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吗?你知道听话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吗?
听话和不听话,判定一个孩子的好与坏,绝对是谬误。
听话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听话的孩子,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上司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没有脑袋,只有身体。父母、老师、上司是他的脑袋。
他没有感觉,因为他的感觉被剥夺了;他没有情绪,因为他的情绪被压抑了;他有感受,但他从来不敢真实地表达;他不敢反抗,因为反抗就是不听话了,就不是好孩子了。
他丧失了自由意志。
听话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
他们的父母是关爱的、是保护的、是包办的,亦或是强势的、控制的、保护的。孩子是木偶,他们是背后的操纵者。
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会是一个礼貌孝顺的孩子,不会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会是一个惹祸生事的孩子。
试问这样的父母:让孩子听你的话,你的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就算你以为你说的话是真理,它适合此时此地吗?你的话都是真理,孩子还会有创造思维吗?时代这样的不同,事态在变化,你是全知全能的神吗?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凭什么听你的?父母,需要深刻反思。
常有人问我:“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诚恳地说:“我不敢教育孩子,只是在某些时候引导一下罢了。因为我是在单一的文化环境长大,而女儿成长于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且别说教育孩子,在和女儿聊天的时候,我一般不会说什么观点,因为我的观点可能会局限了她。在说出一个看法之后,我都会补充一句,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保留。”
在我们的家庭氛围中,是民主的、开明的、自由的、尊重的、商量的。
孔子言: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局限了自己。
好孩子、好学生、好大学、高学历、好工作,又生一个好孩子、又是好学生、好大学、高学历、好工作,这样的循环模式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单一价值体系的复制轮回。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的社会。人之为人,是这个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意志。在不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的前提之下,他为自己活着,不为别人活着,不活在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中。
大冰,山东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成为一个流浪歌手,在西藏、云南丽江边流浪边创作做酒吧,《成都》的歌手赵雷是他们路遇的伙伴。他成为了他自己。
野夫,1962年出生,在那个年代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体制,在警察岗位,但那种体制的工作不是他想要的,在那个年代离职是很少有的。他义无反顾辞职,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之后,又离开去流浪,成为一个作家和编剧,成为一个关注民众生存状态的作家。他成为了他自己。
大冰和野夫在他们的流浪旅途中,有和他们类似的或者比他们更奇葩的人,不乏同行者。他们听从内心的呼唤,按内心的意愿生活,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的生命是丰沛的,他们的精神是富足的,他们的内在是有力量的。
虽然身处这样的大环境,绝大部分的人仍然束缚于世俗价值的评判,但有人,极少数的人在用他们的生命实验非主流的价值。在未来,多元的价值会在这一块古老的土地繁华盛开,我相信。
梁簌溟先生阐述过人生的三大问题: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厘清了人(意识层面)和自己(潜意识层面)的关系,人和自己协调共处不纷争,人和物的关系自然就清晰明了,人和他人的关系也就边界感清晰了。
法国存在主义学者萨特言:我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随他去探寻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吧,那是他个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