 胡萝卜苷、 齐墩果酸、 内酯香豆素、 植物甾醇、 门
冬酰胺, 还含 种抗炎成分和 种皂苷等。
③主要药理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金雀根对小鼠 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明显抑制
小鼠脾脏 淋巴细胞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和血清凝集素抗体的生成。
有抗炎作用, 这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有降压作用, 有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④常用剂量
⑤毒副反应
无明显毒副反应。
临床体会
金雀根是治疗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肾炎等免疫病、 风湿病的常用药。
对关节炎、 肌炎、 蛋白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这可能与其有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用于失眠有一定效果。
金雀根传统上是一味补气活血的强壮药, 作为免疫抑制药, 临床有效果, 既没
有副反应, 而且还有强壮功效, 又不苦。 这在中药中是比较少见的。
蛇
蛇类药在《本草纲目》 记载有蚺蛇、 白花蛇、 乌蛇、 金蛇、 水蛇、 蝮蛇、 赤楝蛇、
兰蛇、 两头蛇、 天蛇等许多种。 现药房供应的有游蛇科的乌蛇; 蝮蛇科的五步蛇, 商品
名大白花蛇、 蕲蛇; 以及眼镜蛇科的银环蛇之幼蛇, 又名金钱白花蛇。 后两种有些书上
统称白花蛇。 这些蛇都去除了内脏、 头尾和毒牙。
乌蛇甘平, 白花蛇甘咸温, 都有祛风通络功效。 《本草纲目》 载白花蛇主治中风湿
痹不仁、 筋脉拘急、 骨节疼痛等症, 得酒良。 有濒湖白花蛇酒, 白花蛇与羌活、 当归、
防风、 天麻、 秦艽、 五加皮同用, 浸酒, 治半身不遂、 骨节疼痛。 乌蛇治诸风顽痹、 皮
肤不仁、 风瘙瘾疹等症。 《圣济总录》 定命散中, 乌蛇、 白花蛇、 蜈蚣同用, 研末, 治
疗破伤风项强身直。
) 临床应用
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②用于皮肤瘙痒症。
主要成分
蛇肉中含蛋白质、 脂肪。 蛇毒中含凝血酶样物质, 为一种糖蛋白; 还含酯酶和 种
抗凝血物。 银环蛇蛇毒中含 环蛇毒素, 系由 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第 159 页
主要药理作用
蛇有镇静镇痛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 常用剂量
乌蛇、 蕲蛇均为 , 金钱白花蛇为 条。 浸酒为好。
毒副反应
银环蛇蛇毒有 和 环蛇毒素两种神经毒。 五步蛇毒素为血循毒。
) 临床体会
①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疗效。 去了毒牙、 毒腺的蛇肉蛇
骨, 能食用, 似乎无毒。 临床使用, 对关节炎肿痛, 单用疗效甚弱, 要在复方中使用,
但疗效也难以确定是蛇的作用。
②《本草纲目》 记载白花蛇“通治诸风” 。 中医风之概念较广, 古书记载白花蛇用
于包括白癜风、 破伤风、 中风不遂、 脑风头痛、 麻风疥癞、 风疹瘙痒、 急慢惊风、 小儿
风热等病证的治疗。 大部分与皮肤病和神经系统病证有关。 也记载了风湿、 风痹不仁、
鹤膝风、 鸡距风等与关节炎有关的病证。 蛇是皮肤病的常用药, 对关节炎可能有效果,
尚需进一步研究。
③临床经验方: 乌蛇、 蕲蛇各 , 金钱白花蛇 条( 任选 种 ), 羌 活
生熟地黄各 , 忍冬藤 , 木防己 , 红 花 , 川 芎 , 五加皮 , 川 断
补骨脂 , 炙龟甲 , 知 母 蜈蚣 条, 全蝎 , 僵 蚕 , 川 牛 膝 , 陈 皮
, 佛 手 , 生甘草 , 大枣 只, 浸白酒 天, 取酒, 每日
次, 每次 , 可稀释和调味。
蛇性有温有凉, 性温性平的多, 性凉的少, 不像有些保健品和民间传说所讲的蛇是
凉性的, 都能清热。
蛇作为野生动物, 药用数量是有限的, 不是大量的, 并且可以养殖。 如作为食物,
大量捕杀会影响生态平衡, 应加以保护, 严禁滥捕。
蜈蚣
性味辛温, 有毒。 有祛风镇痉功效。
)临床应用
①用于各种关节炎, 以寒湿型为宜。
②用于肿瘤。
)主要成分
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 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 还有胆甾醇和多种氨
基酸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有消炎、 镇痛、 止痉作用。
