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的那些小孩儿(一):马赫
序言(王伟)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警示我们再次严肃地站在人地协调观的角度思考世间万物的关联。
为了引导学生体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当前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城阳一中高二地理组在疫情长假期间,在学习了地理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之后,趁五一长假期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有关环境污染或者生态保护的纪录片,看完之后,结合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写出自己的观后感。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提交的作品让老师们惊喜不已,深感未来可期!
责任心下思绪飞扬,家国情怀中仗义执言,综合思维中布局谋篇……这些清新的文章犹如一盏明灯,引导着我们发现了“那个小孩”,他正在放飞怀里的小鸟,播撒手里的种子……
(注:“那个小孩”请在本文最后查找)
自即日起,我们将这些作品整理发表在讲地又讲理的公众号里。旨在鼓励孩子们不忘初心,努力学习,致力于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同时也期待着这些作品能唤醒读者力所能及地去保护环境,爱护生态。
如果您恰巧是一位地理教师或者环保爱好者,那么也请一起去寻找那个愿意放飞小鸟、播撒生命种子的“小孩”。
(注:“那个小孩”请在本文最后查找)
小作者的文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敬请读者文后留言交流。
《家园》影片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7LQeLVD09Hf2PbLp9j2gA 提取码: pb7n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
城阳一中高二七班 马赫
它往上 想明白那阳光
也往下 想守护着土壤
当天空不再蓝 就落下一张张
落地声响 慢慢枯黄 曾经淡绿的忧伤
山丘蜿蜒形状 被贪婪切成方
没人听见 它在日夜 祈求的愿望
河流不再笑着流淌 花也不再香
我们唯一学会的面对 竟然是遗忘
——王俊凯《树读》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是我们孩童歌谣里就听过的道理,而今天《家园》再次郑重、恺切地向我讲述了一个地球的故事,我们的故事。
纪录片中,我们见证生命的力量——蓝绿藻赋予地球氧气,于是无数生命诞生、繁衍。我们目睹水结冰的刹那——冰面上隆起遒劲的纹路,封印着风。我们陪同高山迭起、沧海桑田,慨叹矿物的姿彩,敬佩造物主的高妙。在这一图景当中没有人的踪影,地球从一无所有的缥缈烟尘,被锻造成生命的园地。在这里,生命即分享,分享即一切。
片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物种的链条中,树木是至高无上的,是完美的活的雕塑,它们蔑视地心引力,它们是唯一永恒地朝向天空的自然元素。
它们的枝叶不疾不徐地向着太阳生长。”
此时纪录片的画面是一片广袤的大地上并肩而生的森林。不禁让我想起长白山。 鲜少旅游,长白山一行中,见了原始森林。那里有种野蛮生长的力量,树朝天昴着劲儿拔高,直插到云霄里去,再好不过。天底下只有草木,草木头顶便是蓝天——渺远,极富张力。我站在农夫山泉工厂的观景露台上,四周全是树,空气里充盈着草木香。
“这是新的时间概念,我们的时钟随着那寄托希望和幻想的节拍器,一起摆动。同样的希望和幻想随着我们的需求以及越来越难以满足的欲望和浪费而增加,整个地球都注意到了我们。”
人类文明从来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每个人对自然所持有的态度——怜悯?甚至不屑一顾。我们缺少敬畏,缺少感激,缺少爱。
当你凝视我们的家园,你可以感同身受吗?死海上年增的盐岛“美丽但不毛”,我并不觉得它美丽,只像是地球酮体上无休止恶化的溃烂。沙漠“奇迹”的圆形农田,奇迹背后是原生水层的慢性死亡,已抛弃的白色荒地则成为不结痂的疮疤。
我们要面对的,该坦白的,须臾不歇去努力才能暂缓的,太多太多。
在此,我只希望你我从点滴做起,关于自然——永远尽力,永远珍惜,永远心存敬畏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