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龙天地】请“依律而诵” ——吟诵随谈​(三)

钱梦龙,1931年2月出生,上海市人。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校教材审查委员,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八十年代初提出并倡导的“三主”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及“三式”操作模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著有《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教师的价值》等多部著作。

吟诗先得知平仄。
那么,什么是平仄?
在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平声字的读音可以拖长,上去入三声,读起来都有音调高低的变化,不能拖长,尤其是入声,读音短促,因此古人把这三个不能拖长音的声调统称为仄声,“仄”,就是不平。古典格律诗中把平声和仄声按一定的规律配置起来,就形成了长短相间、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中国古典诗词特别适合于吟诵,就是由于长短音按一定规则组合而形成的节奏变化,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一句诗如果平仄不协,就会读着拗口,听着别扭(有些诗故意用拗句以形成高古的风格,另当别论,如唐代崔颢《黄鹤楼》诗的前半首用的就是拗体)。于是吟诵成了我国古典格律诗创作和欣赏的一种独特的传统:诗人借助吟诵调整音律,斟酌字句;欣赏者借助吟诵进入诗境,品味诗趣。过去的读书人一般都能吟诵,而且大多能写几句诗,写得好不好姑不论,至少平仄大体不会弄错。
下面试以七言诗为例,谈谈平仄配置的一般规则,这是学会吟诵的前提条件。
七言诗无论是四句的绝句或八句的律诗,甚至十句以上的排律,其平仄规律其实不过是四种基本格式反复运用,合理配置,我把它们叫做“基本式”,初学者只要把它们记住了,读熟了,会吟了,吟诵所有的七言律诗就都可以通行无阻。基本式共以下四式:

(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首格律诗无论有多少句,有的排律甚至多达二三十句,但翻来覆去无非就是这四个基本式的有序组合,决无例外。下面以一首杜甫的一首七律来印证一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3)
初闻涕泪满衣裳(4)
却看妻子愁何在(1)
漫卷诗书喜欲狂(2)
白日放歌须纵酒(3)
青春作伴好还乡(4)
即从巴峡穿巫峡(1)
便下襄阳向洛阳(2)
此诗共八句,但整首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四种基本式的排列组合,不过其顺序略有变化而已,而且其变化也很有规律(请看每句后面的标号)。十句以上的排律可以依此类推,不必再举例。
至于五言句的吟诵,只要把七言句前面的两个字去掉就可以了。是不是挺简单?
每句诗内部的平仄规律也很简单。七言句共七个字,每两个字组成一个节奏单位(节拍),余下一个字也自成一个节奏单位,每句共四个节奏单位。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每句内部的平仄组合很有规律,一句的前四个字中,两个平(平平)之后必定是两个仄(仄仄),两个仄(仄仄)之后必定是两个平(平平);下半句三个字中,有一个单独的平或仄,它们的位置不在句末,便在一句第五字。就这样一点小小的变化,不难掌握。
现在我们就基本式来谈谈怎样吟诵。
所谓吟诵,其实无非就是读诗时对长音(平声)和短音(仄声)的一种处理方式。一般而言,每句诗的第二、四、六字是节拍点(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吟诵时遇到节拍点上的字如果是平声,就要拖长音,如果是仄声,就要读得短促些。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式中“----”为拖长音,“/”为一般的停顿,韵脚是平声也拖长音(建议试读一下)。
至于吟诵的调子,各人完全可以大胆自创,只要长短音处理合律就行,不必太拘泥于是否悦耳动听。如果你有点唱歌的秉赋,嗓子又好,那更是吟诵的有利条件。前面说过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并不好听,但她吟诵时的平仄处理是决不含糊的,遇到入声字,她还要特地指出。吟诵本无固定的调子,叶先生的吟诵是一种调子,可以叫做“叶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创调子,千人千调,不拘一格,只要平仄声的处理合律就行。叶嘉莹先生说,她自小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长辈们都能做诗、吟诗,但每人吟诗的调子都不一样。因此,爱好吟诵的朋友完全可以大胆自创“张调”“李调”等等,总之,不要把吟诵看得过于神秘,过于高不可攀。现在颇为人称道的“唐调”,不过是唐文治先生自创的一种吟诵的调子,因为它吟起来铿锵悦耳,所以受到了众多吟诵者的喜爱;更由于唐先生在国学界的地位,“唐调”遂成为吟诵的范式,但并非吟诵非用唐调不可。我们如果能学会“唐调”当然很好,如果学不会(我就不会),也不是损失。重要的是,无论你自创怎样的吟诵调子,怎样追求悦耳动听也是应该的,但务请记住这四个字:依律而诵。
专家顾问
魏书生     钱梦龙         赵忠心
聂振弢     唐云增         周同宾
秦俊   张军安  王原野   姚丹华
总策划     秦远晴(愚公)
主     编    陈   曦
摄影编辑   张殿举
联谊单位
《作文指导报》编辑部
南阳报业传媒小记者中心
《教育时报》南阳记者站
河南松静匀乐教育科技中心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主编联系,电话:139377811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