②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增强作用。
③有抑制癌细胞的抗癌作用。
常用剂量
条, 水煎服, 研末, 每次
, 吞服。第 160 页
毒副反应
蜈蚣温燥, 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过去曾有报道, 一次用 条引起中毒, 一次用
条而致人死亡。
) 临床体会
①蜈蚣治疗关节炎、 神经痛, 有止痛效果, 可与全蝎、 僵蚕配伍。 过去曾在复方中
用于消化道癌症、 肝癌、 骨癌等, 能改善症状, 起到扶正抗癌的作用。
②蜈蚣可用于疮疡肿毒。 但常有过敏反应, 不宜用于皮肤过敏性疾病。
③蛇虫类药搜风剔络, 用于治疗较顽固的关节炎。 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有用虫药
蜣螂虫、 全蝎、 地龙、 穿山甲、 蜂房等治疗历节痹痛的案例。 我们临床用蛇虫药与羌
活、 生地黄一起, 煎汤或浸酒,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消肿止痛的效果。 但对有皮疹的风
湿病、 免疫病、 过敏性疾病要谨慎使用, 以防过敏。
马钱子
又名番木鳖, 为马钱科马钱树的种子。 性味苦寒, 有大毒, 有通络止痛、 清热散结
功效。 首载于《 本草纲目》 中, 治疗咽喉痹痛, 消痞块。 在《 外科全生集》 中有一配
方, 用甲尾片、 番木鳖、 川附子同用, 研末, 治疗手足不仁、 骨骱麻木。
) 临床应用
①用于各种关节痛和神经痛。
②用于癌症和癌症引起的疼痛。
主要成分
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 、 马钱子碱。 此外尚含番木鳖次碱、 马钱子新碱等多种
生物碱, 还含脂肪油、 蛋白质、 番木鳖苷等。
主要药理作用
①所含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 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 大剂
量可出现强直性惊厥。 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 使呼吸加深加快, 并有明显的镇咳祛
痰作用。 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 而使血压升高。
②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促使病人苏醒。 但大剂量在短暂的兴奋后, 即发生
超限抑制现象。 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
③能提高感觉中枢的功能, 使视觉、 听觉、 味觉、 触觉的功能提高。
④能促进胃液分泌, 增加食欲。
⑤马钱子在高浓度时能抑制淋巴细胞有丝分裂, 低浓度时能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
裂。
常用剂量
马钱子一只(约 , 煎汤服。
毒副反应
为剧毒药, 剂量稍大有抽搐反应, 严重者有角弓反张。
) 临床体会
我们用马钱子治疗关节痛、 神经痛和恶性肿瘤。 曾用过不同的炮制方法。
①油炸法: 与等量之麻黄同煮软, 去皮、 去芯, 油炸后去油, 研末;第 161 页
②沙炒法: 用黄沙炒软后, 去芯不去皮, 研末;
③制片法: 用水煮熟, 不去芯不去皮, 粉碎后压片为片剂。 先后名风痛散、 风痛
片。 散剂片剂每次吞服 。 在 多年中使用了 万多病例, 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和经验, 对各种关节痛的总有效率为 。 曾研究去掉生物碱的去碱片其镇痛效
果明显下降, 说明其有效成分与总生物碱有关。
近 多年我们将马钱子生药在复方中常规煎服, 每次 , 也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用马钱子生药煎服治疗癌症既能抗癌又能镇痛, 对食管癌梗阻有开道的效果。
生马钱子初次剂量 。 常用有耐药性, 一段时间后可加至 , 最多不可超过
初次剂量决不可大于 。 年高和体弱者 就可能出现抽搐反应, 可多饮凉开水。 如出
现严重的抽搐为士的宁中毒, 可用镇静药、 安眠药拮抗。
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
( 雷公藤
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又名断肠草。 性味苦温, 有大毒, 有祛风解毒功效。 民间
外敷治疗关节炎。 近 多年, 对雷公藤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和开发应用。
