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精草药用部位讨论

写在前面

遇见的第一批谷精草药材是带有较多杂质的,因为之前在田里遇见的谷精草多是与杂草伴生,对此表示理解,认为是正常现象。

而后又遇见一批谷精草,格外干净。才注意到前一批入药选的是全草,把叶子和根一起用了。这一批才是符合药典的,花序和花茎入药。

这样一对比,自然是后一批质量更好。又想,古人干嘛不用全草入药,想起自己在野外摘谷精草时,也是直接拔花序和花茎,当时没注意到这玩意还有叶子。

会不会古人和我一样,所以现在入药的只有花序和花茎?但花序中有黑色种子,联想青箱子也是黑色种子,也治疗眼疾,也许是这个原因?那药用部位还得再缩水?

思考暂时如上,我们来了解一下谷精草。

药典中的谷精草

【基源】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

【性状】 本品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直径4~5mm。揉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和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花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1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质柔软。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 辛、甘,平。归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谷精草功效

谷精草又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为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该植物为小草本,全为基生叶,叶片线形或狭长披针形,无地上茎,而仅有花葶多数,花序或花白色。

入药的是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秋季采集,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切段用。

谷精草味甘,性平,归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等症。

谷精草作为复方成分与其他中药配伍,在眼科临床中广泛用于病毒性角膜炎、色素膜炎白内障、黑翳性视神经炎、流行结膜炎等疾病的治疗效率可达90%以上。

谷精草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所致皮肤花斑癣有效率达95%。

谷精草与石决明、威灵仙、茯苓等配伍用于治疗疳积、厌食,疗效较好。

另外谷精草还与党参、黄芪、白术、防风、龙骨被用于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偏头痛等。

历代医药家论述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本草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谷精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本草正义》“谷精草,其质轻清,故专行上焦直达巅顶,能疏散头部风热,治目疾头风,并疗风气痹痛者,亦以轻清之性,善于外达也。性温味辛,故能上升外散,非其他明目之药,以凉降为功之比,则散风火而无凉寒遏抑之虞,尤为良剂。”

《唐本草》:“疗肝虚风热,目赤暗无所见。”

谷精草配伍应用

配防风,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清,并能止风邪客于肌表瘙痒。

配菊花、夏枯草,治风热引起的眼病(特别是结膜炎)。

配猪肝、蛤粉,治痘后目翳(角膜软化症)。

配菊花、木贼,治急、慢性结膜、角膜炎。

配羊肝、猪肝同煎,吃肝喝汤,治夜盲症。

配猪蹄、绿豆皮、蝉蜕,治瘢痕入目、生翳膜者。

配蝉蜕、菊花、木贼,治小儿疳疾引起的眼目起翳。

配龙胆草、生地黄、赤芍、红花,治风热头痛,眼睛红肿刺痛,齿痛。

谷精草单方应用

《圣惠方》:“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6g”。

《安徽中草药》:“治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谷精草15g,煎服。”

《安徽中草药》:“治牙痛:谷精草15g。煎服。”

谷精草煲羊肝,治肝虚目涩昏花,雀目,障翳:谷精草30g,羊肝150g。

将羊肝切片,谷精草切细以纱布包好,与羊肝入锅,加水煨汤,熟后加调味即可食。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谷精草研究 周文丽 颜晓波 严洲萍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山东 青岛 266033

(2)中国药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