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快消失的上海老手艺
小智 魅力上海
上海人的精致是出了名的。在旧上海,一身西装和锃亮的皮鞋是上流人士的标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穿皮鞋人的越来越多,做和皮鞋相关行当的人也多了起来,当中就包括擦鞋手艺和修鞋手艺。
擦鞋匠
擦皮鞋的过程一般有三步:除尘除垢、擦鞋油、晾干。师傅先用棉布擦掉皮鞋上的污垢,然后会选择与皮鞋颜色相匹配的鞋油。鞋油可以保持皮革的湿度,使皮革变得柔软有弹性,最后擦净皮鞋放在旁边晾干即可。
现在的擦鞋匠往往不在大马路边摆摊,而是会进到一些公园内,向公园里的大爷们介绍自己的擦鞋手艺。擦鞋的范围也从皮鞋扩展到普通的球鞋、布鞋等等。
修鞋匠
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添置衣物鞋子对上海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穿坏了能修绝对不舍得丢。皮鞋穿多了会掉鞋底,高跟鞋穿多了会磨鞋跟。修鞋匠师傅们就专门补鞋补跟。
如今上海的修鞋摊子应该屈指可数,都在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老小区附近。
就拿黄浦区为例,编编知道的就是顺昌路491号弄堂口的王水忠师傅。20岁出头,王师傅就在弄堂口摆摊,这一摆就为附近居民服务近40年。除了修鞋,王师傅还会修伞、换拉链、配钥匙等等手工活,60岁的王师傅直到现在还是被附近居民称作“小皮匠”。
放在过去,新棉花弹的棉花被可是家里出嫁女儿必备的嫁妆之一,棉花胎的数量可以显示出嫁妆的档次。再加上平日用的旧棉絮,需要个几年后再掏出来重新弹,所以弹棉花这门手艺在过去那是相当吃香的。
弹棉花
虽然手艺吃香,但想学好这门手艺却很辛苦。弹棉花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重体力活,手臂一定要有力才能握住弹棉花的弓。
弹棉花时,先在腰间系一腰带,后插一木棍,用绳系住,左手持弓,右手持槌。砰砰砰…...随着一声声弦响,一条崭新的棉花被就诞生了。
虽然一些地方现在还保留着棉被做嫁妆的习俗,但早已不用人工弹出的棉花被。纺织厂流水线生产的棉花被逐渐取代了人工弹制,弹棉花的手工艺人们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补锅匠
“补锅——补锅——哟!”补锅匠们挑着担子穿梭在大街小巷。担子一头是个木柜,里面放着各种补锅的工具,下面装着一个风箱。他们边走边沿街吆喝,有需要的主妇听到了就会喊住他们。
补锅匠补铁锅时,先把风箱拉得呼呼响,等着炉内的铁片融化成铁水。铁水通红后迅速舀起一小勺,顺着裂缝一点一点地补上去。
将破洞堵上后还要把锅子锉平、锉光,才算大功告成。现在早已没有想补破锅的人了,补锅匠也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海人将剪发叫做“剃头”。在旧上海时代,理发场所多设在街头弄口。上海的理发行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理发店、剃头摊、拎包上门。虽说形式不同,但是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员都被称为“剃头匠”。
剃头匠
一副剃头挑子,一头挂着板凳和工具箱,几把老式的剃刀和剪刀框框作响;另一头挑着烧炭火的小炉子和脸盆,外加一副白布围单和毛巾,可随时流动的剃头摊就诞生了。
师傅不断地招呼着劳动大众剃头,以光头、平顶头为主。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种剃头摊已淘汰不少。
随着街头巷尾渐渐兴起理发店,人们对美发的追求也从“剃头发”逐步发展为“做头发”,挎箱子的剃头匠们也渐渐销声匿迹。
磨刀匠
在旧上海,本着“能修绝不买”的原则,家里的菜刀和剪刀如果钝了、豁个小口了,就会找磨刀匠来磨一磨、修一修。“磨剪刀嘞——戗——菜刀……”这悠扬的吆喝声就是说明磨刀匠就在附近。
磨刀匠们一般肩膀上扛着一条板凳,板凳的一头放着两块磨刀石,另一头装一些简单的磨刀工具——锤子、钢铲、水刷、水布等等。
磨刀的时候,师傅会两腿一跨坐在长凳上,先用工具把菜刀戗一下然后分别再放在粗、细磨刀石上磨。等到出现灰色的磨石水后,这把刀上的铁锈就算基本磨干净了。不过现在也已经看不到磨刀匠了......
旧上海的影子不仅留存在生活里,也刻画在儿时的记忆里。美好的童年时光离不开那一丝甜味。在那个时代,人人都尝过这口甜味,人人都听过这声响。
吹糖人
小时候,看“吹糖人”是一种快乐,玩“糖人”是一种幸福,新鲜出炉的糖人总是舍不得吃。而现在,能再见到吹糖人踪影的地方,应该也只有庙会和特殊的文化节日活动了。
爆米花
在过去,只听“砰”地一声巨响后孩子们开始欢呼,你就知道爆米花师傅来摆摊了。家家户户排着长队,紧紧盯着那黑乎乎的爆米花炉子,等待属于自己的爆米花“出锅”。
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香甜,出炉的爆米花香甜柔软,入口即化,是现在电影院里做不出来的味道......
回顾上海这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让人更加怀念那个单纯、俭朴的年代
你有记忆中怀念的手工师傅吗?
快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一下~
//////
编辑|卡卡
图片|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提供
原标题:《【上海记忆】这些快消失的上海老手艺,你还记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