①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自身免疫病, 如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白塞病、 肾病综合征、 银屑病
等。
②主要成分
雷公藤含有生物碱、 卫矛醇、 二萜类化合物、 三萜类化合物、 雷公藤总苷等成分。
③主要药理作用: 雷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能抑制大
鼠关节炎炎症和血管通透性。 雷公藤尚有抗肿瘤、 杀虫、 抗菌、 抗生育的作用。
④常用剂量
中成药有雷公藤多甙片, 每日 次, 每次 片。 毒副反应很大, 如闭经、 白
细胞下降, 肝肾功能损害等。
⑤毒副反应
雷公藤的根、 茎、 叶、 花都有剧毒。 中毒症状有呕吐、 腹痛、 腹泻、 白细胞和血小
板减少、 闭经、 心电图改变、 体温下降、 血压下降、 休克、 少尿、 浮肿、 蛋白血尿。 后
期发生骨髓抑制、 黏膜糜烂、 皮肤色素沉着、 脱发等。 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是其主要
致死原因。 临床不用饮片煎服。
临床体会
各种雷公藤制剂和雷公藤多甙片曾用于治疗慢性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红斑狼疮、
白塞病、 脉管炎、 湿疹、 银屑病等多种免疫病。 临床均取得一定的疗效。
由于其毒副反应太大和停药后病情反跳,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雷公藤多甙片能普遍
引起闭经, 停药一段时间后, 大多能恢复月经, 但临床上有少数女病人从此不再来月
经。 因此对未婚未育女性必须慎重使用各种雷公藤制剂。
) 昆明山海棠
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又名火把花、 六方藤、 粉背雷公藤等。 性味苦温, 有祛风
除湿、 活血通络功效, 有毒。 民间用于关节炎、 肾炎等。第 162 页
①临床应用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红斑狼疮、 慢性肾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银屑病、 白
塞病等。
②主要成分
含生物碱、 萜类、 内酯类等化合物。
③主要药理作用
本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能明显抑制迟发型超敏反
应。 可减轻肾小球病变的程度, 减少蛋白尿。
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能显著抑制小鼠皮肤血管通透性, 显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
肿胀。
能显著使精子数量减少, 畸形增多。 对雌小鼠有抗早孕、 抗着床作用, 并能引
起死胎。
④常用剂量
民间用茎枝鲜品 , 水煎服。 有中成药昆明山海棠片, 早已应用于临床。
⑤临床体会
本药对各种免疫病有一定疗效。 毒副反应比雷公藤的要轻, 有肝肾功能损害、 闭
经、 影响男女性功能等。 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反跳。 因此限制了该药的扩大应用。
其他祛风通络中药
) 川牛膝、 僵蚕
川牛膝味苦、 酸性平, 有祛风活血功效。 僵蚕咸平, 有熄风镇痉功效。 二药都含昆
虫 酮衍生物, 长期服用能提高肾上腺皮质的代偿功能, 而具有类固醇激素样抑制关节
炎症的作用。 但临床应用时此二药的药性、 疗效均较弱。
牛膝尚有怀牛膝、 土牛膝两种。 怀牛膝活血补肝肾, 治腰酸; 土牛膝清热解毒, 治
咽喉痛。
川牛膝、 僵蚕的常用剂量 。 没有毒副反应。
徐长卿
性味辛温, 含丹皮酚、 黄酮苷、 挥发油等成分。 有扩张血管、 抗血管炎、 镇痛等作
用。 临床治疗脊柱炎引起的腰背下肢疼痛, 与岗稔根、 虎杖根同用。 有报道治疗白塞病
眼部损害有一定的效果。 可能与抗血管炎的作用有关。
常用剂量
) 海桐皮
性味苦温, 含生物碱、 有机酸, 有镇静、 镇痛作用, 常规剂量即有消化道反应, 一
般不宜应用。
) 杨柳枝、 西河柳(又名柽柳)
一性凉一性平, 均含水杨苷, 能转化为水杨酸而起到解热止痛发汗的作用。 临床治
疗风湿热、 风湿性关节炎、 感冒发热时全身酸痛, 两药可同用, 也可与羌活同用, 能退
热发汗解痛, 有时一剂即有效。
常用剂量第 163 页
) 岗稔根
又名山稔根、 桃金娘, 性甘性平, 有祛风通络、 止血、 镇痛功效, 民间单方用其治
疗风湿痛、 胃痛和肝炎。 我们临床用岗稔根治疗关节炎, 与五加皮、 忍冬藤同用。 经验
方三根汤中, 岗稔根与虎杖根、 金雀根同用, 治疗腰骶部疼痛。
常用剂量 。 没有毒副反应。
) 寻骨风
