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狂宴》更名网播背后,郭敬明何时能摆脱“差评”魔咒?
进入12月贺岁档以来,尽管《赤狐书生》《一秒钟》等院线电影引起了不小的声量,但真正刷屏社交媒体的,却是由郭敬明执导的另一部网播电影《冷血狂宴》。自11月宣布上线网络平台后,这部“命运多舛”的影片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除了《冷血狂宴》外,在12月郭敬明还有两部院线片《如果声音不记得》以及《晴雅集》。与郭敬明此前执导的《小时代》系列一样,在收获高关注度之余,《冷血狂宴》和《如果声音不记得》在上映后均收获了一边倒的差评,而线上线下多面开花的郭敬明,似乎也依旧难逃“差评”魔咒。
《冷血狂宴》:从换角、更名到选择网播,
郭敬明经历了什么?
继续出任了《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导师的郭敬明,今年下半年可谓是热搜榜上的常客,一边在节目上舌战群儒赚足眼球,另一边,郭敬明也始终没丢下自己的本职工作,由其编剧和执导的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晴雅集》接连宣布进军贺岁档,另一部暌违多年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迹2》)也上线网播平台,而郭敬明在综艺节目里所引起的话题度也间接为《冷血狂宴》等影片做了宣传。
自11月宣布更名网播后,围绕《冷血狂宴》展开的“换角、“更名”等话题便层出不穷,此前片方曾号称本片投资高达7亿,而截至目前《冷血狂宴》已获得超过7000万播放量,尽管这一成绩已经相当亮眼,但与影片投资体量相比似乎又只是杯水车薪。更糟糕的是,与影片高播放量相对应的,《冷血狂宴》在正式上线后毫不意外地收获了大量差评,在豆瓣上仅获得了3.9分的低分,延续了郭敬明此前电影“卖座不叫好”的魔咒。
实际上自《小时代》系列开始,出于种种原因,郭敬明的电影就一直难以获得外界的认可,但对电影的执念与自信成为郭敬明继续拍电影的动力,并在《小时代》系列后马不停蹄推出了新的电影系列。
不过《小时代》系列虽然也收获了大量负面评价,但是影片票房却让郭敬明赚得盆满钵满,而从2016年开始,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郭敬明导演生涯却意外迎来滑铁卢。同一年由乐视影业与郭敬明合作拍摄的《爵迹》官宣,据称影片的成本达到1.5亿,考虑到后期宣传营销等费用,这意味着影片至少要获得3倍于成本也即4.5亿的票房成绩才能确保不亏损。
在2016年国庆档,由郭敬明执导的第一部《爵迹》终于上映,作为《小时代》系列后的首部作品,加之片中聚集了一众流量明星,因此所收获的关注度丝毫不逊于同档期其他影片,但最终《爵迹》仅在当年国庆档收获了3.8亿的票房。
在这之后,郭敬明一方面继续投身电影拍摄,另一方面他也试图进入资本市场。据资料显示,2016年郭敬明以每股1元的价格拿下了乐视影业500万股份,成为明星股东之一,但在2018年乐视影业宣告终止注入乐视网,与此同时郭敬明坐拥近千万股的力辰光营收同比下降62.75%,导致其净利润亏损达到3390万元。
在资本市场的折戟让郭敬明不得不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制作上,《爵迹》上映后不久,郭敬明随即宣布系列第二部也将同期制作,并将成本追加至7亿。《爵迹2》曾定档2018年暑期档上映,由于受影片主演范冰冰“偷税漏税”事件影响,影片不得不宣布撤档。时隔两年后,《爵迹2》再与观众见面时已改头换面为《冷血狂宴》,并且放弃了院线发行计划,直接上线网络平台,而片中涉及到范冰冰的戏份也进行了AI换脸和删减处理。
在今年特殊背景下,《冷血狂宴》选择网播的方式并不意外,而影片所获得的播放量也算不上失败,影片之所以获得大面积差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冷血狂宴》低劣的制作水准。2016年上映的第一部《爵迹》就因为过于浮夸的世界观设定和华而不实的服化道而饱受诟病,在《冷血狂宴》中这一缺点则被进一步放大。比如,影片最大的卖点虽然是“真人CG”,但片中角色建模都仿佛“纸片人”,脸部僵硬动作迟缓,对观感造成了极大影响;除此之外,片中打斗部分的特效也充满了“网游”质感,与影片号称的7亿投资相去甚远。
在囤积近3年后,表面上改头换面的《冷血狂宴》内里依然延续了《爵迹》中所被人诟病的缺点,而片中华而不实的场景设计和低劣的特效水准显然也与当下市场和观众审美不相符合,第一部《爵迹》诞生4年后,新瓶装旧酒的《冷血狂宴》最终也依旧难逃差评魔咒。
郭敬明的“流量+IP”之道还能灵验吗
