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方法•方向
任何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都想正确的认识事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选择正确的认识方法。
哪个人都在奋力前进,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握住正确的前进方向。
第一个问题:思维方式
一、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思维方式
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个独特的世界观,也包含一个不同的思维方式。
1、'十字架”与“太极图'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抽象思维,,强调逻辑理性,讲究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以达到理性的认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则是一种具象思维,强调直觉感《悟,讲究“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西方文化的象征物是“十字架”,中国文化的象征物是“太极图”。
2、老虎与猴子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直线思维,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则是一种曲线思维。因为直线思维, 所以驯老虎;因为曲线思维,所以驯猴子。
3、“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测试图'境由心生”。烧水的茶壶。
苏轼《题西林壁》: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也不会相同。
二、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形成个体差异的重要手段。
三、可怕的思维定势
人的经验是会不断在大脑中累积的,这叫做思维方式
而且在实践中又更加强化经验,这叫做思维惯性
从此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心智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了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会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去思考,得出结论,付诸实践。
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胜利者之所以胜利,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胜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失败。
1、知需要:
一个人要想活下去而且活得好,首先要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你做什么。
两层意思:第一,一个人,必须按照社会的需要设计你自己。
第二,一个人,必须按照你在体制中的位置行事。
2、会自省:
“自省',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的言行。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提出“自省'的第一人。曾参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体化“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怀敬畏:
“敬畏',就是既敬重又畏惧。
孔子日:“君子有三畏:天命,畏大人,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小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4、能突破:
创新就是对传统的否定。
故事:“司马光砸缸',韩信“背水一战',晏婴“二桃杀三士”。
华丽与平淡之间其实就是一面墙,突破内心的思维就能得到不一样的洞天。
第二个问题:认识方法。
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和角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要想正确的认识事物,一定得选择好正确的观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好观察事物的合适位置和角度。
几个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的关系:
一、知识与错误
我们要重视认识知识,但更要重视认识错误。
专家眼中道理无处不在,书本里面知识无处不在,而现实当中错误无处不在。
万历帝30年不上朝。邓世昌的英雄主义。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
二、事实与环境
我们要重视认识事实,但更要重视认识环境。
真正的矛盾不是一方错了,一方对了,而是从各自的环境与角度出发,各有道理。
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与推动八股文。雍正帝的血滴子与摊丁入亩。开荒种地与“退耕育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 理',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理”,而是在于你究竟是“公”还是“婆”。
三、真理与正义
我们要重视认识真理,但更要重视认识正义。小真理当然至上,但正义必须优先。
“全球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确定与非常
我们要重视认识确定性,但更要重视认识非常性。非常性就是不确定性。
1、好人还是坏人
好人不是绝对的,而坏人也不是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饰演着五花八门的“角色”。
2、公平还是不公平
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绝对的。
自然条件不公平,人种选择不公平,文化法律制度不公平。
3、优点还是缺点
勤奋是优点,但是过于勤奋,要以“透支生命”为代价。
刚正是优点,但过于刚正,就可能与环境发生冲突。坦诚是优点,但过于坦诚,则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祸端。
优点也是缺点。
五、大体与细节
我们要重视讲求大体,但更要重视关注细节。
识大体就要“知大局:知大局才能眼界开阔、思路宽广,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才会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显然不是知大局,识大体。
细节决定成败。
“细”, 就是小事情,小人物,小关节,小环境。
六、世界与自我
我们要重视征服世界,但更要重视善待自我。
理解别人,善待自己,是处理好个人与世界关系的关键。
善待自我,首先要降低依赖度。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退有节。“塞翁失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人生八苦。
“人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安心为本。心安则健康,不然则有病。
秘诀:“六然”和“四看”。
第三个问题:前进方向
一、责任心
责任心是能力。
责任心是财富。
责任心是智慧。
二、信任度
所谓信任度,就是指一个干部在上级领导心目中所受信任的程度。
当然,信任度越高,领导的支持力就越大,成长进步的环境就越好。
获得信任,提升信任度,其实就是管理上级。
1、替领导着想
为领导分忧愁,帮领导树威信,替领导担责任,给领导当参谋,都是对领导“忠诚”的表现。
上级领导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不忽略上级领导同意,也是替领导着想。
2、“有用”不“友情”
工作岗位的设计原则确定了下属与领导的关系的核心体现在“有用”上,而不是体现在“友情”上。
3、寻找自己的道路
你为什么当和尚?
三、胜任力
胜任力,简单说,就是人要有本事。
1、人要有本事
2、为政八术
曾国藩:“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操斯八术以往,其无所失矣。”
“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发现、造就人才的方法,曾国藩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经分、纶合、详思、约守”:管理者的基本功。
3、授权
管理的真谛就在于能够调动别人来完成预定目标。所以不会授权的领导自己忙,会授权的领导别人忙。
在授权的过程中,不仅要“画圈”、“画饼”,也要“画叉”。
4、领导心术
心术要正,治术要善。
正的心术,要遵从四个字,叫做“仁和止静”。
“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那么,一个人,要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也要首先补长自己的短板。只有补长了短板,才能达到“问题最小化”。“问题最小化”也就是“效益最大化”。
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把握正确的认识方法,掌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就能让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奋斗的事业“问题最小化”,也就是让我们的人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