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记
(视频来源于最定州)
本文作者:木北
记得童年时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街口总是摆着各式各样的元宵摊位,这些摊位的摊主换了又换,唯一固定不变的怕是只有“老马家元宵”了吧。摊位不大,搭建的也十分简单,可就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小摊,摊前的人们总是络绎不绝。
“老马家元宵”
这几天,不管是阳光普照的晴天,还是寒风凛冽的阴天,亦或是大雪纷扬的雪天,摊主总会准时准点儿地戴一顶白色的帽子,穿着羊皮袄,精神抖擞地站在他的“战场”上“摇旗呐喊”,口中喷吐出来的白气像是一缕缕带着热度的青烟似的,缓缓融入冬日。同样都是元宵,但他家的元宵却最白最“肥美”,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头儿安安静静地坐在那一层薄薄的糯米粉面儿上,让人一看就挪不开眼。我每次都被那鲜明的声音所吸引,一路小跑着来到摊前,看着这些乖巧的小胖子我就再没心思去瞧别家的,只想赶紧挑选爱吃的口味儿把它们带回家。
回到家之后,来不及换鞋便忙跑去开火,水沸的过程太难熬了,我眼巴巴儿地瞅着那锅平静光滑的生水慢慢沿着锅壁泛起水泡,然后厨房里便传出了“嗞嗞”的声响,这声音越响越大,最后又重归安静。这时候水终于沸了,我把早已准备好的元宵小心翼翼地投入锅中,它们一个个调皮地藏身锅底,那原本清澈的沸水瞬间被它们搅得“混浊不清”。我在一旁不停地用勺子在锅里搅啊搅,生怕它们当中有谁迷了路就黏在锅底不再出来了。不一会儿,那些小胖子们一个个从汤面儿上露出了晶莹剔透的小脑袋,从锅里夹出一个放在碗里,轻轻一咬,那柔软Q弹的皮儿连带着饱满馥郁的馅儿便滑入口中,甜腻的馅料有了糯米的参与,甜而不腻,相得益彰。这元宵的美味儿从口开始,一路飘进了心窝,香味儿沁入心脾。正月十五这天,按习俗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一些元宵,三两个元宵下肚,这个节日才算过得完满。
后来的几年,我去外地求学,每每都错过了这品尝美食的机会。虽说添了几分遗憾,但好在也跟着南方的同学们体验了南方的过法,南方的正月十五不吃元宵,甚至可以说他们还不知道世界上存在“元宵”这样一种吃食,在他们看来,元宵不就是一个个光滑娇小的汤圆儿嘛。大三那年我有幸和南方的舍友们体验了一把包汤圆儿的乐趣,大家买了馅儿料和糯米粉,在宿舍的桌面儿上平铺一张干净的白色塑料,汤圆儿面皮的劲道与否讲究的是水的温度,水温要适中,包出来的汤圆儿才有嚼劲儿。不一会儿一个个大小不一、呆头呆脑的汤圆儿就放满了整张纸,水沸之后轻轻把它们一掷,接下来就等待着它们浮起水面。大概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总是对它们存着一份包容,明明这汤圆儿长相劣拙,味道一般,却被我们吃个精光。
去年元宵节,我还在家中,想着终于有机会重温“老马家元宵”这人间美味儿。一大早便捂得严严实实的出门儿去,肚子里的馋虫叫嚣了一路,赶到街口后,我的眼神迅速扫过一个个摊位,却唯独没找到记忆中熟悉的摊位。心想着,可能是来早了。到了中午,我不死心地再次跑到街口,一个,两个,三个......还是没有见到那顶熟悉的白色帽子。之后我恹恹地在另一个摊位买了一些回去,元宵入口后心里大失所望,整个味蕾只能尝到馅料的甜腻,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家摊主的“大方”,糖放得丝毫不马虎。再后来,陆陆续续也在别的摊位买过几次,自己也尝试着做过,结果却不如人意,不至于难吃,也不算好吃,但吃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记忆里那位老摊主熟悉的吆喝声呢,还是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岁月呢?这些都不得而知,总之,我再也没见过那位摊主,也再没有吃过那般可口的元宵了。
最近几年,年味儿越来越淡,所有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滋味儿,春节这位老大哥都遭遇了忽视,更何况元宵节呢。到了这一天,大家都象征性地买来一些元宵,哦,不对,现在应该叫“汤圆儿”。琳琅满目、口味儿不一的南方汤圆在北方兴起,一个个包装袋里装着的小巧玲珑的汤圆儿被摆放在各种摊前,取代了之前的元宵。对于汤圆儿,我总觉得是平时的吃食,或者说是南方的元宵吃食,北方元宵佳节的点心不应该是传统的个儿大馅儿足的元宵吗?用竹筛滚出来的元宵比起用手揉捏的汤圆儿总多了几分北方人的豪爽劲儿在里面,一扬一颠间将北方的粗犷包裹进了饱满的元宵中。
前几日路过一家元宵摊位,摊前站着三四个头戴白帽的卖员,元宵的口味儿也是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到不亚于汤圆儿,买了几种新奇的口味儿回家尝尝,总觉得吃进嘴里的不是元宵,反倒像是平日里的一些甜点,仔细品尝,也依旧还是没有丝毫的年味儿在里边儿。年味儿和这吃食一样,形式越来越繁复,但本质的东西却消退了。不管是汤圆儿也好还是元宵也好,这样的佳节吃食总归是家人团聚在一起才能吃出幸福的味道,而现在却已经变质了,锅里的元宵热了又凉,凉了再热,为的是等着远方的亲人相聚一起图个热闹吉祥,可这样美好又简单的祈盼往往总是落空。所以那锅里的元宵煮得再精致,吃的人已经没有想吃的心情与欲望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又想起那位老摊主以及他那些口味儿简单又朴素的白胖子们。那时候过节就是过节,不在乎形式多么华丽,多么繁复,在乎的仅仅只是人们心里那一丝对家人的祝福与守候。正是这些祝福与守候才赋予了食物特有的意义,它们与这些吃食水乳交融散发出来的浓浓气氛装点并丰盛了 节日。但凡少了一样,这节日就不叫节日。我想,这节日的意义不也就在于此吗?