2013年,郭敬明执导的第一部《小时代》上映,影片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畅销小说,片中更汇集了杨幂、郭碧婷、陈学冬等一众当时如日中天的流量明星,而《小时代》也奠定了郭敬明往后所有电影的基调,即影片多由热门IP改编,且聚集多位流量明星主演。
凭借流量+明星的制作法宝,《小时代》四部曲总计为郭敬明带来了超过18亿的票房,称得上是近年来最卖座的系列电影之一。此后,郭敬明对IP和流量的迷恋进一步变本加厉,在2016年上映的《爵迹》中,郭敬明邀来了、陈学冬、陈伟霆、范冰冰、郭采洁、林允、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等明星出演,阵容豪华度相比《小时代》系列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观众戏称,“如果《爵迹》里演员的所有粉丝都买票观看,估计也很容易打破影史票房纪录”,尽管这一说法有些许夸张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爵迹》所覆盖的流量演员范围之广。
在流量经济刚刚开启的阶段,流量明星+大制作+IP被证明是屡试不爽的爆款公式,但身处瞬息万变的国内电影市场,一旦无法跟上市场趋势和观众审美,很快便会遭到淘汰。以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系列和《爵迹》为例,处于流量经济风口、坐拥顶流演员和热门IP的《小时代》能获得高票房或许不足为奇,但此后国内电影创作趋势和观众审美发生改变,单纯依靠流量的方式已不再可取,真正能达到爆款级别的大多是那些能够讲好故事、关照现实的作品。
2016年国庆档,《爵迹》在外界瞩目下高调上映,但却被同期上映的《湄公河行动》甩在身后,其中《爵迹》票房收入3.8亿元,而《湄公河行动》票房则高达12亿元。后者既非IP改编,也无流量明星坐镇,之所以声量能盖过大热的《爵迹》,究其原因,郭敬明此前所秉持得那套“流量+IP”的法宝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中已不再受用,尤其是《爵迹》中一昧堆砌明星而忽略了电影最基本的情节、表演等环节,最终导致了影片的满盘皆输,而郭敬明的个人号召力也由此下降,此后由其监制和编剧的多部电影都遭遇了滑铁卢,难以复制《小时代》系列的票房成绩。
除了对流量和IP的过分依赖外,郭敬明电影里还存在其他一些致命缺陷,也是导致其作品无法获得观众口碑认可的原因。比如,从《小时代》系列开始,郭敬明电影中的主题和剧情往往都与现实世界脱轨,难以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
尽管郭敬明曾为《小时代》辩护,称其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但实际上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片中戏剧冲突的设置达到了“泛滥”的地步,诸如“姐妹撕逼”的戏份比比皆是,往往是猎奇大于写实;与此同时,影片所谓的“现实”实际上是以物质和欲望架设的“伪现实”,片中传递的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审丑”快感等价值观也深受诟病。此外,郭敬明所秉持的“流量为王”的选角标准,也进一步削弱了表演环节的专业性,《小时代》系列中人物本性格分明,但片中不少主演除了坐拥人气和颜值外,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基本的台词功底就不过关,导致最终的角色塑造极其失败。比如杨幂饰演的林萧就普遍被认为演绎得过于浮夸机械,而纵观全片,在众多角色中唯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或许只有郭采洁饰演的顾里。
另一方面,郭敬明电影中往往都显现出对宏大世界观和高规模电影的迷恋,而这又恰恰是其所无法驾驭的。以《爵迹》系列为例,影片故事设定在虚构的奥汀大陆,原小说中的背景、角色就十分庞杂,改编为电影后,《冷血狂宴》不仅没能从视觉上重现这一宏大世界观,反而借助大量的塑料CG和角色建模填充场景,让影片显得华而不实;《爵迹》号称开辟了国内真人动作捕捉全CG制作的先河,但实际效果却远不及预期,从这一角度看所谓的真人CG或许更像是宣传上的噱头,而非真正为电影技术和叙事服务。
《小时代》系列的高票房成绩已成过去,《冷血狂宴》的满屏差评也已成定局,对于郭敬明来讲,只有放下对流量IP和华丽设定的执念,而将更多关注点放在影片情节编排的合理性和演员演技的专业性上,真正做到以作品关照现实,才有可能一步步挽回下跌的口碑,重获观众信任,而至于即将面世的《晴雅集》能否洗刷前耻,则有待电影上映后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