其原植物为绵毛马兜铃, 又名白毛藤。 性味苦平, 含生物碱, 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
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临床可治疗各种关节炎, 有消炎止痛效果。
常用剂量 。 所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 不宜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上海地区的白毛藤是茄科的蜀羊泉。
) 肉桂
肉桂是桂树的树皮, 桂皮油的含量比桂枝多, 有温补肾阳、 命门之火的功效。 著名
方剂济生肾气丸中, 六味地黄丸加附子、 肉桂、 川牛膝、 车前子, 治疗肾虚腰重足肿;
右归饮中, 药用熟地黄、 山药、 山萸、 枸杞子、 杜仲、 附子、 肉桂、 甘草, 治疗肾阳不
足, 腰酸肢冷。 临床肉桂可与附子、 巴戟肉等同用, 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甲状腺
功能减退并出现畏冷的病人。
常用剂量: 。 有热象和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 全蝎
性味咸辛平, 有抗惊厥作用, 但较蜈蚣弱, 有镇静、 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止痛的效
果全蝎比蜈蚣强。 二药常同用。
常用剂量: , 水煎服; , 研末吞服。
) 蜂毒
为蜜蜂的工蜂螫刺腺内的有毒液体。 其成分有磷脂酶 、 脱氢酶抑制因子、 多肽
类、 蚁酸、 组胺等。 大白鼠经 只蜜蜂的蜂螫后能产生相当于 个单位的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的作用。 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临床上用蜂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荨麻疹、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取得一
定的疗效, 可能是通过垂体 肾上腺系统促进了皮质激素分泌而发挥了治疗作用。 蜂毒
还有镇痛作用, 可治疗神经痛和关节痛。
蜂毒在胃内能被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因此口服无效。 民间用蜂毒治病, 是用蜜蜂直
接螫刺皮肤, 手续较繁。 现用预制的蜂毒水溶液皮下或穴位注射, 蜂毒为一疗程,
约需 个月。 注射后数分钟会出现风疹块、 头昏恶心、 体温升高等副反应, 能自行消
退。
祛风通络药常用的还有桑枝、 海风藤、 络石藤、 丝瓜络、 千年健、 伸筋草、 鹿蹄
草、 豨莶草、 老鹳草等。 这些药药性平和, 临床疗效一般。 治疗关节炎时可作为联合用
药和佐使药、 引经药。 剂量 , 一般没有毒副反应。
祛风湿药尚有风茄花、 叶、 子(洋金花、 曼陀罗) , 莨菪子(天仙子, 六轴子) , 羊
踯躅(闹羊花子) , 其主要成分有莨菪碱、 东莨菪碱、 阿托品等, 均为剧毒药品。 过去
曾作为止痛药麻醉药使用, 只能取短时止痛之效, 对疾病并无治疗效果。 使用时必须严第 164 页
格掌握严密观察, 以防中毒。
祛风通络药小结:
祛风通络药主要用于抗风湿, 消炎止痛, 治疗免疫病中的一个大类疾病 风湿
病。 其抗风湿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兴奋垂体 肾上腺, 提高体内皮质激素的水平, 起到了消除关节炎的作用, 如防
己、 青风藤、 秦艽、 乌头、 附子、 桂枝、 肉桂、 僵蚕、 牛膝。
对关节炎有直接的消炎止痛作用, 如五加皮、 木瓜、 寻骨风、 羌活、 独活、 杨
柳枝、 西河柳、 乌头、 附子、 细辛。
抑制体液免疫, 抗过敏抗变态反应, 如忍冬藤、 细辛、 防己、 秦艽、 金雀根。
中枢性镇痛或局部的麻醉作用, 如乌头、 附子、 细辛、 马钱子、 羌活、 威灵仙、
徐长卿、 海桐皮、 蛇、 蜈蚣、 全蝎。
解除肌肉痉挛, 如忍冬藤、 威灵仙、 木防己。
在医疗上疗效第一、 安全也是第一, 祛风药中有一些是毒药, 使用时务必谨慎。 先
在理论上搞清该药的用法用量、 中毒反应、 解毒方法, 绝不可盲目使用。 有少数药有慢
性肾毒性, 也要引起重视。
中医临床上治疗关节炎, 在传统理论的影响下, 常把祛风化湿放在第一位, 配合活
血通络、 温阳补肾等方法。 这对部分风湿病是有效的方法, 客观上可起到了消炎止痛、
抗血管炎、 提高体内激素水平等的作用。 但对免疫病的关节炎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免疫
问题放在第一位。 消除免疫复合物, 这才是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